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5/22 18:46:32
来源:华东政法大学附属中学 选稿:东方网教育频道 陈乐 徐甦敏
2020年5月22日下午14时,华东政法大学附属中学校园里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长宁区公安分局指挥处处长华若峰,以及长宁分局信访办、交警支队和新华派出所的警官们。他们的到来是要对今年长宁区政协第100号提案《关于让华政附中门口更畅通更安全的建议》进行答复。
不同寻常的是参加提案答复的,不仅有长宁区政协领导和政协委员,还出现了华政附中学生事务中心和学生课题组的十余位学生。这些学生正襟危坐,和政协委员们一起来接受提案主办方答复的。这番场景不仅让人好奇,学生事务中心是何事物?中学生参加提案答复又为哪般?
志愿竞争上岗,实现自主自治
作为上海市特色学校,华政附中致力于中学生法治教育,培养“明德、尚法、精业的现代公民”。为使学生真正实现校园的主体地位,学校搭建了学生学以致用的实践平台,鼓励学生通过志愿服务者竞聘上岗的方式组成“学生事务中心”,实现校园事务的自我管理。“中心”功能和形式均不同于团委、学生会,但受其指导管理。其组织架构与学校行政系统相同,自然形成了指导对接的联系,通过学生志愿者竞争上岗参与学生生活的事务管理。
学生事务中心更加关注校园生活,涉及学生切身利益的关键问题还会组织课题调研并举行多方参与的校园听证会,在听证报告的基础上制定相关“校园法”提交学生会,经学代会讨论通过后,再由学校校务会通过、校长签字生效,从而成为全校师生共同遵守的“行为规则”。截至目前,已有“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规定”“学生外带食品及食用规定”等五部校园法出台。
中学生写提案,这个想法太帅了
去年,距华东政法大学附属中学百米之遥的云阳路改造完成,交管部门遂在云阳路与番禺路的交叉路口增设了红绿灯管制交通。过往行人和驾驶员无不为长宁道路拓展、城区建设不断发展感到高兴。可一段时间之后,华政附中的师生和家长却愁上眉头,他们发现,这个路口自有了红绿灯之后,更堵了!在上学、放学高峰时段,校门口车辆排起了以前很少见到的长龙,等红灯的、接送孩子的、路口掉头的……车水马龙的秩序有点混乱,导致学生过马路也很危险。道路拓展、设置交通信号灯,原本意在加强管理、改善交通,是造福于民的实事工程,为什么交通状况反而不如从前?
这一现象引起了华政附中学生事务中心学生们的关注,为了摸清原因,他们自发成立了“校门口交通安全调查课题组”。学生们的想法得到了区政协常委、华政附中校长傅松的大力支持,她指导学生进一步学习了解政协制度和政协工作方式,鼓励学生们以高中生的身份关注社会形成自己的意见建议,并代表学生向政协提交此份提案。
校园内的“模拟情境实践”,虽然已经逐步走向了“实务管理”,但是能够把自己的意见建议最终转化为的正式政协提案,学生们觉得这个想法很帅很励志,他们在顾平康副校长、团委书记顾一帆老师的指导下,着手开展调查研究,通过调研、考察、访谈等方式,搞清问题症结所在。同时他们还得到了华东政法大学法学专家及研究生的指导和帮助,有针对地研究了相关法律法规条文,通过现状分析提出了合法合规、合情合理的的改进设想。最后,一份《关于让华政附中门口更畅通更安全的建议》的提案就这样完成了。
法治成为习惯,生活成就课程
作为普通学生,之所以有这么强的社会责任意识以及对法规政策的敏感性,缘起学校的特色教育。作为法治教育为特色的上海市特色高中,华政附中校园里“尚法”文化无处不在。学校依托华东政法大学联合办学的优质教育资源,设立附中教育指导委员会,建立导师团,援引大学教授指导特色课程开发或直接进入课堂开设系列课程。根据依法治国的要求及学生不同的个性需求,学校相继开发了40多门尚法校本课程,分为学术、活动、社团、服务共四大类。每年有100多名华政本科生、研究生和法律援助中心志愿者参与学校课程建设,指导专题教育、班团队活动、课题调研、法援实践、社团活动等相关课程的实施。附中学生更是利用暑期,直接与华政大学生、研究生一起开展“共建课题”研究和社会调查。
尚法教育不仅体现在拓展课程中,更是在基础学科中实现全面渗透。比如,物理学科“阻力”的内容本身很难与法律直接找到内容层面的关联,但是通过法治渗透,可以创新“阻力问题情境”设置,以中学生熟悉的汽车刹车问题来了解交通法规。通过多年的法治教育实践,从而使学生了解相关条文规定,拓展学科的法律层面意义,能运用法律知识、法治思维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如今,《模校管理》《模拟调解》等六大模拟项目已成为尚法实验室品牌项目,校园听证已在区域发挥示范作用,民主立规等已成为华政附中学校管理的基本制度。校园内每一项规章制度的制定,学生都可以参与其中。学生也习惯针对学校生活中所发现的问题开展调研,拟定解决方案并提交学校作为改进有关问题的参考。例如,去年“学生外带食品进校园”引发了校园热议。《模拟调解》《法治辩论》《模拟听证》《模拟立法》《班规制定》等课程皆以此为案例,组织“外带食品进校园”的相关法治教育实践。模拟事务调解使师生纠纷达成谅解、热点思辨课程开展校园辩论、学生事务中心开展问卷调查、模拟听证走向实务组织校园听证会、学生立法委员组织学生立法出台“学生外带食品进校园”管理制度、学代会讨论通过后校长签署成为校规、通过班规修订落实到班级管理中,使法治课程融入生活。
雏凤清音亮风采,蝼蚁之力行日月之光
答复会上,学生事务中心学生首先向提案主办方即长宁区交警支队介绍了开展调研的概况以及形成提案的过程。区交警支队警官在听取学生介绍之后,就提案中学生提出的校门口设置“学校区域”标志、划停车线和网状线,加装电子警察抓拍校门口乱停车,调整番禺路/牛桥浜路口信号灯时长等五个方面的建议逐条进行了回复和说明。
在听完答复后,学生们继续就学校所在地域相关路段交通管控的警力配置、校门口共享单车停放点协调搬移、对提案办理采取的措施效果进行跟踪评估等方面提出了疑问,与警官们进入了深入的互动。警官们专业、细致的回答让象牙塔里的学子深切感受到,政府决策部门为找到解决华政附中校门口上下学高峰的交通安全问题想尽了办法、动足了脑筋;真实体验了一个公民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长宁区政协温新华主席对华政附中学生们关注生活、服务社会的积极态度和能力素养表示赞赏予以充分的肯定,并且委派政协杨乐谨副秘书长和陆惠娟联络员参加了答复会,并作讲话指导。
长宁公安分局指挥处华若峰处长充分肯定了学生依法依规处理问题的思路和能力,表示这次交通大整改,正是上海社会治理和城市管理能力的一次展现,是法治上海建设在道路交通管理领域的一次生动实践,欢迎同学们作为市民一份子,积极进行社会参与,多实践、多提创设性建议。
织繁星耀长天,星火麇集可燎原
从以往校内法治的模拟项目实践到这次全新的政协提案实践,打开了学生心中的一扇窗,他们的视野不再局限于校园的方寸之地。这次课题调研让学生的目光不再停留在被动遵守交通法规、服从民警指挥,杜绝交通陋习,而是以主人翁的态度,去完成交通参与者的责任和义务,为营造安全、文明、有序的校园周边道路交通环境而奉献自己的才能与智慧。
生活即课程,学校教育需要为丰富、完整学生的学习经历,让他们拥有健全的人格品行,健康的身心,持续不断的学习能力而不断建设、完善课程。现在,一门全新的尚法类课程正在酝酿开设之中,这就是基于本次提案实践而形成的《模拟政协》。种下种子,我们期望累累硕果;播种希望,我们期盼星火燎原。通过相关知识的教学和模拟实践,可以培育和增强青少年的社会主义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实践意识和创新意识,培养和提高青少年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合作交流的能力,培育和增强青少年的协商民主意识。学校希望通过新的课程活动,让学生课本限制,亲身感受我国的政治制度,唤起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培养他们的制度自信,更多地参与到国家的政治生活中来,成为明德·尚法·精业的现代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