
时间:2017/3/8 15:26:44
来源:文汇报 选稿:陈乐
教育,因你而更有价值。昨晚,2014上海教育年度新闻人物颁奖主题活动”在上海教育电视台举行。10位“2014上海教育年度新闻人物”隆重揭晓!
他们或心怀大爱,助残助学;或勇敢智慧,开拓创新;或用心育人,以情暖人……每一个人物背后都有许多耐人寻味的故事。
这10位“2014上海教育年度新闻人物”分别是(按高等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终身教育和社会人士、学生等组别及姓氏笔画排序):坚强扛起双重打击,满腔热忱助学爱生,设立“爱心教育基金”的上海财经大学研究员刘志远;常年带领团队开展深海研究,关注创新人才培养,发起“如何重建创新的文化自信”大讨论的海洋学家、同济大学教授汪品先;坚持用心育人、以情暖人,为大学生写下百余篇二十万字“心灵鸡汤”般周记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辅导员梁钦;共同创作50多首校园文化歌曲,让中华诗乐文化重放光彩的词曲“搭档”、嘉定区教育局教育发展中心主任王威尔和艺教办主任易凤林;十年来课堂内精细化教学,不留书面回家作业,为学生赢得更多的“时间”的虹口区曲阳第三小学教师叶丽雯;推行“学生职业生涯体验”实践活动,让高中生在企业实践中提升综合素质的上海市建平中学校长杨振峰;用行动兑现对学生的承诺,引领新疆孩子职业发展的“上海阿爸”、上海市群益职业技术学校校长陈金国;90岁高龄仍在积极开展音乐启蒙的艺术家、上海学生交响乐团艺术总监曹鹏;不求回报,全身心投入“智力助残”工作的上海市肢残人协会副秘书长、市南中学退休教师黄吉人;凭借顽强拼搏的坚韧意志,在第十二届全国学生运动会绿茵场上勇夺金牌的追风少年、上海学生男子足球队。
刘志远:中年丧子却选择坚强,设立“爱心教育基金”辐射爱的力量
上海财经大学研究员 刘志远
30年教育工作兢兢业业,助学爱生满腔热忱;45岁中年丧子妻子病倒,双重打击坚强扛起。在悲痛过后,刘志远选择了坚强,选择了继续辐射爱的力量。当得知学校贫困生有困难时,他毅然把原本留给独子的房子变卖,拿出45万元设立“爱心教育基金”,帮助并激励那些成绩优异而家庭贫困的学子更好地完成学业,2014年又有10名家庭贫困、品学兼优的学子受益于此。在长期与各种磨难和痛苦的斗争中,他一如既往地关爱关心学生成长成才,为高中生提供研究性学习的课外辅导,继续关心和帮助身边的同事,为“星星港”建设建言献策……“向人家撒大爱,以行动写师魂”,刘志远老师以自己朴素的行动,书写着一个教育工作者的伟大。
汪品先:常年带领团队开展深海研究,关注创新人才培养,发起“如何重建创新的文化自信”大讨论
海洋学家、同济大学教授 汪品先
汪品先是我国著名海洋学家,除了常年孜孜以求地带领团队开展深海研究,他近年来也十分关注我国创新人才的培养,并为之做出积极努力。当下,上海正在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早日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全社会凝神聚气。作为优秀的知识分子,2014年10月汪品先在《文汇报》上发起了“如何重建创新的文化自信”的大讨论。
创新需要怎么的文化土壤,有哪些不利于科技创新的“文化”需要被审视?在汪品先的带动下,国内一大批科学家和优秀的科技工作者,包括多位两院院士在内,纷纷以发表署名文章的方式讨论这个重大问题。到目前为止,这场大讨论还在持续进行中,而由这一点亦可发现,汪品先在教育界和科学界的杰出影响力和感召力。
梁钦:坚持用心育人、以情暖人,为大学生写下百余篇二十万字“心灵鸡汤”般周记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辅导员 梁钦
梁钦是一名青春靓丽的“85后辅导员”,也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学生眼中最亲切的“娘亲”。“娘亲”既是学生们对梁钦姓名谐音的昵称,也洋溢着学生们对她无私无悔付出、真心真情育人的赞美与肯定。
在陪伴学生们成长的几百个日夜,她始终坚持用心育人、以情暖人,除了常规的关怀学生学习生活的点点滴滴,她还以网络周记的形式把自己的真实心语坦诚相告,其中有对当前医疗体制的思索,有对医学生成才的鼓励,更有医学人文情怀的感悟,每一字每一句都成为学生们喜闻乐见的“心灵鸡汤”,润物无声,助力成长。这位新入职的辅导员,用她百余篇超二十万字的爱的周记向学生心中注入爱的价值,相信这些走进临床的“准医生”,将来投身为之付出誓言的事业,定然会再把关爱传递给更需要关爱的人。
王威尔、易凤林:共同创作50多首校园文化歌曲,让中华诗乐文化重放光彩的词曲“搭档”
嘉定区教育局教育发展中心主任 王威尔
艺教办主任 易凤林
有着深厚传统文学功底的王威尔和受过专业音乐创作教育的易凤林,因为共同的传统文化信仰和中华诗乐情怀走到了一起,开始了原创校园文化歌曲的合作之旅,原创的校歌和校园歌曲超过了50首,专辑《校歌流泽》和《那时花开》以正能量有效助推了学校文化建设。
作为嘉定教育系统的业余词作家、作曲家,2014年由二人创作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歌《圆梦之歌》,在校园里得到了广泛的传唱,成为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而在2010年,王威尔精心选诗诠释、易凤林作曲的《中国唱诗班——中华优秀传统诗词“诗乐启蒙”16首》开拓了精典吟唱的新路,已在嘉定近百所中小学中得到传唱,该作品也获得了文化部颁发的中国金唱片奖。
叶丽雯:十年来课堂内精细化教学,不留书面回家作业,为学生赢得更多的“时间”
虹口区曲阳第三小学教师 叶丽雯
叶丽雯的时间非常宝贵,自己忙忙碌碌,但她的学生却非常“闲”,有大把的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弹琴、攀岩、下棋……这一切得益于她十年来课堂内的精细化教学,不留学生书面回家作业。
2014年,叶丽雯老师更忙碌了,她为学生赢得“时间”的故事,让更多的教师分享;走上白玉兰讲坛,进高中院校,佳木斯、无锡、贵州……各地教育行家纷纷上门取经,使得更多同行分享到叶丽雯老师的教学“秘诀”。
为学生赢得更多的“时间”,是她毕生的追求,她爱学生,她说得最多的就是让学生快乐成长。
杨振峰:共推行“学生职业生涯体验”实践活动,让高中生在企业实践中提升综合素质
上海市建平中学校长 杨振峰
杨振峰校长一直用“为学生的终生幸福奠基”的理想来引领学校的各项教育改革。尤其是在当今高考制度改革的大背景下,如何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为破解这一难题,杨校长在学校推出了“学生职业生涯体验”的综合实践活动,让高二学生用两周的时间,走向社会去了解各行各业工作的意义与价值,让学生在实践中了解社会,并在实践中逐步明确自己未来成长的方向。此举受到师生和社会的大力支持,四百多位学生进入一百多家企事业单位学习、观摩、实践。作为一种综合素养培养的创举,此举引起国内多家媒体高度关注,成为今年教育新闻的热点。
陈金国:用行动兑现对学生的承诺,引领新疆孩子职业发展的“上海阿爸”
上海市群益职业技术学校校长 陈金国
自2011年成为全国首批承办新疆内地中职班学校以来,陈金国用行动兑现了对学生的承诺:“上海的老师就是新疆学生的异乡父母。”每逢节假日,他总是在内职班度过,连除夕都没有陪家人吃团圆饭。在所有新疆孩子的眼里,他是一位“亦师亦父”的好校长。
作为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学会内地新疆班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陈金国带队赴新疆开展就业市场调研,牵头组建了民族职教联盟,探索出学校、行业协会、企业三方联动,合作育人的培养模式。2014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服装项目比赛,内职班学生首次参赛便摘得金牌三枚。首届内职班的137名学生顺利毕业,有46人考入了大学,其余同学回到新疆后,凭着过硬的专业技能深受用人单位好评。
曹鹏:90岁高龄仍在积极开展音乐启蒙的艺术家
上海学生交响乐团艺术总监 曹鹏
曹鹏,这位刚过完90岁生日的老人,不仅是一位赫赫有名的指挥家,还是一位扎根教育界70载的艺术家。
有人说,曹鹏的指挥棒是这世上最大材小用的一根,因为执棒世界一流乐团的他,至今依旧会常常会出现在大学、中学,甚至幼儿园的舞台上,带领一群热爱音乐的孩子,奏响一曲曲动人的乐章。看着自己的学生一点一滴的进步,一点一滴的成长,老人都会打心底里感到高兴。他常说:“我很幸福,因为我有那么多的孩子。”从2008年开始,每到星期六,曹鹏和上海城市交响乐团的乐手们,都会准时出现在“天使知音”沙龙活动上,为这些“星星的孩子们”演奏“迷你音乐会”,进行“音乐启蒙”。
曹鹏用爱和音乐赋予上海这座城市以希望、以梦想。流淌在他指尖的不仅有美妙的音符,更有一座城市爱的篇章。在他身上,人们也看到了一位老人对音乐的热爱,对艺术的执著。
黄吉人:不求回报,全身心投入“智力助残”工作
上海市肢残人协会副秘书长、市南中学退休教师 黄吉人
今年71岁的黄吉人是一位坐在轮椅上的肢残人,她懂得培养好一个人才将改变一个贫困家庭的命运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真谛。
自1999年以来连续15年,她在没有分文报酬的情况下,全身心投入“智力助残”志愿者组织工作,发动大、中学校的教师、学生和社会上爱心单位和热心人士为残疾人子女、残疾青少年免费办学业辅导班和上门义务家教,学业上给予辅导,思想品质上给予启迪,受助者不需花分文,就能获得多项优质教育。
15年来,参与的志愿者14100多人,受助者5000多人。2014年5月,她被评为“全国助残先进个人”。根据她的事迹拍成的微电影《再高一点》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和共鸣。
上海学生男子足球队:凭借顽强拼搏的坚韧意志,在第十二届全国学生运动会绿茵场上勇夺金牌的追风少年
由大同中学、同济一附中等学校学生组成 上海学生男子足球队
2014年在上海举办的第十二届全国学生运动会上,上海学生男子足球队勇夺金牌。半决赛面对北京队,上海男足打出了酣畅淋漓的攻势足球,三比零完胜对手杀入决赛。决赛中面对强大的江苏队,上海男足的小伙子们在大雨中奋力拼搏,最终依靠点球逆转对手,为上海代表团收获了一块分量实足的金牌。
上海学生男子足球队在全国学生运动会上的精彩表现,不仅体现了这些十七八岁小伙子身上顽强拼搏的坚韧意志,也是上海校园足球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上海建立了校园足球联盟,从小学到高中,都有欣欣向荣的足球联赛和完备的梯队建设。更多学生因此爱上足球,参与足球,享受到了足球带来的快乐。上海学生男子足球队,这些绿茵场上的追风少年,是上海乃至中国,校园足球的新希望。
2014上海教育年度新闻人物提名奖
上海音乐学院教授 于丽红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中法埃菲时装设计师学院常务院长 柴立伟
闸北区安庆幼儿园园长 温剑青
上海市延安初级中学班主任 郑皓亮
上海电子工业学校教师 张帆
上海市交通学校教师 朱列
上海曦潮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 赵忆嘉
华东理工大学学生 陈敏媛
上海市大众工业学校学生 陆江
民办上海世界外国语中学学生 阮玮毅
特别致敬奖
上海市新优质学校校长群体
“上海教育年度新闻人物”评选活动由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中共上海市教育卫生工作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指导,上海教育报刊总社、上海教育电视台、上海市中小学幼儿教师奖励基金会共同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