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2019/12/5 14:39:50
来源:徐汇区教育学院附属实验中学 选稿:东方网教育频道 陈乐 徐甦敏
2019年11月28日下午,上海市徐汇区教育系统第十届学术节初中化学专场在徐教院附中举行。
本次活动由课堂教学、校领导致辞、微讲座指导、专家点评及活动总结五大板块组成。上海市教委教研室化学教研员、化学特级教师徐睿老师,徐汇区教育学院课程研修中心主任、化学教研员姚秋平老师,徐汇区教育学院附属实验中学浦纳书记,徐汇区各学校教研组长和化学教师等100多人参加活动。活动由徐汇区教育学院姚秋平主任主持,浦纳书记致欢迎辞。
课堂教学
首先由徐汇区教育学院附属实验中学庄璟老师执教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三节《溶液的酸碱性》。本节课以化学史为主线,引领学生感受化学家发现酸碱指示剂的历程,结合小导师授课的新形式自制酸碱指示剂,启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不拘泥于一种方式。同时,引入pH传感器,应用新技术手段观察实验过程中溶液酸碱性和pH的变化。引入希沃小游戏、答题器等评价方式,课堂评价形式新颖多样。整节课注重锻炼学生思维品质,培育学生“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等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主题微讲座
展示课后,徐汇区教育学院化学教研员姚秋平主任结合大量教材内容案例,分享了以“单元教学设计的学习与案例开发”为主题的微讲座。
姚老师首先提出问题——“为什么要单元教学?”。为了回答这个问题,姚老师解读了核心素养以及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要求。第二部分,以课程目标、综合学习为切入点,分析了“什么是单元教学?”。第三部分,“怎样进行单元教学?”。姚老师提出了清晰、详细的实施策略,分别是单元教学设计框架、单元教学目标设计、单元教学活动设计、学习支持工具设计、作业与命题设计五部分。阐明了单元目标与课时目标两者之间的关系,单元目标落实于课时目标中,课时目标体现单元目标。强调了综合性学习的载体,应遵循“情境→问题→任务→活动→归纳→迁移”的主线进行单元教学活动设计。并基于课程标准的“三题”编制指导教师提高作业与命题设计能力。
专家点评
最后,上海市教委教研室教研员、化学特级教师徐睿老师对今天的主题教研活动进行点评。徐老师认为本次活动以“学科素养”和“信息化”为主题词,聚焦中考改革背景下的学科教学,将课题研究,课堂教学,教研培训三者结合在一起,体现了对于化学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徐老师同时指出,课程标准强调以目标导向、活动跟进、作业保障、评价伴随的整理设计。对于今天庄老师的展示课,徐老师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活动丰富,开展了4次探究实验,其中学生自制酸碱指示剂为一大亮点。探究实验过程中,关注学生实验的操作规范,教学环环相扣,各环节之间重视小结,帮助学生及时厘清知识点。白板、游戏化答题、答题器等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引入充分体现了现代教育的“信息化”。最后,关注垃圾分类体现了学生德育的培养,在化学课堂中培育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用实际行动践行立德树人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