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2017/5/31 14:28:00
来源:东方网教育中心 作者:夏荔 周晶 选稿:陈乐
2017年5月25日下午,上海市初中语文学科基地联盟校启动仪式暨首次研讨活动在上海田家炳中学隆重举行。来自联盟学校、本区和外区兄弟学校的初中语文教师共计60多位同行来校参与活动。
本次活动得到了上海市、静安区各级领导和语文专家的关怀和支持,上海市民办协会秘书长金兵、静安区教研室教师进修部主任程书丽、普陀区教育学院副院长缪亚男、联盟校的多名校长也莅临我校参与研讨的全过程并做了重要讲话。
本次活动的研讨主题是“读写结合”的校本实践,第一个环节是“观课”。上海田家炳中学预备年级赵叶萍老师为大家展示了《布鲁塞尔大广场》一课。这节课,教师和同学重点学习的是写小于廉的塑像这部分,师生一起理清了写作顺序,揣摩了语言特点,抓住了写作的中心,为后文学生学习此文写作方法做了重要的铺垫。教师利用课堂上短暂的时间理出方法指导写作,落到实处而不流于形式。得出了这样的体会:阅读时从局部突破到整体,写作时由整体聚焦到局部,或许可以是读写结合的一个训练路径。
观课结束即为研讨环节。本场活动主持人校办主任卢蓓华老师首先就田家炳中学在语文教学方面的情况向大家做了简要的介绍:上海田家炳中学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学业成绩,在整个静安区都名列前茅,学生的随笔、作文、诗歌、诗配画等各种形式的文学作品得到了专家和同行的充分认可。这些成果来自于学生自身的努力、语文教师的悉心培养,更得益于语文特级教师、特级校长王曙对学校语文教学的规划和指导。
作为东道主,王校长对学校的师资队伍、办学理念和今后的思考等向领导和同行做了汇报。介绍了学校七大类特色课程,体现学校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方面所做的努力。也就如何深入研究语文学科提出了几个令人深思的问题。最后,对学科几点联盟的发展方向做了规划,也提出了殷切的希望。
田家炳中学科研室主任张建全老师将联盟校活动的三年规划做了具体的部署。有专题讲座、主题论坛,有主题教学、学术研讨周活动,有校级互访,有读书沙龙,有专刊编辑……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各有侧重,讲求实效,是在座的领导和同行的真切体会。
来自行知二中的副校长王世杰,代表联盟校表达了他们的心声:加入联盟校,是一次难得的机会。要充分利用好这个平台,在“共商、共建、共赏”手拉手的合作中,深入语文教研,提升教学水平。同时,王校长也欢迎同行们到行知二中去研讨活动,为在更大层面上提升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做出努力。
下半场的交流研讨活动先由赵叶萍老师分享这节课的设想。她说:语文课有工具作用,学习一篇文章,是学习一种方法,将这种阅读习得的方法来指导写作才有价值。《布鲁塞尔大广场》既有说明文的严密逻辑,又呈现出活泼灵动的语言风格。由此而设计了“读写结合”为学习目标的语文课,突出了“自主、焦点、发散、归纳、融合”的特点,而“融合”是以读带写的目标。
初一年级的备课组长汤海燕老师向与会者汇报了该年级师生通过预备、初一近两年的语文学习,注重读写结合的具体做法和取得的收获。汤老师的展示的过程中,在座的老师们不时发出阵阵惊叹,惊叹上海田家炳中学初一年级的学生竟能有如此的思维深度和学习能力。
学生读苏轼、写自己眼中不一样的苏轼。教师修改整理帮助集结成册,也让学生自己作序。学校投入资金印刷精美,让学生看到自己的成果,作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上海田家炳中学初中语文组是区先进班集体,教研组长鲁文梅老师是当然的形象代言人。她做了“问渠那得清如许”的主题发言,仅从“读写结合”的角度,介绍了我校初中语文教研组的四个年级的整体规划,符合学生年龄和心理特点,严谨和合理的循序渐进的安排,令听者频频称是。
资深语文学科专家,普陀区教育学院副院长、普陀区教研室主任缪亚男老师从多方面对田家炳中学的语文教学进行了专业的点评。既肯定了教师课堂的智慧,对重点的把握,对学生引导的成效,也提出了更贴近学生的建议。缪院长回顾了她从事语文研究二十余年来的一路辛苦付出,她那全情投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深深感染了每位同行。
静安区教育学院教师进修部程书丽主任、上海市民办协会金兵秘书长先后走上主席台做重要讲话。看到了田家炳中学扎实办学的行动,切实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的做法,她们对于基地联盟校的意义和价值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高度评价,并表示,一定给予大力支持!
上海田家炳中学在“读写结合”方面的尝试探索只是初步的,粗浅的,我们希望有更多的同行和我们一起参与研究。我们相信,有了领导的关怀和鼓励,有了专家的指导,有了兄弟学校同行的支持,有了全体语文教师的努力,相信学科基地联盟校的活动一定会取得长足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