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新闻热线:021-60850333

名校长公益大讲堂第四季收官 名校长分享家庭教育需要关注的五件"小事"

时间:2019/6/27 9:21:33

来源:萌动上海        选稿:东方网教育频道 陈乐 夏荔

创造力很差,解决实际问题也不会;"这个玩具是我的,那个玩具也是我的"遇到其他小朋友自私,团结协作能力不好。不少父母还感到,现在的孩子太难管,不仅成绩要好,还要抗挫折能力强……在家庭教育中,更需要关注的事情是什么?

WDCM上传图片

上周,"让孩子们成长得更好"名校长公益大讲堂第四季第五期在奉贤开讲,上海市奉贤区教育学院附属实验小学校长、市特级校长何哲慧,与家长分享了她30年来和孩子们的故事,从"心、脑、手、脚、眼"五方面告诉家长,家庭教育中值得关注的五件"小事"。

WDCM上传图片

在何校长看来,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性格养成是原生家庭造就的,家庭教育需要关注五件事。

第1件小事

获得阳光自信的心灵

"请家长闭上眼睛,用第一反应想想最关心孩子什么?"讲座伊始,何哲慧就向家长发出了"灵魂拷问"。"可能多数关心成绩,也有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是不是有创造力,懂不懂团队协作。"

何哲慧指出,这些其实都是做人的问题。她建议家长,家庭教育中,首先要做到的第一件"小事",就是让孩子拥有阳光自信的心灵。这需要建立和谐的家庭氛围,家里充满温暖与爱,孩子会有一种稳稳的幸福和满满的安全感。邻里间也要和睦。

和谐的家庭氛围,也要有一个相互表达爱的途径。"此外,我觉得要形成家庭温暖的氛围,家长要学会情绪管理。遇事正确处理可以让父母跟孩子共成长,一起收获耐心、共情能力、沟通技巧。"

何哲慧还提到,家长要学会发现和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让孩子在自己的特长中找到快乐与自信。

WDCM上传图片

WDCM上传图片

第2件小事

培养独立思考的头脑

"你想报什么兴趣班?"

"我回去问下爸爸妈妈。"

这是如今不少孩子普遍的问题,没有主张,凡事都听父母。

何哲慧在讲座中分享了一名"地理小达人"的故事。这位小达人有一对爱旅游的父母,带他自驾到过的地方,会让孩子手绘地图。今年暑假他们要沿着长江旅行,他妈妈已经交给孩子一项任务——做攻略,"长江边要去往哪些城市、到访哪些风景点,如何安排行程,包括住宿都交给你"。

何哲慧说,这名孩子就是通过一次次旅行,学会了规划、安排、生活,还学会了许多人文地理知识,并立志将来做一名地质研究者。"我觉得家长要给孩子创设自我选择的空间,在选择中明晰方向"。

此外,她也表示,要让孩子拥有独立思考的头脑,必须鼓励孩子勇敢去尝试,家长要有容错的涵养。

WDCM上传图片

WDCM上传图片

第3件小事

拥有勤于劳动的双手

最近网上很火的"3岁孩子‘打脸’31岁男孩"话题也被何哲慧引进了讲座。广东一名31岁男子因伪造驾驶证,被交警大队抓到处罚。当其父母听到儿子要"罚款5000元、行政拘留15日"时,对着交警大叫:"太过分了,你们为什么要罚他这么重?我儿子才31岁,他还是个孩子啊!"

这对父母的反应让人哭笑不得。何哲慧说起自己的"育儿经",她当年教育女儿时,把双休日设为互换角色日,到了那天她对女儿说:"我想吃鱼。"女儿就去菜场买。如今女儿已经结婚,虽然工作都很忙碌,但女儿会想到何哲慧:"如果下班后家里没人做饭,妈,你就到我家来吃。"

在她看来,这是从小培养的自理能力,更是一种责任心。她建议家长,在将要来临的暑假,可以在家为孩子设立岗位,如取牛奶、拿报纸、洗衣服,也要鼓励孩子走进社会参与一次公益活动。"要支持孩子参加服务班级、服务学校、服务社会的劳动,拥有一双勤于劳动的双手。"

WDCM上传图片

WDCM上传图片

第4件小事

通过运动拥有矫健的体魄

一则游泳改变孩子的故事打动了现场不少家长。何哲慧记得,那名女孩当年因为跟不上学习,从市区一所很不错的学校转学至奉贤区教育学院附属实验小学,那时候孩子对自己毫无信心。

转学后,学校游泳课教练发现孩子四肢修长,适合游泳,便让她参加了游泳队。没想到孩子找到了自己所长,训练刻苦,拿到了市级游泳赛的金牌。金牌让她找回了自信,成绩也直线上升,如今已是一名就读于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学生。

"所以家长要培养孩子的运动习惯,有矫健的体魄。饭后一家人可以一起散步、谈心。最好让孩子掌握一门运动技能,羽毛球、游泳、溜冰都行。擅长运动的孩子通常性格很好,很阳光。"

何哲慧特别指出,这方面父亲尤为重要,作为父亲要多参与亲子运动,"父亲是培养孩子养成运动习惯的重要角色,父亲要发挥引领作用,让孩子拥有健康的体魄。"

WDCM上传图片

WDCM上传图片

第5件小事

练就欣赏美的眼睛

要拥有有趣的灵魂、丰满的精神,就要孩子练就欣赏美的眼睛。何哲慧建议,家长可以适当增加自己的艺术涵养,营造美的家庭氛围,给孩子熏陶。同时也要鼓励孩子从家里走到社会中,发现美、鉴赏美,甚至能够创造美。比如带孩子逛新开的博物馆,去音乐厅听一场音乐会。何哲慧提醒家长,不要认为孩子小什么都不懂。

在他们学校,二年级就开展研学活动。其中一个班级研究京剧,两个月时间,孩子们不但自己上网查资料,还去拜访京剧名家,参观京剧博物馆,音乐课上学京剧,学期结束展演时有模有样,说起京剧博大的内涵时头头是道。学习的过程都是对孩子艺术的熏陶。

"我们培养的是未来公民,要让他们懂得真正的生活,精神高贵、心灵丰富、生活有情趣。所以家庭教育是根的教育,是心灵的教育。我所说的心、脑、手、脚、眼五方面也是相通的、相互作用的,最终给予孩子的是健康、快乐,是未来幸福的人生。"

家长互动问答

Q:孩子语文成绩一直提高不了,家长应该怎么办?或者有什么建议给小朋友?

A:我一直觉得语文是"中药",讲究的是厚积薄发,也是要慢慢滋养的。一个热爱阅读的孩子语文肯定差不了,不要看现在词语错了,当他阅读量和写作实践达到一定量的时候,他就会一下子成为一个很会说话、很会爱阅读、语文比较优秀的孩子。

所以我觉得家庭教育中,养成阅读的习惯很重要,比如双休日带着孩子去逛书店。我们可以跟孩子共读这本书,我对这个人的看法,你是怎么看的,我们一起来交流、探讨。我就觉得一个爱看书的孩子不会怕语文的,会有厚积薄发的一天。

第二点,要勤于实践。"看"是一个接纳,写是倾吐,怎么用它倾吐?孩子的成长是有一个变化的,有一个口头表达转化为书面表达的过程。如果孩子还很小,可以先从口头交流开始。在骑车的时候,你跟孩子说:这个云变成一只狗,变成一只公鸡了,现在变成一只骆驼了。他不知道这是作文,认为这是在跟你对话。慢慢从口头表达到书面表达转化。

WDCM上传图片

WDCM上传图片

家长互动提问

Q:问小孩子喜欢什么,他说什么也不喜欢,就喜欢玩。家长该怎么办?

A:其实喜欢玩也是他的兴趣,但是问题是他玩什么,如果能玩出一个固定的特长,也是一种兴趣。因为孩子毕竟还小,兴趣点不可能固定,会涉足很多的地方,你现在不能限制他,就让他先涉足不同的领域,接触不一样的玩:玩积木、玩剪纸、玩机器人……观察他哪方面玩的时间比较长、专注力比较好、领悟比较快。因为人是多元智能的,有的孩子运动特别好,擅长各种运动;有的孩子语言特别好,很善于朗诵、演讲。再比如有的孩子逻辑思维强,有的孩子动手能力强。家长先不要急着定下来,通过观察,慢慢就会发现孩子的兴趣点在哪里。

实际上兴趣也是要培养的,每个孩子在某件事情上,一开始可能是有天赋的,但是某一个过程当中肯定会有放弃的念头,他肯定想着太苦了,我不要学了。在那个点上,家长要推一下,你要读懂这个行为背后的心理。有些家长说孩子什么都不要,当中有几种可能,一种可能是学得不是很好,被你批评过了,他受到伤害了。还有一种可能是他玩得比别人差,没信心。更多的是一种毅力,当我们把兴趣变成特长是需要毅力与坚守的,这需要我们家长与孩子渡过这个阶段。

家长还要有一双慧眼,让孩子在不同的玩当中鉴定哪个是比较适合他的。

WDCM上传图片

何哲慧

上海市奉贤区教育学院附属实验小学(集团)校长(理事长),上海市特级校长,全国教育学会小学教育管理委员会理事,曾获全国小学语文教学先进工作者、中小幼基金会全国优秀教师、上海市巾帼建功标兵、上海市2018年度新闻人物、上海市星星火炬手、上海广播电视台电视新闻中心"专家智库"嘉宾、奉贤区拔尖人才等荣誉。曾作为教育部语文专家团成员赴香港指导中文教学工作。编著《班主任工作三十六策》、《点燃教育的五十五个故事》、《上一堂灵魂渗着香的课》。

"让孩子成长得更好"名校长公益大讲堂第四季圆满收官。第三、第四季大讲堂和长三角名校长大讲堂实录将由团市委、市少工委继续汇编成书,在2019年上海书展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