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7/27 10:43:39
来源:新民教育 选稿:陈乐
什么叫做给孩子″贴标签″呢?说白了就是″扣帽子″。它不是普通的评价,是经常反复地、片面地以某种特质来形容一个人,或是把人归于某个类别。比如:
孩子长得漂亮,你可能经常会说:″你是个小公主,全世界最漂亮的人就是你。″
孩子学新本领很快,你可能每次都会为 TA 喝彩:″我家宝贝是天才!什么都一学就会。″
孩子不爱分享玩具,你也许总忍不住责备:″你真自私!″
孩子遇到问题不爱动脑筋,你也许会说:″这孩子真懒!″
其实成人世界里,标签也到处可见。比如″成功人士″、″贤妻良母″、″专家″、″老好人″?可是,你喜欢身上的那些标签吗?
为什么我们喜欢给人贴标签
我们的大脑很喜欢偷懒,总想走捷径,把东西分门别类。而贴标签就很简单粗暴——根据某些行为就把人和某个特质挂上钩,这是很自然而然的行为。从小我们听故事就学会把人分成″好人″和″坏人″;慢慢地进了幼儿园,就常听到″好孩子″和″坏孩子″;进了学校,就自动归类为″优等生″和″差等生″;进入职场,分类可能就是″会赚钱的″和″不会赚钱的″。
对父母而言,″贴标签″会让他们感觉更好一些。有句老话:″瘌痢头儿子是自己的好″。表扬自己孩子,其实就是对自己的一种肯定。潜台词是,孩子之所以那么聪明能干,都是因为我的遗传和教育。
有时候,父母给孩子″贴标签″是不愿意面对自己的弱点或错误。说″你不听话″比″我没有能够让你按照我说的做″给我们更少的心理负担;同理,″你太调皮″比″我没有能够有效地引导你的行为″让人感觉轻松。
标签对人有什么影响
提出″标签理论″的美国心理学家贝克认为人们一旦被贴上某种标签,就更倾向于成为标签所框定的那种人。
先说负面的标签,它往往会让人产生羞愧感,变得不自信,让人无法看见自己的价值。
我小时候不太爱说话,有些胆小。所以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会说我″内向″。以至于很多年以来我在和别人自我介绍的时候,也会描述自己″内向″,而我也真的以为自己是″内向″的。直到有一天,和新朋友聊到各自的个性,他们都诧异地表示,我明明很开朗。至此,我才开始反思″内向″这个标签带给我的影响:
因为我″内向″,我很不自信;因为我″内向″,所以我会害怕去尝试;因为我″内向″,所以我不喜欢表现自己。
在后来的成长过程当中,遇到了各种人和事,让我逐渐努力去改变自己,但是那个″内向″的标签却是深深烙印在心里的。
很多时候,也许你只是随口一说,或是逗乐子而已,孩子却总是信以为真,把你说的话记在心里,内化到行为中。孩子无法分析″标签″有多么片面,他们听到说自己″不听话″就会心理暗示自″不听话″,听到说自己″笨孩子″就会更″笨″。
那正面的标签呢?其实也并不一定起到正面的效果。许多正面的标签往往会让孩子形成夸大的自我认知,而当这种认知被挑战的时候便会给孩子带来不安和自卑。
比如当家长给孩子贴上了聪明的标签,孩子便认为自己是聪明的,而且应该是聪明的。那么在某些情形下,当孩子遭遇了挫折,失败了,就会担心是不是自己不够聪明,是不是和自己的″标签″不相符?这会让孩子忐忑不安。另一方面,孩子也有可能觉得自己一旦表现不够聪明,就违背了父母的期望,令他们失望,爸爸妈妈会因此减少对他们的爱。于是,为了迎合这个正面标签,孩子可能更愿意去做让自己看起来符合标签的事,做容易成功的事,而不愿意踏足新的领域,迎接挑战。
″标签″容易导致孩子形成僵固型的思维模式,即认为自己的能力是确定的,成功则是自己能力的显示,如果需要努力,那就是自己不够聪明能干,自己是失败的。相反,拥有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在更多方面表现得更好:他们认为成功来源于不段努力地成长,他们并不惧怕失败,因为这代表了自己还有成长的空间和挑战的机会。
如何不贴标签?
既然″标签″常常带来负面效应,怎样避免或减少″贴标签″行为呢?这可是个技术活,你可以从以下几步做起:
1、反思自己
反思自己的童年,被贴过什么样的标签,他们又是如何影响你的成长的呢?如果你也曾经深受″标签″之苦,现在就不要重蹈覆辙,把这些痛苦加注到孩子身上。
2、积极预防
很多时候,我们给孩子″贴标签″,是因为他们在某些方面重复地表现出一些特点。尤其是当他们的行为不符合我们的期待时,更容易用一句″标签″来″批评″孩子。因此相比于在行为出现之后,用″标签”″消极地来评价孩子,更有效的方式是主动预防。比如当到商场看到孩子到处乱跑,想说,你就是个″不听话的皮孩子″。不妨提前说,″我希望你能够在进了商场以后,紧紧地拉着妈妈爸爸妈妈的手,轻声说话,好好走路。″
3、询问原因
询问你的孩子为什么会那么做,探索行为背后的原因。不要武断地下结论,很多时候,你以为的缘由和孩子的想法可能差个十万八千里。比如我家宝宝有一次拿起了放在桌上的水杯,撒了一地。当时家人就说,你这捣蛋鬼,又乱拿东西。可我观察发现,其实宝宝是想端起杯子拿给我,让我喝水。很多时候,我们忘记给孩子一个解释的机会,让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因而往往会错误判断事情的缘由。
4、注意归因
有研究发现,人们在评定某些行为或后果的原因时往往容易过度强调他人的内在因素,同时低估情境性因素,这一特点被称为基本归因错误(fundamental attribution error,FAE)。举例来说,你带着孩子去看电影,孩子特别闹腾,你可能就会觉得这孩子太调皮了,坐不住。但是隔了一阵子,你再次带孩子去看另一部电影,孩子就安静地坐了大半场。这时候你可能会想,可能是上次那个电影不适合,太吵闹了,孩子不喜欢。因此,在你特别想要″贴标签″的时刻,需要注意当时的情境是怎么样的,是不是有什么情境的因素让孩子有了当时的表现。
5、具体解释
在和孩子讨论他们的表现时,记得要解释原因,因为标签的背后往往是父母对孩子的期待。同时需要记得对事不对人。我们更多地需要关注行为,而不是行为人;关注事情的过程,而不是结果。也就是说,在评论孩子的时候,把焦点放在具体的行为和过程上,而不要以偏概全,扩大到整个人的特点。比如在孩子表现好的时候,我们可以说:″你靠自己用乐高把恐龙搭起来来,几天才拼完。你能够坚持努力做到这一点,妈妈很高兴。″
6、他人提醒
有的时候,我们自己甚至都没意识到已经给孩子贴了标签。因此请告诉你的伴侣,亲戚或朋友,当你给孩子贴标签时,及时提醒你。要做到这一点你需要付出一些勇气,因为当别人指出你的问题时,你可能会觉得自己被批评了,感觉不太舒服。你可以请 TA 在事后和你指出,记得不要当着孩子的面。一方面这会有损你的权威,一方面你自己可能一时也难以接受,容易防御抵抗,在孩子面前争执对错可不是个好主意。
7、及时道歉
如果你一时疏忽,或是情绪失控,给孩子贴了过分的标签,记得及时真诚地道歉。道歉并不会有损你家长的权威,反而会拉近你和孩子之间的距离,并给孩子树立良好的行为榜样。
有些标签也会有好处
当然,我们也要指出并不是所有的标签都会引起恶劣的后果。有时,″标签″也会起到积极作用。
比如有的时候孩子可能存在一些生理或行为问题,比如自闭症,多动症,家长们可能会回避诊断,害怕孩子被贴上″标签″。但找专业人员进行诊断是必要而且有帮助的。这样我们可以明确孩子的问题,发掘孩子的长项和弱项,更好地帮助孩子改善症状,发展各方面的能力。
有些标签能够鼓励孩子付出努力,看到自己的成长。比如,你可以说孩子是″勤劳的小蜜蜂″来引导 TA 参与更多的家务劳动。你也可以称赞孩子是″为什么专业户″来鼓励 TA 对生活保持好奇心,更愿意进行科学探索。
东方网教育频道 陈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