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2/9 18:03:44
来源:东方网教育频道 作者:陶继新 选稿:陈乐 楼丽莎
一、教育需要回归自然
从教师到家长,几乎都在说为了孩子的发展而努力,可是,如果努力的方向错了,越是努力,孩子越是不能发展。孩子书包之重,作业之多,已经达到了令人难以忍受地地步!可是,老师与家长还是在为他们身上增加重量!他们究竟能承载多大的重量?如果承载不动的时候,就会崩溃,就会倒下。即使没有崩溃与倒下,也没有了强劲之力,没有了发展的动力。如此下去,我们的孩子怎么办?我们的教育怎么办?我们的国家怎么办?
接触大自然,当是孩子生命成长的必修课,可是,现在孩子又有多少时间到大自然中去?想想我上小学的时候,更多的时间不是在课堂上,而是在田野里。因为我是从农村走出来的,那里的一草一木、一土一石,都会令我产生无限的联想。童年的我们,经常在天然的农村环境里,玩得极其开心。现在的孩子,居住在城市里,对于农村的天然几乎一无所知了,其他很多自然的东西也与他们渐行渐远了。当人们疏离大自然的时候,大自然也就与人疏离了。而人与大自然是分不开的,一旦分开,人就会缺失很多东西。所以,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就要让孩子亲近大自然,走进大自然,热爱大自然。
我采访过的天下奇才老咪之所以如此神奇,为什么8岁就能出版《为了太阳的缘故》诗集?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在她小时候,她的爸爸就经常带她到大自然中去,让她感受大自然的美,并从中产生特殊的灵感。她回到故乡时,看到地上有一些裂缝,便认为那是大地的伤口。走在路上,格外小心,生怕踩着这伤口给大地带来疼痛。哪怕一个极小的裂缝,她也不去踩踏它,只好不时趴在地上细细察看,不知不觉落在同行人的后面。田野中的青草上滚动着晶莹的露珠,她感到那是一颗颗充满着情感的生命体。所以她面对旭日,祈望它少放些热量,使这露珠多停留一些时间。特别令人惊讶的是,老咪初见汪汪狂叫的大狗,也会高兴地奔跑过去,抱住狗的脖颈,轻抚它的毛发,亲昵它的面部。奇怪的是,狗也一改凶相,变得温顺宜人,形同会见久别重逢的友人。
一年冬天的一个晚上下了一场大雪,老咪和爸爸清晨起来,推开房门,但见茫茫大地,尽是皑皑白雪。老咪猛地挣脱爸爸的手,飞也似地冲出去,一下子躺在地上,欣喜若狂地翻跟头和打滚,而且不停地喊着:“哎呀,雪啊,你真美,真好!你就像我的妈妈一样!”
老咪对大自然的爱不假雕琢,内心有着原始的天性美。这种对自然的特殊情怀,也许与她那文思泉涌的诗的灵感有着某种内在的联系吧。在老咪看来,大自然是一个完美的哲人,一位文思泉涌的诗人,并非自己有意地去寻找诗,而是诗在频频地触摸你。诗是大自然的生动再现与有机升华,是内心情感的自然流露与迸发,自始至终没有丝毫斧凿的痕迹。如果离开了大自然,只凭想象去写诗,可能一时有物可写,但却难以游刃有余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而老咪是大自然的精灵,她可以永远永远地从那里撷取诗的灵感。
今天,老咪已经读博了,可是,她对大自然的那份独特的感情依然未减。她对我说,大自然就是她的老师,就是她的恋人,就是她的诗友。正是大自然,才让她有了永远不会枯竭的诗的泉水。可是,现在的很多小学生,已经很少走进大自然了,也少了作诗的激情,更重要的是,小时候的生命能量里,没有大自然的滋润,未来的生命就少了本应拥有的精彩。
二、三个重要维度
物质、制度与精神是学校文化三个重要维度。优质的学校物质文化,不但可以让人赏心悦目,还可以彰显学校的品格。因为物质虽然是显性的,而附着于其上的则因有了文化与思想而意蕴悠长。所以,几乎所有的名校,都在物质文化上下了一番功夫。而好的制度文化,必须有一个师生参与的过程,因为这个过程,就是他们认可这种制度的过程,就是内化于心的过程;没有内化的制度,只是虚设的,无用的。而有了内化,外化出来就是对制度的敬畏与自觉遵守,甚至以遵守制度为美为荣。好的学校精神文化,更多是无形的,可是,它有巨大的穿透力,“传染性”,身在其中的师生,都会因这个场域精神的感染而变化;同时,每一个人又都为这个场域而增添新的精神能量。精神文化当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要件,是学校发展的魂兮所系。
三、教育即生活
学生的学习内容,主要是两个:一是固化的文本,一是生活的文本。所谓固化的文本,就是学生现在学习的课文本,阅读的图书,以及网络、电影等。这些学习当然是必须的,因为这是前人或今人积累下的经验,可以让学生学到看不见摸不着的知识与智慧。比如怎样才能了知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只有通过这种固化的文本。可是,人的成长,正如人吃饭一样,是需要多样营养的,如果只是学习固化文本,没有生活文本的链接,往往不能让所学知识落地生根,或者不能深入学习者的深层思维之中。莫言为什么能够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他学的固化文本知识多吗?显然不是。与他同时代的人,有不断清华北大的文学硕士生博士生,以及那些博导们,为什么没有获得如此的殊荣?甚至写不出一本像样的作品?关键是他们没有莫言的生活,2012年12月11日凌晨,瑞典文学院成员作家瓦斯特·伯格为中国作家莫言宣读诺奖授奖词中有这样一段:“莫言生于山东省高密东北乡,代表了整个中国民谣历史的起源,通过这里,他进入了他的王国,这里有猪,有驴,有各种人类的声音,这里也有爱和恨,在这个过程当中,莫言整个的想象力穿越了整个人类的存在,他是一个非常好的描述者,对于人性而言,对于自然而言,他也是非常好的描述了在20世纪的中国一些比较残酷的历史,用赤裸裸的方式呈现出来,因此这里面包括了英雄,包括爱,包括歪曲,还包括一些强势的、让他尊敬的妈妈,他给我们展现了非常真实而普遍存在的世界。”莫言将他母亲作为生命中的最重要的人,因为她对他的影响最大,可以说,没有母亲,就没有莫言的获奖。
莫言讲了很多乡亲的故事,而且让人感动不忆。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中秋节的中午,我们家难得地包了一顿饺子,每人只有一碗。正当我们吃饺子时,一个乞讨的老人来到了我们家门口,我端起半碗红薯干打发他,他却愤愤不平地说:‘我是一个老人,你们吃饺子,却让我吃红薯干。你们的心是怎么长的?’我气急败坏地说:‘我们一年也吃不了几次饺子,一人一小碗,连半饱都吃不了!给你红薯干就不错了,你要就要,不要就滚!’母亲训斥了我,然后端起她那半碗饺子,倒进了老人碗里。”
每读这个故事,我就情不自禁地流泪。因为我也经历了那个时代,我也有一个善良的母亲。但莫言的这个生活文本是属于“这一个”的,无人可以比拟。不少人也经历了那个时代,可是,你不一定有莫言这样的母亲;你有莫言式的母亲,但不一定有这个生活的细节与场景。当孩子们阅读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时,与莫言阅读时的感受绝对不可能是一样的。所以,越是拥有丰富生活文本的人,越有发展的生命潜能;生活文本贫乏的人,发展的潜能也就越小。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现在的一些教育,埋葬了学生发展的潜能。这是一个多大的悲剧啊!
四、精神家园
为什么会有家的感觉?因为学校已经成了老师的精神归属地。有精神归属感与没有归属感是大不一样的,有之则心系学校,信赖它,发展它;无之则有一种逃离的感觉,不但不信任它,也不想发展它。你们的老师彼此关系是信任的,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有的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大家不是嫉妒,而是祝贺与欣赏;有的出现了问题,不是幸灾乐祸,而且主动积极地伸出援助的手。这种心灵的契合,这种内在的联系,让谁又不愿意以学校为家呢?学校文化建设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信任文化。如果彼此没有信任,心情会变得不好,工作也不可能做好;相反,彼此有了信任,心情一定是舒畅的,工作了定是高效的。
同时,这里也是教师发展与学生成长的精神领地。他们是日复一日地教课、批改作业;可是,他们看到了收获。学生从他们教育中逐渐地成长起来,他们不但学会了做人,也学会了学习,还学会了健身,也开始为学校争光。告诉您一个好消息,今年山东卫视的蛇年春晚上,有我大女儿的女儿张旖轩的节目,是跟她的老师弹一块弹古琴,明天晚上20点播出,她的节目排在了第三个。她在学校里上了两年半学,不但学到了必须的知识,也有了一种更好的心态。她爱她的老师,也爱她的学生;老师与学生也爱她。所以,她也将学校当成了家,有了归依感。每逢假期即将结束的时候,就充满了到校的期待。如果不是觉得学校像自己的家,甚至比自己的家好,她是不会有这种感觉的。你们的老师是比较忙的,可是,他们因体验到了学生的成长而快乐,他们自身也在不断地发展。有的已经在全区全市甚至在更大的范围里崭露头角。他们为学校争了光,也为自己争了光。即使那些没有出名的老师,他们也有了发展的内在潜力,说不定哪一天,就会有哪个甚至更多的老师脱颖而出。我一直认为,真正优秀的教师,不应当是教书匠,而应当是不断发展自身、完善自身的教育行者。昨天已经过去,可是,却因了发展而欣慰。而教师发展了,教育教学水平也就更高了,孩子也更受益了。
五、教育的内涵
教育是最不能急功近利的事业了!因为很多教育成果,不是当下显现出来的。非常赞成您所说的跟农民学做教育,我做过十年农民,深知农民对庄稼的那份感情。可是,他们不会拔苗助长,而是根据庄稼的生长规律,让它们慢慢地生长,只到收获为止。有的时候,如果庄稼生长太快,还要适当抑制,此之谓“蹲苗”也。比如种植玉米,如果开始时水足肥壮,大都能够迅速地生长起来。这个时候,就要抑制一下,甚至通过移苗而让其临时枯萎些。这样,玉米之根就会深深地往地的深层扎下去。其后一旦有了雨水条件,就会茁壮成长,虽然不高,但是,粗壮而结实,玉米棒也格外大。我当农民的时候,对自己家自留地的玉米全部采取了蹲苗的方式,一度成为全村农民参观和学习的典范。因此,我希望青年教师也要“蹲苗”,把根往深处扎下去,而不提前出名。这就是所谓的积淀,厚积才能薄发嘛!而且所有速成的名师,都是昙花一现者。学生成长也是这样,如果不遵循孩子成长的规律,不在小时候为其积淀成长的资本,即使当下考了高分,又有什么用处呢?而孩子成长之根,恰恰是您说的“素质、品格和人格”。这些基本的元素没有了,未来就有可能成为危害社会的人。
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教材并不是指某一种教科书,而是一种资源,包括文本资源和生活资源。可是,现在的学校教育,提供更多的是文资源,而很少生活资源,比如自然景观、文物古迹、风俗民情、重大事件、生产活动、经营管理、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等等。而这些实践性的课程,恰恰是学生生命成长极其需要的。我曾经与李升勇校长作过一个对话的书《课堂教学的颠覆与重建——山东省乐陵市实验小学“大语文教育”的破冰之旅》,其中就谈到过他们学校的语文课竟有40项内容——时政课、科普课、文学课、观察课、民俗课、识字课、历史课、美文课、经典课、成语课、书法课、诗词课、艺术课、礼仪课、网络课、影视课、棋艺课、戏曲课、采访课、环保课、文化课、体能课、规划课、义工课、经商课、家政课、消费课、国防课、生产课、地理课、内修课、安全课、法律课、励志课、特长课、管理课、经营课、朗读课、尚贤课、生命课。
现行教科书重点考虑了学生学习的基础性、工具性,忽视了学生的发展性和人文性。课文的选择偏向了知识和学生的当前需要,却疏离了中华和世界文化的核心,忽视了学生的终身成长。正因如此,才有了语文课堂教学“低、慢、差”现象的“固化”状态。
六、教学实践活动
学生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共鸣,是因为我们增强了语文学科的实践性,使学习范围不只局限于课堂和现有的教材,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达成一致,通过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调动了学生的生活经验与情感体验,还原生活场景,在还原生活中体验生活意蕴,沟通“书本世界”和“生活世界”的联系,让学生多尝试,多体验,多积累,多运用,多实践,多研究,使学生在活学的基础上活用语文,使语文教学更加贴近生活,服务生活。我们通常把学生的生活领域划分为自我、家庭、学校、社会、家乡、祖国、世界……这是一个渐渐扩大的生活范畴,但这不能说明它们之间是封闭的。实际生活中自我、家庭、学校的思想、主题是可以横向跨跃的,只有这样才会使学生的生活体验更加丰富,感受更充实,才会让学生真正感受语文学习的真谛。因此学校经常性地开展各种富有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门,走进家庭,走向社会,走进大自然,走进个人心灵,在实践中验证、体验、感悟,让语文学科带给学生的人文精神、综合能力在实践中得到真正的提高。比如与农村学校的“结对子、手拉手”活动,学生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走进乡村,走进农村小学,那低矮的校舍、简陋的桌椅与农村学生那求知若渴的眼神形成了强力的对比,强烈的震撼着这些生活优越的孩子们的心灵。返回学校,他们拍回的照片、写出的感想同样也在全校学生的心目中激起了一层层涟漪。在“为母亲河添新绿”活动中,学生们走向荒山野岭,走向黄河岸边,用自己一双双稚嫩的小手,种下了小树,播撒下了一片片希望……生活是语文学习的广阔天地,以学生发展为本、以读为主、以活动为途径,通过链接学生的生活经验,沟通了阅读与生活的联系,丰富了学生的阅读体验,使语文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古人之所以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实践生活的语文学习,意义是非常小的。君不见,中国古代有多少饱读诗书的书生,终其一生,还是一事无成。原因非常简单,与生活链接的链条打断了。即使现在也是这样,有不少人,以至大学的文学博士、博导,读了一本又一本的书,可是,写出来的文章仍然没有生命的张力,尽管也比较流畅,甚至称得上华丽,可是,总给人一种虚无缥缈的感觉。因为它没有接“地气”。当年莫言也许没有那些文学博士与博导读得书多,可是,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为什么?因为莫言从小就在山东高密那片黄土地上摸爬滚打,从外到内都渗透了那片土地的血液,所以,写出来的文字未必特别华美,可是,却有韵味,有意义。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学习语文,经验生活是绕不过去的一个坎。
非常遗憾的是,现在很多语文教学还只是局限于课堂上,学停滞于文本上,有的则考虑安全问题,担心学生走出学校,出了问题,学生更是少了生活的阅历。河北衡水中学的学生语文水平非常高,“八十华里远足”,就是让学生走出学校学语文,甚至走出校门学做人的一种活动,而且做成了课程。他们把从前用时一天的活动延长为一周,由课改处制订课程实施方案,包括活动目标、活动内容、活动实施以及评价考核。在此基础上每个学生都要制定个性化实施方案,包括个人的活动目标、活动前的准备(物质、身体、思想)围绕远足的主题班会、团活记录、活动中可能遇到问题的应对办法等。活动后,每位学生都完成实践报告和同学互评。除此之外,.还发动学生搜集了大量远足途中和目的地的相关资料,如衡水湖湿地等,把涉及到的内容印制成册发给学生学习,并组织学生在活动中进行再认识、再讨论和再研究。事实证明,这样的校外活动,极大提升了活动的教育力和影响力,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平台,也为学校新课改的推进注入了新的活力。这样,这个课程就不是“拿来”的,就不会有隔膜感,而是自造的,有了亲切感,打上了衡中的印记。那么,从教师到学生,也就成了这一课程的开发者、实施者、享受者。大家所查找的有关资料,会与接触到的现实有机融合,进而有效地提高师生的认知水平,以至让他们产生独特的感悟。正因如此,远足的整个过程中,就不只是锻炼意志、锤炼身体,也有了必修的课程,也有了特殊的体验。因为在整个过程中,累虽累矣,苦虽苦矣,可是,它会让学生体验到苦中有甜、累中有乐。这种体验,会积淀成一笔精神财富,成为学生一生的铭记,且对其生命的成长起着积极的作用。据张文茂校长讲,正是因为大量的生活实践活动,让语文教学与学习走上了一种高层境界。在2012年高考中,衡水中学7名同学进入河北省文科前10名;28名同学进入河北省文科前30名;41名同学进入河北省文科前50名;67名同学进入河北省文科前100名。我在采访他们的学生时,他们说学习语文太有趣了,甚至太简单了。因为有了生活,所以,对于文本的认识有了属于自己的话语,写起作文来也就有了源源不断的生活素材。
你们从小学就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门,这对于丰富学生的生活,对于更好地学习语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七、“宽基”无处不在
如果说生活是学生生命成长的必需的话,经典文化则是其走向成功的另一个必备因素。学习语文,如果是阅读课文,永远不会学好。没有大量文化积累的学习,是不可能形成自己的优质语言系统的,也是不可能写好文章的。而经典文化是大师留存的精神的文本,其中不但有其道法自然的语言之美,也内涵着其高尚的思想。学生正是在这种诵读中,去学习大师的。当然,学生也不能只学语文,也不能只在课堂上,一所优质的学校,应当处处皆教育,处处皆美景。您上面谈到了学校景象,就给我这样一种感觉。学生身体校园,可以感受各种美景,可以汲取各种营养。当然,也就有了健康的成长了。
东方网教育频道 陈乐 楼丽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