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3/13 11:22:22
来源:东方网教育频道 选稿:陈乐 夏荔
很多家长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和孩子一起逛街的时候,他看到一个特别想要的玩具,他告诉你他想要这个玩具,并用渴求的小眼神看着你。这时,你的脑海里会不会出现两个小人?一个对你说:“买吧,你看他多想要,你舍得不立刻满足他吗?”,另一个则告诉你:“你要让孩子学会等待,不能什么东西都立刻满足他,这叫延迟满足。狠狠心,这是正确的教育。”
亲爱的父母,你会选择听哪一个?在延迟满足理论大热的现在,或许有家长会选择不在当时就给孩子买这个玩具,面对孩子的哭闹也狠心不买。
然而,这种处理方式却是对延迟满足理论的一种误读。今天,就和小编一起来揭开“延迟满足”的真面目吧!
01
“棉花糖实验”究竟要告诉大家什么?
想要了解延迟满足,首先绕不开的就是著名的“棉花糖实验”。所谓“棉花糖实验”其实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沃尔特·米歇尔(WalterMischel)设计的一个关于“延迟满足”的实验。
实验是在斯坦福大学校园里的一间幼儿园开始的。研究人员找来数十名儿童,让他们每个人单独呆在一个只有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的小房间里,桌子上的托盘里有这些儿童爱吃的东西——棉花糖。研究人员告诉他们可以马上吃掉棉花糖,或者等研究人员回来时(15分钟后)再吃还可以再得到一颗棉花糖作为奖励。他们还可以按响桌子上的铃,研究人员听到铃声会马上返回。
结果,大多数的孩子坚持不到三分钟就放弃了。“一些孩子甚至没有按铃就直接把糖吃掉了,另一些则盯着桌上的棉花糖,半分钟后按了铃”。大约三分之一的孩子成功延迟了自己对棉花糖的欲望,他们得到了第二颗棉花糖。
那么,这个实验想要告诉人们什么呢?其实很简单,延迟满足是一种甘愿为更有价值的长远结果而放弃即时满足的抉择取向,以及在等待期中展示的自我控制能力。换句话来说,延迟满足是一种由孩子自我决定的控制能力,是在孩子的成长生活中自然发展出的能力,而不是由父母决定、刻意延迟的教育方法。遗憾的是,这个定义,被兴奋的家长们误解和误用了。
02
延迟的前提,是“及时满足”
对于学龄前的孩子来说,他们正处于建立安全感和信任感的关键时期。有些家长为了从小训练孩子的延迟满足能力,会刻意地进行一些训练。比如:当孩子想要吃小零食的时候,家长刻意不给,任由孩子“纠缠”一段时间后,再满足他,甚至有时忘了满足。事实上,这种做法会让孩子失去安全感和对家长的信任感,陷入“得不到”的担心中。这样刻意的延迟满足训练,非但不能培养孩子的好性格,反而会给孩子造成伤害。
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来看,一个人的延迟满足能力,恰恰来自小时候父母的及时满足和回应。因为及时满足和回应,孩子容易产生信任和安全,认为这个世界是值得信任和依靠的,这样孩子就有了等待的心理基础。如果父母刻意不满足或延迟满足,孩子可能担心“得不到”,对“得到”产生不确定感,反而不能等待,迫不及待地得到满足,或者表现出更大的贪婪。
2012年,美国罗切斯特大学“延迟满足再研究”小组进行了一项相关的实验,结果发现“可信的大人”有助于孩子展现延迟满足的能力。显然,刻意的训练容易破坏孩子对世界的信任。
因此,及时回应、肯定需要、不刻意延迟,才是孩子自控力的真正来源。
03
延迟满足的秘诀:转移注意力,建立信任
说到这里,父母们也许会产生这样一个疑问:既然延迟满足是每个孩子都会具有的能力,为什么有些孩子自控力差,有些孩子的自控力好?其实,这与孩子自身的气质、性格有很大的关系。那么,这是否意味着父母在培养孩子的延迟满足能力这件事上无能为力了?
当然不是!其实在生活中,孩子会遇到大量不得不延迟满足的情境,比如:在幼儿园,很多小朋友都想玩同一个玩具,老师会让孩子们轮流等待;在人多的公共场合上厕所,必须排队等等。在这些情境中,只要父母给孩子讲清楚需要等待的原因,孩子一般都会理解的。
到此,相信很多家长也看出来了,培养孩子的延迟满足能力,需要孩子具有一定的理解规则的能力,因此,最好在孩子过了3岁以后,再进行适当的增强。许多发展心理学家关注幼儿的延迟满足,他们的研究得出:3-5岁是幼儿延迟满足发展的关键期。
如果你希望增强孩子的自我控制力,不妨试试以下建议:
1.转移注意:明确告诉孩子当下不能满足他,并保证之后一定会满足,给孩子充分的安全感后。尝试转移孩子的注意力,通过暂时忘记,来帮助他度过等待的时间。记得等待一段时间后,一定要兑现自己的承诺。
2.使用代币法:等孩子年龄稍大一点时,爸爸妈妈可以和孩子约定,如果买新玩具,要用平时积累起来的“五角星”来进行交换。“五角星”是平时孩子表现好的时候获得的“奖励”。一般在孩子积累到5次或10次后就可以满足自己的需要。孩子每次获得“奖励”的过程就是一种等待。父母每次给予奖励的标准一定要统一,不能失去原则性。
说了这么多,再回到开头的场景。你知道应该怎么做了吗?如果还不清楚,不妨试试这样告诉孩子:“妈妈知道你很想要这个玩具,但是现在不可以拿,我们还有其他东西要买,玩具被压在下面,会被压坏的。我们等一会儿再绕回来买玩具好吗?”然后,慢慢地将孩子的注意力转移到其他事物上。最后,记得一定要再回来让孩子亲手拿到玩具。
不要觉得孩子一定会哭闹而不敢尝试,或许,他会给你惊喜。
延迟满足不是一味地压制孩子的欲望,更不是刻意训练所能达到的必然结果,说到底,它是一种克服当前的困难情境而力求获得长远利益的能力。请父母们记得,孩子的延迟满足能力来源于信任和孩子自身,无需强迫,要相信自己的孩子,不要低估了他们!但这也并不意味着,需要满足孩子的所有需求,没有人的需求能够得到100%的满足,该拒绝时,请在尊重孩子的基础上严厉拒绝。
东方网教育频道 陈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