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新闻热线:021-60850333

[徐汇]徐教院附中:探索空气 享受自然-壳牌美境全国教师代表团观摩学校微生物与大气项目课程

时间:2019/12/30 11:13:21

来源:徐汇区教育学院附属实验中学        选稿:东方网教育频道 陈乐 徐甦敏

2019年12月19日,徐汇区教育学院附属实验中学校本课程《微生物与大气》的同学们迎来了一批远道而来的客人——由壳牌美境上海中福会少年宫工作组组织的来自全国各地环境教育领域的专家和老师们组成的观摩团,他们在参观了学校的“都市校园中的现代农业探究园”,初步了解了学校学生已经完成和正在进行的环境类探究项目后,加入正在进行的“校园中不同地点空气中的微生物和微小颗粒物”的项目学习。

校本课程《微生物与大气》隶属于徐教院附中的环境教育课程群《自然生态与现代农业》。该课程群中大量的学习主题和资源来源于学校在十余年来参加壳牌美境活动中的积累和深化,《检测不同地点空气中的微生物和微小颗粒物》是该课程中的一个项目。

WDCM上传图片

校内课外的科技活动项目在内容上是基础课程《科学》和《生命科学》的补充和拓展,在过程中凸显科学探究和S(科学社会)T(技术)E(工程、实验)M(数学)的综合运用,强调科学思维和社会责任。

本项目的切入点是以大众较熟悉的PM2.5和微生物作为检测校园内不同地点的空气质量的指标,尝试对校园环境作出有根据的评价,并提出友好的建议,将分散在不同基础课程中的内容进行组合和推进,尝试解决身边的真实问题。

WDCM上传图片

在课前,同学们还观看了老师制作的视频,重温了一次实验过程:一周来,选修《微生物与大气》校本课程班的20名八年级同学分组先后进行了四次学习活动,用手持空气监测仪进行了教室、食堂、操场、厕所四处的PM2.5,PM10,湿度,温度;利用培养基用沉降法收集空气中的微生物;密封培养基恒温培养箱;初步观察了培养基内的菌落数量及大小。

在课上,同学们向观摩的老师们展示了自己的实验数据汇总分析的过程,根据数据差异性提出了自己的设想;对培养基中已经形成的菌落进行数量统计,分析比较了不同地点菌落的大小、数量;用显微镜观察了培养基内各菌落的形态,并显微摄影,为初步鉴定做好准备。同学们对于自己的实验结论进行比较和思考,以此为依据,对学校的环境提出了友善的建议:如洗手间应当加强清洁,教室应多开窗通风,操场靠近马路一侧应当多种植绿化等。

本次的活动是其中的第3环节。目标定位在:

WDCM上传图片

在实验观察的过程中,各位观摩的老师走到同学们中间来,亲切地询问同学们的实验情况,并且与大家交流了对实验结果的想法。在各位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的灵感得到了更多的激发。

课后,来访教师与执教的金喆老师就课程群的建设、课程项目设置、项目活动实施等方面进行了充分的交流,杨洁副校长针对学校环境教育以“美境”的宗旨为指引,通过构多层次课程,行项目化学习,促综合性实践的若干有效做法进行分享,获得了专家的认可和同行的好评。

WDCM上传图片

WDCM上传图片

本次“微生物与大气”的研究课程圆满落幕,但科学研究的脚步绝不会随即停止。希望同学们再接再厉,“美源于心,境成于行”,在探索自然的道路上不断求索,争做勤学善思的附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