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6/16 10:23:37
来源:新民教育 选稿:陈乐
导读:如何正确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呢?很多伙伴希望通过告诉孩子不应该做什么、应该做什么来教育孩子,当孩子做到或做不到的时候,就会给孩子以相应的后果。也就是说,很多伙伴希望通过帮助孩子建立起规则感来帮助孩子成长,并发自内心地认为,这就是教育。这条路,看起来确实很好、很正确、很光明,但是,我们忽略了一个关键环节,这就是:孩子凭什么能做到(遵守规则/道理)?如果一味强调道理和规则,孩子就能自然而然地做到(道理和规则)的话,如果教育真的是这样的简单和机械的话,那么,你每天给孩子念100遍“学生行为规范”,就是最好的教育了。那么,在无分别的爱看来,应该如何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呢?
小太刚来幼儿园的时候,表现特别“好”,特别“乖”,接近“完美”。比方,他能从早上到晚上一个错误都不犯,吃饭的时候恭恭敬敬地吃饭,一个米粒都不掉,喝水的时候端端正正地喝水,一口水都不撒水,玩玩具的时候绝对轻拿轻放,和别的小朋友说话总是温柔细语,老师说什么立马就干什么不打一点磕巴……总之,幼儿园的所有的规则,在他的眼中,好像都是高压电线,离得越远越好。
老师们就觉得小太活得特别累,果然,妈妈也来跟老师沟通:
李老师,小太最近不喜欢来幼儿园。
李老师:我也正要跟您沟通呢。
李老师就把小太在幼儿园的表现和妈妈仔细沟通,妈妈说:
对,他就是爱在老师面前表现自己,永远把自己“好”的一面展现给老师,把自己“坏”的一面都藏起来,所以他活得特别累。
李老师问小太在家里表现怎样,妈妈说:
在家里倒好,自由自在的,没有什么约束。
听到这儿,李老师松了一口气,要是在家里也这样,那就真“麻烦”了。
随着对小太的了解越来越深,彼此的信任慢慢建立起来后,李老师开始逐渐“对症下药”,帮助小太从紧张中慢慢释放自己。
情景一:吃饭的时候,小太不小心把米粒撒在桌子上了,小太看了老师一眼,觉得老师没看到,他就想藏起来或者把米饭重新捡到碗里来。李老师就对小太说:
小太,没关系的,掉在桌子上就掉在桌子上吧,我们吃完饭的时候把它捡到餐盒里就可以了,没关系的。
情景二:玩玩具的时候,小太的玩具被小朋友抢走了,小太的第一反应是想找老师告状,但想起了那个规则----玩玩具的时候小朋友之间要友好,要一起分享----这样他就不敢去找老师说了,只好在原地一动不动地坐着,看上去很郁闷。
于是,李老师主动走上去说:小太,老师看见你的玩具被小朋友拿走了,你是不是很生气呀?
小太:嗯。
李老师:那咱们两个一起想个办法吧,你现在怎么想的跟老师说说,怎么想都没有关系的。
小太:我想把那个玩具要回来,我不想让他玩。
李老师:哦,你是这样想的,你很想玩那个玩具是吧?
小太:是的,老师,我很想玩。
李老师:你暂时不想和他分享,对吗?
小太:嗯。
李老师:没关系,你是这样想的,就这样去做吧,你要是需要老师帮助的话,就来找我,好不好?
小太点点头,就站起来去跟小伙伴要玩具去了。
情景三:
有一天上涂色课,涂一个小花园,小太给涂到外面了,小太很着急:老师老师,你看我的画画到外面去了。
李老师:没关系的,每个小朋友画的画都是不一样的,你这样画也很漂亮呀。每个小朋友的画都有自己的特点,每个画各有各的美,是不是?
小太:嗯。
李老师:你看,涂出界有涂出界的美,不涂有不涂的美,是不是?
李老师拿起画,指着线条走向,引导小太从不同角度欣赏自己的画。
小太:是啊,真是的。
小太像发现新大陆一样的开心。
李老师:所以,没关系的,只要自己高兴、自己喜欢就好,你想怎么画都可以,是不是?
小太:嗯。
小太和老师聊完,就安心了,继续一点一点地慢慢去画,至于是否涂出格了,他已经不在意了。不仅不在意,有时候,他还会故意加点小点缀,让自己的画看起来更漂亮。
……
就是这样的慢慢地引导鼓励,小太开始变化了。
情景四:有一次喝牛奶的时候,小怪盛牛奶盛太多了,撒到地板上了,其他小朋友看见了就说:“小怪,你怎么把牛奶撒在地板上了?”有的就跑去找老师:“老师,你看小怪把牛奶洒在地板上了。”老师还没说话,小太紧接着就说:“没关系的,小怪,你一会拿拖把拖一下就好了,没关系的。”
老师表扬小太:小太,谢谢你练习了体谅的美德。
小太看着老师笑,说“没什么”,然后继续喝牛奶,一派从容淡定的样子。
情景五:冬天中午午睡脱衣服的时候,小朋友们都穿得比较多,很容易发生衣服脱不下的情况。有的小朋友会说“老师,我脱不下来,我有点着急”,来请求老师帮助,有的小朋友则会哭。这时候小太就会说:“没关系的,一会老师过来帮助你,要不我来帮你吧”。他也会这样去做,如果实在脱不下来,他也解决不了,他就会跟老师说:“老师,你去帮帮谁谁谁吧,他衣服脱不下来了。”
慢慢地,小太不仅会对自己说“没关系”,也会对其他小伙伴说“没关系”了。
情景六:有一次分享课,Tom带来了二十多个棒棒糖,要和小朋友们分享,每个小朋友都有,但是不知怎么就把牛牛给漏了。
小太第一个就发现了,对Tom说:“Tom,你还没有跟牛牛分享棒棒糖呢,你给牛牛也分享一个吧。”
Tom就过去给牛牛也分享了一个棒棒糖。
原来,Tom在分糖的时候,小太就在旁边仔细看着,看谁没有分到,就提醒Tom一下。
……
我们发现,不知什么时候,对于小太来说,外在的规则,已经渐渐消淡下去了,但是,内心的规则----生命高贵的自由、美德和爱,生命真正的规则,却也在不知不觉中,渐渐升了上来。
规则是成长(教育)的一个有益的方法和手段,而帮助生命成长,实现教育目标,需要很多的方法和手段,而规则,不过是其中的1%的方法和手段,如此而已。
从这个角度看,可以说:如果规则教育在你的教育措施中,只占1%的比重和地位,那么,差不多可以说,你的教育是活泼灵动的,是高明智慧的。
反过来,如果规则教育在你的教育措施中,占超过5%以上或者更高的比重和地位,那么,对不起,恐怕,我们需要好好反省我们的教育了。
这个比重怎么衡量,很简单,每一个说教,每一个讲道理,每一个不许,每一个应该,都是规则教育,检查检查我们的思想语言行为,我们的规则教育,到底是多,还是少呢?
来打个有趣的比方:在家庭中,每天平均对孩子说一句规则教育的话,就是1%的比例。在幼儿园中,每天平均对班级孩子说5句规则教育的话,就是1%的比例。每多1句,就是多1%。
这个有趣的指标,供各位参考哦。
各位,教育真正的关键,到底是什么?
我们真的需要沉下心来,好好思考啊。
导读给了大家一个问题:孩子凭什么能做到(遵守规则/道理)?
这两个问题,其实是同一个问题啊。
若要帮助我们的孩子自然成长、健康成长,真正的关键,真正的着眼点,究竟应该是什么呢?
要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我们需要来回顾一下小太的故事。
在这个故事中,我们一开始看到的,是孩子对规则的恐惧,而不是欣然接纳。
因为,只有恐惧消退了,力量才能长出来,力量长出来了,自由、美德和爱,就天然地生长出来了。生命的自由、美德和爱,是生命的高贵的教养,是需要生命内在的磅礴的力量作支持的。缺乏力量的生命,是根本不可能拥有这样的高贵的教养的。
生长出生命的磅礴的力量!
所以,真正的教育的着眼点是:
唤醒生命深处潜藏的无穷的力量。
怎么唤醒?
规则天然是一种限制,是一种约束,是对力量的某种打压,所以,规则不是不可以用,但是,一定一定,千万千万,要慎之再慎,要小心再小心,是要讲究高超的智慧和艺术的啊。
打个比方,就像毒药,不是不能治病,有的时候还是特效药,但是,需要多少先决条件的配合啊,需要多谨慎才行啊。
同样,运用规则来帮助生命生长力量,是需要很多条件和很多准备的,是需要特别小心翼翼的,可以说,这是教育的真正的、最大的难题之一啊。哪里像我们这样随便滥用,还堂而皇之地称之为“教育”,这只能说是“无知者无畏”啊。所以,在这里,提出了一个1%和5%的数字比例,希望能提醒大家,别让自己的努力,选错了方向。
那么,到底怎么唤醒呢?
不要滥用任何一种方法!尤其是规则!
因为,生命是活泼泼的,因为,生活是活泼泼的,因为,智慧是活泼泼的,所以,教育也注定是活泼泼的。
真正的智慧的教育,注定教无定法,哪里会滥用某一种手法!
真正的教育,几乎全部是智慧的显现,方法是无穷无尽,信手沾来,可谓是随心所欲不逾矩地随时创造出来,随心而生,随要随有,随需随创,随创随忘,随忘随生……
只是,又如何到达这生命的至高的自由之境呢?
除了和心在一起,哪里还有别的路啊。
心生万法,万法平等,此即曰:无分别的爱。
所以,归根结底,重要的是:和自己的心在一起,和孩子的心在一起。当心和心在一起时,冲突几乎不会或很少产生,即使偶尔产生,也很难扩大化,所以,规则的需求就会很少啊。
更重要的是:当我们和自己的心在一起,当我们和孩子的心在一起,我们养育出来的,是富有力量的孩子,是富有尊严的孩子,是富有气质的孩子,她们怎么可能乱来。
所以,1%的规则的比重,很多时候,都嫌多啊。
只是,反过来呢?
恐怕5%,是远远不够的啊!
各位,目前主流的家庭和学校教育,规则教育的比重,又是多少呢?
她们是在帮助生命生长力量,还是在打压力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