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新闻热线:021-60850333

东方小记者走近作家裘山山 感悟温情《家书》

时间:2017/8/30 13:00:49

来源:东方网        选稿:乔欢

8月18日15:00,裘山山携《家书:青年时期写给父亲母亲》做客东方网书展现场演播室。东方小记者也走进演播室,和裘山山老师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

WDCM上传图片

裘山山老师的温和大气给小记者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采访结束后,大家纷纷写下自己的感想,一起来看一看吧。

采访感想

今天是一个特别的日子,我兴高采烈地如约来到了上海书展。有幸采访到了著名作家裘山山,一位外表看似温婉如玉,骨子里却透露着一股刚毅的优秀作家。

裘老师亲切的跟我讲了很多关于自己的故事,以及她多年来的一些经历。她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一句话就是:生活不是十全十美的,十全十美的不一定是生活。我想这句朴实话语,一定是裘老师多年的生活经历所总结而来的。

裘老师13岁写了第一封家信,而后自从18岁当兵起,便开始正式写起了家信。如今,裘老师整理了500多封与父母的两地书信,终于凝结成一部《家书》,而她告诉我们她在写家书时最重要的是真诚,真情实感才能真正感悟世间亲情,才能深刻领悟到亲情的可贵。

裘老师说,自己的父亲是一名铁道兵,“铁路修到哪,他就走到哪”,母亲是一名申报编辑,因为各有事业,所以聚少离多,因此才用家信这种方式来与家人沟通。“我们的家不是在某一个地方,而是在信上,在途中……”

见字如面,如今的生活已被高科技所占据,但手写书信的痕迹,却穿越了时光的价值,仍然深深吸引着我们。

家信藏着成长的脚步,是最温暖的家。

(仇芸熠 虹口教育学院实验中学)

采访感想

WDCM上传图片

很高兴能够在8.18日这天去上海书展,采访作家裘山山,裘老师。虽然我只问了一个问题,但是给予了我很大的感悟。

我问裘老师,她曾经有过许多的作品,对于《家书》这个作品相比较她写过的其他作品有什么特殊的地方。

裘老师是这样回答的,她说,因为是青年时期写的么,是在十几岁从军的时候,已经与父母分离了,与写完就出版的作文总会有些不一样的地方,而且许多小说都是虚构的,这本《家书》陈述的是真实的情况,才在后期搜集出来的,再进行装订出版。

其实在采访之前,我也查了些资料,对裘老师与她写过的一些作品进行了一部分了解。裘山山老师的一些小说是大气淡雅的,与她本人的温和大气也很相像,他的小说并非撕心裂肺、哭哭啼啼、嚎叫抱怨,她会把事情很平淡的写出来。

WDCM上传图片

听说裘山山老师注重的是诚实,在我看来,诚实是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人们需要诚实,社会也需要诚实,这个世界更需要的是诚实守信。

当中有位主持人也对裘老师进行了一些采访,问她一些关于青年时期的感悟,从军之类的,依稀记得一点,不是很清楚。但是从裘老师的回答中,我可以感受到裘老师的那种果敢、坚定、开朗和热情,同时还感受到了裘老师的温和大气。

这次的采访相对于我来说,还是收获颇多的。我看到了裘老师身上的意志与品质,也有了一个与作家面对面讨论作品的机会。

(朱韵晨 苏河湾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