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9/12 8:59:06
来源:新民教育 选稿:陈乐
“我家孩子胆子特别胆小,我怕他以后受欺负,怎么办?”
“我家孩子被宠坏了,特别霸道,爱打人,怎么办?”
“我家孩子特别黏人,离开妈妈就不行,怎么办?”
“这孩子心眼可多了,总是蔫着发坏……”
“你怎么总是注意力不集中啊?这样以后上学成绩能好吗?”
……
我们身边经常能看到有人这样评价孩子,或是与孩子对话。微信上经常有妈妈找我咨询,常见开场白就是“我家孩子太……我担心……怎么办?”
虽然关于“怎么办”的答案千差万别,但每次我都会强调同一点:亲爱的,不要给孩子贴标签,贴标签容易,孩子要撕下却难。所以这些话不要再对孩子说了!
标签效应
心理学中有个词叫做“标签效应”(Labeling theory),是指当一个人被外界用某个/某些词汇描述和分类(也就是贴上标签)时,他的自我认同和行为会受到影响。
在心理学和社会学领域,“标签效应”都得到了验证。
上世纪50年代,美国加州大学的Edwin M. Lemert教授在进行药物成瘾研究时,通过大量的案例调查发现, 很多年轻人的吸毒行为和社会评价有关——“我这么干,因为我就是这种人(I do these things because I am this way)”。
“标签”具有定性导向的作用。贴上的标签,无论是“好”是“坏”,都会影响一个人的个性意识和自我评价,结果往往是使其向“标签”所喻示的方向发展。其中,儿童最容易受“标签效应”的影响。
标签化如何影响孩子
1、让孩子迷失自己
人是社会性动物,成长就是不断探寻自我,融入认同的群体,寻找自己的位置,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收获的体验和思考,是人生最珍贵的礼物。然而,标签化却可能让孩子错过这份礼物。
《遇见未知的自己》书中说:标签化能让社会与他人更快的认识到自己,是为了快速寻找到认同感与存在感。
有时候,过分着迷于自己的标签,会逐渐迷失真实的自我,让你找不到未知的自己。
“妈妈说我太胆小,我就是胆小啊,我没有妈妈不行。”、“老师说我太调皮,说我总欺负别人,反正我就是那么坏。”……
孩子的认知能力有限,成人的话语在他们眼里又有权威,一旦被贴上这些标签,孩子可能会直接给自己下定义,认为“我就是这样的”。
2、限制未来的发展
昨天我和果果唱英文儿歌,教她几个身体部位的单词,明明跟着我重复时很好,过一会儿再问就记不清了。
反复几次后我有点儿生气,点点她的小脑袋说:“怎么又忘了呀?你这小脑袋是不是空的?”我又教了她一遍。
过会儿我再问她时,Head这个词她记成了“ead”,这次还没等我发话,她就指着头笑嘻嘻说:“我脑袋是空的呀!”
我忽然警觉,自己无意中一句话,却是给孩子贴标签。因为觉得“脑袋是空的”,所以不愿再努力。这和前面提到的实验中,药物成瘾者说“我这么干,因为我就是这种人啊!”不是如出一辙吗?
孩子在成长中要不断进行自我实现,理想和目标正是前提条件。但如果我们给孩子贴上标签,孩子就会用我们赋予的这个标签来定位自己,未来也会朝这个方向靠近。
被说成“书呆子”的孩子,可能原本想做一个体育运动员;被贴上“好动”标签的孩子,也许接受了心理暗示,放弃了尝试安安静静拉大提琴的音乐家之路。
3、限制思维方式
孩子是一张白纸,最先在纸上留下印记的是父母的投影。如果家长习惯给孩子贴标签,不仅会影响他的行为方向,也会影响他的思维模式。
孩子有可能会学习大人标签化的思维,对他人和事物也贴标签。例如:
“小男孩就是很调皮,我不和他们一起玩儿。”
“女孩子就是特别娇气、爱哭,我讨厌她们。”
“天黑了就是很可怕,我不要自己睡。”
“胡萝卜就是很难吃,我不想尝尝。”
这些例子只是一些“孩子气”的标签,最多给父母造成某阶段的困扰,但这种思维模式如果陪伴孩子长大,未来也许就会扩大到种族、肤色、国籍、性取向等等,影响孩子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如何避免给孩子贴标签
1、理解孩子的感受
我一直觉得,能“共情”是为人父母的基础。一个家长做父母的能力,说到底是他/她追溯童年的能力。
那些能和孩子“共情”的家长,往往能回想自己童年时的经历和感受,并为设身处地进行换位思考,然后再采取行动。
我小时候有没有被贴过标签(起外号是最常见的了)?那些标签怎样影响了我?有哪些是正面的,有哪些是负面的?我是心里是什么感觉?对那些给我贴标签的人,我怎么看他们?
这些反思可以提高我们对“贴标签”的警醒。
2、永远就事论事
不去评价人,包括孩子的性格、智力、能力等等,而是只讨论当前这件事。
像我之前发牢骚,说果果“脑袋空的”,就是在评价人,如果换成说:“这个词并不难,我们多说几遍就记住了”或者“你已经记得很好了,你一定可以记得更牢,一起加油哦!”会好很多。
比起说孩子“懒”,不如说“你应该将自己的玩具收拾起来”;
比起说孩子“淘气”,不如说“你把沙子扬到别的小朋友身上是不对的”。
不仅是有负面情况发生时,我们应该就事论事,积极的情况下也应该注意。比起说孩子“你真是太聪明了”、“你一直都这么棒”,不如说“你学会了滑滑板车,妈妈很为你高兴。”
3、弄清背后的原因
要做到就事论事,其实需要我们当家长的能抛开表面看本质。我们不妨多问问自己,当事情发生时,我们是否了解了背后的原因才发表意见呢?
例如一个被说成“总是扔东西”、“总是撕书”的孩子,可能正处于成长中的敏感期,这是她探索世界的一种方式;一个被说成“总是弄坏玩具”的孩子,可能是因为好奇,总想将玩具拆开,他的动手能力和探索能力很强。
这样多思考一层,不仅能避免给孩子贴标签,还能顺应孩子的生长发育,提供良好的环境,鼓励孩子发挥天赋。
4、三思而后行
很多时候我们不是故意给孩子贴标签,而是说话时并没有意识到,很多妈妈都像我一样经历过这种“有口无心”。那如何改善呢?
首先,一定要意识到孩子是有自尊的。总有人觉得“孩子还小,什么都不懂”。其实恰恰相反,孩子的心纯洁又敏感,连听不懂的词汇都能从语调中揣摩出含义。
其次,说话前思考十秒钟。有时孩子做错了事,妈妈脾气上来会先指责一通,很容易发生“口不择言”。不妨每次给自己10秒钟冷静时间,组织一下语言。
不要嫌麻烦,要知道对孩子来说,任何评价都不是小事。如果孩子做得不对,我们可以认真讨论、剖析,提出忠告,但不能粗暴指责。
5、使用积极词汇
在引导孩子的行为时,避免使用消极的、负面的词汇,而是多用积极的语言和孩子说话。
例如,孩子大哭大闹时,比起说“你在这样我就不喜欢你了!”不如说,“妈妈喜欢你自信快乐的样子,非常可爱,让我看看好不好?”
比起说“你怎么这么胆小”,不如说“宝贝再大胆一些!”;
比起说“你不要这样黏人”,不如说“宝贝你可以更加独立哦!”
比起说“你也太贪玩儿了”,不如说“今天的游戏时间结束了,我们该去睡午觉了。”
比起说“你别这么任性”,不如说“妈妈爱你,妈妈愿意听听你因为什么原因不开心,你告诉我好吗?”
比起说“你怎么脾气这么大”,不如说“宝贝冷静一些,我们一起放松一下。”
瞧,简单的反义词竟然就能起到截然相反的作用。用鼓励的语言和孩子说话,当孩子做到时,还可以给他一个击掌。久而久之,你会发现孩子愈来越自信,连眼中都散发着坚定的光芒。(获取更多教育资讯,关注公众号:孩子四轮学习法添加微信领取教育学习电子书:L18666140768)
人不是商品,不能简单用一个标签归类。但我们无意中脱口而出的评价,以及其他类似的负向“期望”,会变成标签,甚至变成钳制孩子思想和行为的魔咒,影响他的一生。
可是人无完人,谁能完全不犯错呢?所以我们要一直提醒自己,无论此时此刻,孩子表现如何,有多“好”也无妨,有多“差”也不重要,未来都有无限可能。
东方网教育频道 陈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