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7/15 13:18:18
来源:上海科学育儿指导项目 选稿:东方网教育频道 陈乐 夏荔
今天,先来看一个小故事吧:
爸爸去幼儿园接圆圆回家,谁知快到家时圆圆忽然大哭着拉着爸爸往另一条路走:“我要回家,我要回家。”爸爸安慰她说这条路也能回家,可圆圆怎么也不肯消停。爸爸拗不过她,最后只好带着她重新走平常她走的那条路。
爸爸妈妈们,你家宝贝有没有这样的情况呢?TA是否会因为你做某件事的顺序错了,就哭闹着让你重来一次,直到达到TA的标准为止呢?而你又是否会被宝宝的这种执拗,惹得又好气又好笑呢?
其实,这些看似是宝宝无理取闹的行为,都是因为宝宝进入了秩序敏感期,他们会对事物的位置、顺序特别在意。那么,处于秩序敏感期的孩子还会有什么表现呢?家长又可以做些什么呢?
什么是秩序敏感期?
著名的儿童教育家蒙台梭利在《童年的秘密》一书中,提到了宝宝从出生一直持续到两岁多是对秩序最敏锐的时期,因此她提出秩序敏感期理论。她认为当秩序敏感期到来时,孩子往往表现得非常“固执”,他们对事物的秩序有强烈的需求,并逐步获得和发展起对物体摆放的空间或生活起居习惯的时间顺序的适应性,即秩序感。随着孩子秩序感的发展,秩序敏感期也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的表现:
1-3岁,执拗敏感期。此时,孩子有强烈的追求外在事物秩序化的欲望,对物品摆设的位置、动作发生的顺序、人物的呈现、物品的所有权等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如若遭到挑战就会感到不安、焦虑,甚至会表现出极端的激烈反应。
3-4岁,完美敏感期。此时,孩子对秩序的敏感会上升到对规则的要求:无论在什么地方,“我遵守规则你也必须遵守规则”,人人都要遵守规则,并且逐渐从服从规则转变为能把一些生活常规内化。
5岁以后,审美敏感期。此时,孩子对秩序关系的感受越来越明确、越来越深入,会对时空秩序感和具有美感价值的秩序感即秩序美感特别关注。例如当他们画画时,会注意结构比例是否合理。
认真对待秩序敏感期
培养孩子的生活好习惯
处于秩序敏感期的孩子有些要求非常固执,甚至可以说不可理喻,但家长一定要对孩子的行为有正确的认识,理解孩子的情绪和行为,不要生气,不要急躁,更不能粗暴,记得尊重孩子的秩序感。
首先,家长应满足孩子在此阶段对秩序感的需求,可与孩子玩一玩体会秩序感的游戏。比如“关小窗”的游戏,孩子不停地让妈妈将小窗打开,再由自己将小窗关上。在这个不断重复的过程中,他体验到了“开—关—开—关”之中的规律性,明白了窗子是能打开,也能关上的,而且只有在打开后才能关上,关好后才能打开。在这个体会秩序感的过程中,他感觉到无比的快乐,并有很强的成就感。又如一遍又一遍地垒积木,不停地爬楼梯、开关灯,还有故意把东西藏起来,再假装突然发现了它。
其实,在秩序敏感期,家长还可以为孩子做得更多。研究发现,在秩序敏感期,只需要家长适当的引导,将有助于培养孩子的条理行为,为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打下基础。家长不妨试试这么做:
(1)创设有条理的生活环境,帮助孩子养成条理性思维。一个三岁的小女孩每天刷牙之后妈妈都会把她的牙膏和牙刷放在她自己的漱口杯里,有一次妈妈由于忙着去关电炉上的开关,就来不及把牙膏放进去,小女孩就自己把牙膏放了进去,并纠正妈妈说:“妈妈,牙膏的家在杯子里,你忘记把它送回家了。”在小女孩的意识里,杯子是牙膏应该放的地方,不可以随便乱放,以前妈妈是这样做的,之前有序的摆放方式已经深深地印在了她的脑子里,在大脑里形成这样的表象,一旦打乱了这种方式她就要纠正过来,这种纠正就是大脑中存在的表象和现实中的现象起了冲突,纠正的过程就增强了条理意识,也强化了条理行为。有条理的生活环境表现在保持家里环境整洁、有序,保持家里的物品放在固定的位置,这样固定摆放物品的方式使幼儿的空间秩序敏感得到满足,久而久之就会形成物品固定摆放的习惯,物品放错位置之后知道它们的具体位置并会主动归位,这样条理性思维就得到了加强。
(2)引导孩子学会整理自己的物品,形成有条理的空间。父母在孩子条理行为培养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当玩具凌乱时,父母可以利用孩子“泛灵”的心理特点,引导他们学会整理自己的物品。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幼儿期的孩子倾向于把所有的事物都视为有生命和有意向的东西,这种心理倾向被称为“泛灵”。因此,家长用诸如“玩具的家在哪里?你不把它们送回家,它们会很伤心的。”的言语进行引导,他们感同身受之后就特别容易接受。
秩序感是孩子生命的一种需要,当它得到满足时,就会产生真正的快乐。当孩子乐于去做一些关于秩序的事情时,家长不妨满足他的这个需求。虽然孩子的有些要求让爸爸妈妈们烦恼不已,但仔细想想,他们令人哭笑不得的举动也为家庭生活平添了不少乐趣,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