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2019/9/17 15:34:19
来源:上海市教委新闻办 选稿:东方网教育频道 陈乐 夏荔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各地区各行业涌现出一批先进模范。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中央统战部等9部门联合组织开展了"最美奋斗者"学习宣传活动。日前,"最美奋斗者"建议人选公示,全国教育领域有不少先进模范入选,其中就有来自上海的于漪和钟扬两位教育工作者。
于漪
女,汉族,中共党员,1929年2月生,上海市人
上海市杨浦高级中学名誉校长,上海市教师学研究会会长,全国语言学会理事,全国首批特级教师
"67年来,她扎根上海基础教育最前沿,致力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推动全国语文课程教学综合性改革,主编出版《现代教师学概论》等,参与制定《上海市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带动了大批青年教师,被誉为"精心育人的一代师表、潜心教改的一面旗帜",在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史上有重要影响。荣获改革先锋、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称号。"
钟扬
(1964-2017)
男,汉族,中共党员,1964年5月生,湖南邵阳人
生前系复旦大学研究生院院长、生命科学学院教授
"他长期从事植物学、生物信息学研究和教学工作,取得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率领团队在青藏高原为国家收集了数千万颗植物种子;艰苦援藏16年,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以德修身、以德立学,用心尽力帮助学生成才。2017年9月25日,他在为民族地区干部讲课的出差途中遭遇车祸,不幸逝世,年仅53岁。被追授时代楷模、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卫兴华
男,汉族,中共党员,1925年10月生,山西五台人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系原主任、教授,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经济学科评议组成员
"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和经济学教育家,长期从事《资本论》研究,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作出重要贡献,主编的《政治经济学原理》教材是全国影响力和发行量最大的教材之一。他提出的商品经济论、生产力多要素论等,在经济学界影响广泛。荣获孙冶方经济科学奖第一、二届论文奖。"
马寅初
(1882-1982)
男,汉族,无党派人士,1882年6月生,浙江嵊州人
著名经济学家、人口学家和教育家,生前系北京大学校长
"他毕生从事经济学教学与研究工作,为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稳定物价、控制人口等重大问题献计献策,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经济科学、人口科学学科建设作出卓越贡献。他一生热爱祖国,坚持真理,追求进步,是中国共产党的诤友。新中国成立后,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特别是在发展我国文化教育和经济事业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他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坚持真理的无私精神,为后辈学人树立了榜样。第一、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第一、三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二、四届全国政协常委,荣获首届中华人口奖特别荣誉奖。"
支月英
女,汉族,中共党员,1961年5月生,江西进贤人
江西省奉新县澡下镇白洋教学点负责人
"1980年,19岁的她只身来到海拔近千米、交通不便的泥洋小学,成为一名深山女教师。39年来,从"支姐姐"到"支妈妈",再到"支奶奶",她绚烂了两代人的童年,花白了自己的"麻花辫"。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全国师德楷模、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全国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
王选
(1937-2006)
男,汉族,九三学社社员,1937年2月生,江苏无锡人
生前系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所所长,两院院士
"他主持研制成功的汉字信息处理与激光照排系统、方正彩色出版系统得到大规模应用,实现了我国出版印刷行业"告别铅与火,迈入光和电"的技术革命,成为我国自主创新和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行业的典范。他主持开发的电子出版系统,引发报业和印刷业四次技术革新,使汉字信息处理与激光照排系统占领99%国内报业和80%海外华文报业市场。九三学社第九、十、十一届中央副主席,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荣获改革先锋、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等荣誉。2009年当选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
王忠诚
(1925-2012)
男,汉族,中共党员,1925年12月生,北京市人
生前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名誉院长,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所长,中国工程院院士
"他主持创建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和北京天坛医院,撰写我国第一部《脑血管造影术》专著,组织神经流行病学调查工作;率先在国内开展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攻克神经外科手术的一些世界性医学难题,提出四大神经外科理论;带领团队研制出国产导管、球囊栓塞等动脉瘤栓塞材料,填补我国相关医学领域空白。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王泽山
男,汉族,中共党员,1935年9月生,吉林省吉林人
南京理工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
"他始终以"强军兴国"为使命,在火炸药领域潜心研究,创立"发射装药学",注重探究科学原理、突破关键技术、推动转化应用"三位一体",在废弃火炸药无公害化处理与再利用、含能材料低温感技术、等模块装药等方面突破了多项世界性瓶颈技术,推动中国火炸药研究应用从跟踪仿制跨入自主创新和引领发展,为实现中国武器装备现代化和推进军民融合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王辅成
男,汉族,中共党员,1940年6月生,天津市人
天津师范大学原副校级巡视员、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副主任
"他始终坚持宣讲"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1500多场义务宣讲,40余万观众思想共鸣,几十万元爱心捐款,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一名老教师、老党员的信仰。宣讲"三观",他有"约法五章":站着讲;脱稿讲,体现对听者尊重;不计报酬讲,如果非要给也会无偿捐献;不接送;不吃饭,不给别人添任何麻烦。他演讲不用多媒体辅助,却声声入耳、引人入胜。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工作者、全国关心下一代最美五老等荣誉称号。"
卢永根
(1930-2019)
男,汉族,中共党员,1930年12月生,广东花都人
生前系华南农业大学校长、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
"卢永根长期从事作物遗传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研究领域包括稻的遗传资源、水稻的经济性状遗传、稻的雄性不育遗传和栽培稻的杂种不育性遗传等。2017年罹患癌症后,他将毕生积蓄8809446元无偿捐献给华南农业大学。学校用这笔款项设立了教育基金,用于奖励贫困学生与优秀青年教师。荣获全国模范教师荣誉称号。"
叶连平
男,汉族,中共党员,1928年9月生,河北沧州人
安徽省和县卜陈学校退休教师
"自1978年从教,叶连平始终坚守在三尺讲台,为乡村教育奉献了40多年;坚持为学生义务辅导,退休后自费开办家庭课堂"留守未成年人之家",辅导学生1000余名。2012年设立"叶连平奖学金",在社会各方的支持下,累计发放10万多元,奖励资助了132个孩子。荣获全国中小学德育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甘祖昌(1905-1986)龚全珍夫妇
"甘祖昌,男,汉族,中共党员,1905年3月生,江西莲花人,生前系江西省莲花县洋桥乡村民。1928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解放后任新疆军区后勤部部长,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八一勋章、独立自由勋章、解放勋章等。1957年,他因公受伤,伤愈后,不恋高位,不图享受,谢绝组织安排,带领全家老少回到家乡莲花县沿背村当农民。他密切联系群众,与群众同甘共苦,一直坚持参加劳动,把绝大部分收入都用来为家乡修水利、建电站,为促进家乡的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1986年3月因病去世。
龚全珍,女,汉族,中共党员,1923年12月生,山东烟台人,莲花县南陂小学原校长。1949年5月参加革命工作,1952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7年跟随丈夫来到沿背村,从此扎根基层,在乡村教师的平凡岗位上奉献数十年,践行着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龚全珍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劳动模范、全国道德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等荣誉称号。"
任继周
男,汉族,中共党员,1924年10月生,山东平原人
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名誉院长、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
"他是我国草业科学的奠基人之一,食物安全和生态安全的战略科学家,其主要贡献在于提出了食物安全战略构想,提出草地农业系统,力促耕地农业转型和草地农业发展;构筑草业科学架构,强化草业经济管理,构建新型的草业学科体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获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荣获全国优秀农业科学工作者称号。"
刘芳
女,汉族,中共党员,1971年5月生,贵州贵阳人
贵州省贵阳市白云区第三初级中学教师
"从教25年来,一直扎根农村中学潜心教书育人,担任5届班主任和16年语文教师。2007年她因为视网膜色素变性导致双目失明,转型成为心理辅导老师,从此承担学校未成年人德育教育工作至今。因成绩突出,2015年贵阳市教育局成立"刘芳工作室",2016年省教育厅为其成立"乡村名师工作室"。荣获时代楷模、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刘永坦
男,汉族,中共党员,1936年12月生,江苏南京人
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两院院士,雷达与信号处理技术专家,我国对海探测新体制雷达理论的奠基人,对海远程探测技术跨越发展的引领者
"刘永坦致力于我国海防科技事业40年,带出一支作风过硬、能攻克国际前沿难题的"雷达铁军"。率领团队实现对海新体制探测理论、技术的重大突破,在成功研制我国第一部对海探测新体制雷达的基础上,陆续攻克制约新体制雷达性能发挥的系列国际性技术难题,使我国新体制雷达核心技术领跑世界,实现了我国对海探测能力的跨越式发展。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1次,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次。"
吕榕麟
(1963-2012)
男,汉族,中共党员,1963年12月生,福建福州人
生前系福建省福州市群众路小学党总支书记、校长
"吕榕麟同志热爱教育事业,长期扎根小学教育一线,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他夙夜在公,殚精竭虑,把打造一流学校、培养一流教师队伍作为毕生追求,即使身患重病,仍然以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拼搏奋斗,为人民教育事业燃尽了生命之火。注重教学改革,不懈探索科学的治校模式,积极推进教学创新,着力提高教学质量。秉持高尚师德,坚持以德育人,从不用手中权力徇私情、谋私利,赢得广大师生的爱戴和社会的尊重。2012年因病医治无效去世,年仅49岁。荣获时代楷模称号。"
曲建武
男,汉族,中共党员,1957年7月生,辽宁大连人
大连海事大学教授
"无论是作为普通的辅导员、学生处处长,还是校党委副书记、辽宁省高校工委副书记、辽宁省教育厅副厅长,在他眼中,工作的核心和根本都是为学生服务。他把教书作职业,把育人作追求,把青春奉献给了教育事业和心爱的学生。荣获时代楷模、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师德标兵、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等荣誉称号。"
何镜堂
男,汉族,无党派人士,1938年4月生,广东东莞人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董事长、首席总建筑师,中国工程院院士,杰出建筑学家和教育家
"长期工作在教学、科研和工程设计第一线,虽八十高龄仍奋斗不止,提出"两观三性"建筑理论,先后主持设计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青岛上合峰会主会场,以200多项重大标志性工程引领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创作道路。捐出200万元成立何镜堂教育基金,牵头推动各方累计捐赠1150万元用于扶持青年学生和教师。荣获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库尔班·尼亚孜
男,维吾尔族,中共党员,1964年5月生,新疆乌什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什县前进镇国家通用语言小学校长
"他敢为人先,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2003年拿出家中所有积蓄60余万元,创办前进镇国家通用语言小学,并挨家挨户动员乡亲们送孩子学习国家通用语言,用教育改变贫穷落后面貌。不断创新教学模式,摸索教学方法,积极开设国学课堂,组织学生背诵古诗词、唱京剧、练书法等,大力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对新疆国家通用语言教育发展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为增进民族团结作出了积极贡献,被誉为"民族团结进步的践行者",荣获改革先锋称号。"
张华
(1958-1982)
男,汉族,中共党员,1958年10月生,黑龙江虎林人
1977年1月入伍,生前系第四军医大学二大队学员
"1982年7月11日,陕西省西安市灞桥区新筑乡69岁的魏志德老人在公共厕所通粪便时,被沼气熏到,落入粪池。正在附近的张华听到呼救声,毫不犹豫地下到3米深的粪池内,奋力抢救魏大爷,不幸被浓烈的沼气熏倒在便池中,因严重中毒窒息,抢救无效,光荣牺牲,年仅24岁。被中央军委追授富于理想、勇于献身的优秀大学生荣誉称号。2009年当选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
张玉滚
男,汉族,中共党员,1980年12月生,河南南阳人
河南省镇平县高丘镇黑虎庙小学校长
"毕业后他放弃在城市工作的机会,回到家乡高丘镇黑虎庙小学,一干就是18年。学校师资紧缺,他把自己磨练成能教书、能做饭、能裁缝、能治病的"全能型"教师。每逢雨雪天,他都亲自接送学生,没发生过一起安全事故。他靠一根扁担,把学生教材和学习用品挑进大山,一挑就是5年。他用微薄的工资相继资助了300余名儿童,培养出21名大学生。荣获时代楷模、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全国师德标兵等荣誉称号,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李中华
男,汉族,中共党员,1961年9月生,辽宁新宾人
1983年7月入伍,空军特级飞行员,空军指挥学院原训练部副部长
"他先后驾驶和试飞歼击、轰炸、运输3个机种26种机型,成功处置多次空中重大险情。荣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6次、三等功7次,被中央军委授予英雄试飞员、全军爱军精武标兵荣誉称号,2017年获八一勋章。"
李保国
(1958-2016)
男,汉族,中共党员,1958年2月生,河北武邑人
生前系河北农业大学林学院教授
"他始终奋战在科技兴农、扶贫攻坚和教书育人第一线,先后取得研究成果28项,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18项,技术累计应用面积1826万亩,打造系列全国知名品牌,带动山区农民增收58.5亿元。参与研究提出聚集土壤、聚集径流"两聚"理论,使邢台前南峪森林覆盖率达到90.7%,植被覆盖率达到94.6%。荣获改革先锋、时代楷模、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教师、全国脱贫攻坚模范等荣誉称号。"
李桂林、陆建芬夫妇
李桂林,男,彝族,中共党员,1967年11月生,四川汉源人;
陆建芬,女,彝族,中共党员,1966年11月生,四川汉源人。
"李桂林、陆建芬夫妇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甘洛县乌史大桥乡二坪村小学坚守了29年,把一批又一批的彝族孩子送出大山,让他们走向更广阔的世界。夫妻俩撑起这所云端上的学校,各项指标在全县名列前茅,成为远近闻名的模范学校。20年在悬崖天梯上接送学生,29年周六义务给学生补课,购买药品无偿给学生用,义务给学生理发。荣获全国模范教师等荣誉称号,2009年当选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
李桓英
女,汉族,中共党员,1921年8月生,山西襄垣人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北京热带医学研究所研究员,世界著名麻风病防治专家
"她将全部精力贡献给麻风病的防治和研究工作,长期奔波在云、贵、川贫困边远地区,曾经4次遇险、2次翻车、2次翻船,两侧锁骨和肋骨都摔断过。她解决麻风病防治领域的重大策略和技术上的关键问题,为我国制定控制和消灭麻风病的整体规划、为全球实现消灭麻风病目标的可行性提供重要依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首届中国麻风病防治终身成就奖。"
陈征
男,汉族,中共党员,1928年4月生,江苏泰县人
福建师范大学原校长,福建师范大学教授,中国《资本论》研究会原副会长,全国高师《资本论》研究会会长,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
"他毕生致力于学习、研究、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先后出版专著3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特别是在现代科学劳动理论、社会主义城市地租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纲领等领域作出理论创新,代表作《〈资本论〉解说》在国内外产生广泛影响,为打造国内具有重要影响力的马克思主义阵地作出贡献。第六、七、八届全国政协委员,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周令钊
男,汉族,中共党员,1919年5月生,湖南平江人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代表作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张海报《复活》、油画《五四运动》,他设计或参与设计的作品包括开国大典天安门城楼上的毛主席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少先队队旗、共青团团徽、第二至四套人民币等。他用手中妙笔,描绘出国家形象,展现民族荣光,被誉为中国艺术设计大师。在耄耋之年,他初心不改,心系祖国接班人培养,对美育工作、美术事业发展不懈追求,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获中国文联第十届造型艺术成就奖。"
孟二冬
(1957-2006)
男,汉族,中共党员,1957年1月生,安徽宿州人
生前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他淡泊名利,甘于寂寞,潜心治学,撰写《中国诗学通论》(合著)、《中唐诗歌之开拓与新变》等专著,完成《〈登科记考〉补正》,得到我国文学界和史学界的高度评价。在新疆石河子大学支教期间,他嗓子严重喑哑,但坚持为学生和教师授课,直至病倒在讲台上。在北京治疗期间,已患食管恶性肿瘤的他仍以顽强的毅力坦然面对病痛折磨,坚持课题研究和指导研究生的工作。被追授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09年当选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
茅以升
(1896-1989)
男,汉族,中共党员,九三学社社员,1896年1月生,江苏镇江人
生前系九三学社中央名誉主席,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院长,中国科协名誉主席,土木工程学家,桥梁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他设计并主持建造了我国第一座铁路公路两用大桥——钱塘江大桥,参与修建了武汉长江大桥;原北方交通大学的第一位校长,为祖国培养了大批优秀工程技术人才;在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工作30余年,为我国铁路事业发展作出卓越贡献。九三学社第五至七届中央副主席、第八届中央名誉主席,第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郑德荣
(1926-2018)
男,汉族,中共党员,1926年1月生,吉林延吉人
生前系东北师范大学教授、副校长,我国著名中共党史专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重要开拓者和奠基人
"他毕生追求、信仰、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67年来始终坚守在教学科研一线,出版学术著作和教材50余部。他学高德馨、以身垂范,把传承红色基因贯穿立德树人全过程,把党的创新理论贯穿学术研究全过程。他品行高洁、虚怀若谷,从不为自己谋取特殊照顾,赢得广大师生和学界敬仰。被追授改革先锋、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姚玉峰
男,汉族,中共党员,1962年5月生,浙江温州人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眼科主任
"他留学后婉拒国外名校高薪聘请毅然回国,20多年来致力于眼科角膜移植研究与创新。独创的角膜移植术,成功解决了排斥反应这一世纪难题,被国际眼科界命名为"姚氏法角膜移植术",治疗病人30万例,让近3万患者重见光明。毫无保留地开展技术培训与推广,为我国建立了一个现代学科,带出一批具有国际眼光的专业人才,建立了与国际接轨的眼库。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最美医生等荣誉称号。"
胡福明
男,汉族,中共党员,1935年7月生,江苏无锡人
江苏省政协原副主席,南京大学教授
"他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主要起草人。文章于1978年5月11日在《光明日报》发表后,全国范围内掀起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拉开了解放思想的序幕,对于重新确立起我们党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具有重要历史意义,深刻影响了现代中国的历史进程。荣获改革先锋等荣誉称号。"
钟南山
男,汉族,中共党员,1936年10月生,福建厦门人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
"2003年抗击"非典"中,他不顾生命危险救治危重病人,奔赴疫区指导医疗救治工作,主持制定我国"非典"等急性传染病诊治指南,为战胜"非典"疫情作出重要贡献。主动向公众普及卫生知识,积极建言献策推动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为夺取应对甲型流感、H7N9禽流感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荣获改革先锋、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白求恩奖章。2009年当选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
贾立群
男,汉族,中共党员,1953年11月生,河北丰润人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超声科名誉主任,中华医学会超声医学分会常务委员
"他是我国儿童超声领域的拓荒者,家长心中的"B超神探",从事B超检查40多年,练就"火眼金睛";"24小时服务、随叫随到",是医疗战线上爱岗敬业、医术精湛、医德高尚、清正廉洁的优秀代表。党的十九大代表,荣获时代楷模、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顾方舟
(1926-2019)
男,汉族,中共党员,1926年6月生,浙江宁波人
生前系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长、研究员
"他是我国脊髓灰质炎疫苗研发生产的拓荒者、科技攻关的先驱者,研发的脊髓灰质炎疫苗"糖丸"护佑了几代中国人的生命健康,让中国进入无脊髓灰质炎时代。荣获全国科学大会成果奖、全国消灭脊髓灰质炎工作先进个人。"
高铭暄
男,汉族,中共党员,1928年5月生,浙江玉环人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国刑法学研究会名誉会长,当代著名法学家和法学教育家
"他是新中国刑法学的主要奠基者和开拓者,全程参与新中国第一部刑法典制定,是新中国第一位刑法学博士生导师,统编刑法学教科书的主编者,为我国刑法学的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作出重大贡献。"
黄大年
(1958-2017)
男,汉族,中共党员,1958年8月生,广西南宁人
生前系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著名地球物理学家
"2009年,他毅然放弃国外优越条件回到祖国,带领团队辛勤奉献,顽强攻关,取得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填补多项国内技术空白,部分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为我国深地资源探测和国防安全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2017年1月8日因病不幸去世,年仅58岁。2017年5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对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荣获时代楷模、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斯霞
(1910-2004)
女,汉族,中共党员,1910年12月生,浙江诸暨人
生前系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教师,著名教育家
"她执教68年,在小学教育教学改革方面独树一帜,创造的"随课文分散识字"教学方法,在全国教育界产生广泛影响。担任国家教委中小学语文教材审查委员会成员10年,为我国小学语文教材和教学建设作出重要贡献。第三、五、六、七届全国人大代表,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
裘法祖
(1914-2008)
男,汉族,中共党员,1914年12月生,浙江杭州人
生前系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名誉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医学家
"他是我国普通外科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器官移植外科创始人之一,在腹部外科和普通外科的成就推动了我国外科学的发展。严谨的科学作风,无私奉献的精神,是科技界、医学界的楷模。他创造的外科手术方式被誉为"裘氏术式"。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荣获全国先进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赖宁
(1973-1988)
男,1973年10月生,四川石棉人
生前系四川省石棉县石棉中学初中二年级学生
"1988年3月13日,他为了扑灭突发山火,挽救国家财产,在烈火中奋战四五个小时后不幸遇难,献出了年仅14岁的宝贵生命。赖宁牺牲后,他的英雄事迹传遍祖国大江南北,受到了社会各界的肯定和褒扬。1989年5月被共青团中央授予"英雄少年"称号。2009年当选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
谭千秋
(1957-2008)
男,汉族,中共党员,1957年9月生,湖南祁东人
生前系四川省绵竹市东汽中学学生工作处主任,四川省特级教师
"1982年1月,他毕业分配到了四川绵竹东方汽轮机厂工作,先后在东方汽轮机厂的职工大学和东汽中学任教。他在日常工作中非常爱学生,被同事们称为"最疼爱学生的老师"。2008年5月12日,在汶川地震中他将4名学生拉到课桌底下,自己弓着背,双手撑在课桌上,用身体盖着学生。被找到时,他后脑被楼板砸得深凹下去,血肉模糊,但仍将学生死死地护在身下,4名学生因此得救。被追授为全国抗震救灾优秀共产党员、抗震救灾英雄。2009年当选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
鲜学福
男,汉族,中共党员,1929年1月生,四川阆中人
重庆大学采矿工程系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
"他是我国著名矿山安全技术专家,煤层气基础研究的开拓者,攻克近距离开采保护层抽放瓦斯这一世界性难题,最早实践近距离煤层保护层开发及瓦斯抽放技术。在国际上首次完整地建立煤层瓦斯渗流理论,为煤层开采时瓦斯运移、富集、涌出的预测及抽放技术的改进奠定理论基础。创新提出超临界二氧化碳强化页岩气高效开采的路径,指导实施世界首次超临界二氧化碳压裂现场试验,使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处于国际前沿地位。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项,国家级科技进步奖3项,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潘建伟
男,汉族,九三学社社员,1970年3月生,浙江东阳人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常务副校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
"他是国际量子信息实验研究领域的开拓者,突破量子信息处理关键技术,解决量子保密通信在现实条件下的安全性问题。牵头研制成功国际上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主导完成量子保密通信"京沪干线"技术验证机应用示范项目,构建了首个空地一体的广域量子保密通信网络雏形,使我国量子保密通信的实验研究和应用研究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西安交通大学"西迁人"爱国奋斗先进群体
"1955年初,为了社会主义建设和国防建设的需要,同时改变旧中国遗留下来的高等教育布局不合理的现状,支持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国务院决定交通大学内迁西安。数千名交通大学师生响应国家号召,告别繁华的上海、扎根古都西安,用青春和汗水在西北建设了一所著名的高等学府,在交大西迁的洪流中,无数可歌可泣的事迹,筑成了"西迁精神"的丰碑。2017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对15位交大老教授的来信作出重要指示,向献身大西北建设的交大老同志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希望西安交通大学师生传承好西迁精神,为西部发展、国家建设奉献智慧和力量。2018年8月,中组部、中宣部在广大知识分子中深入开展"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活动,大力弘扬西安交通大学"西迁人"爱国奋斗先进群体的崇高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