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新闻热线:021-60850333

[徐汇]徐教院附中:基于学科核心素养 深化单元整合设计 《体育与健身》区校际“云端研讨活动”

时间:2020/6/23 10:47:08

来源:徐汇区教育学院附属实验中学        选稿:东方网教育频道 陈乐 徐甦敏

徐教院附中、汾阳中学《体育与健身》区研讨活动

图像

线上会议

图像

云端之上

2020年6月15日下午,徐汇区《“立单元视角、聚课堂教学”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中学体育教学实践优化研究》—初中体育展示活动于线上展开,徐汇区教育学院附属实验中学与汾阳中学校际联动针对八年级《篮球:行进间高低手投篮》单元展示交流,吴晓燕、李汉林老师作为教院附中教师代表进行展示。徐汇区体育教研员吴叶丽老师、教院附中校级领导、徐汇区各校体育教师共200多人参与本次活动。

图像

图像

图像

一、活动背景

教院附中、汾阳中学作为区1号工程《高品质优化基于核心素养的区域课改实践体系》项目研究参与校、初中体育多样化试点校、全国校园篮球特色校,以单元为载体,探索大单元学习的内容整合和活动设计,创生课堂范式,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完善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评价,以此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同时通过校际联动,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提高教研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和示范作用,有效整合,重组和优化优质教育资源。

由于处于疫情特殊时期,活动研讨采用线上网络会议,活动展示形式为“模拟上课”,通过模拟上课,可以使教研的主题更加明确,重难点更突出,提高教研活动的实效。

图像

图像

两校研讨

二、活动过程

图像

由徐汇区体育教研员吴叶丽老师牵头,两校教研组长周春红、袁珍花老师根据市教委《中小学体育与健身课程单元教学设计指南》和《上海市初中体育多样化课程教学实施指导手册》,开展本次活动的单元教学设计,体育备课组老师历时3个多月,期间历经13次线上网络会议研讨和10余次线下磨课拍摄,同时融入信息化剪辑,最终呈现“模拟上课”成果。

前期研讨

图像

前期,两校老师通过研究教材、分析学情,将学生在“掌握、提高和运用”篮球运动技能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梳理成“问题链”,引导学生展开实践活动和探究性活动,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练,分析遇到的困难,并尝试将单个技术动作运用到互动和比赛中。

图像

图像

图像

中期磨课

图像

五位教师通过前期研讨,根据环节问题反复修改教案,进行相关活动设计,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教师们分饰多角,既是导演、也是演员,通过一次次镜头的拍摄检查,来确认每个环节技术要领的正确性、术语规范化程度以及知识讲授时语言表达是否确切。

图像

图像

图像

图像

磨课期间,教师相互讨论交流,指出借助分层教学、自制教具、游戏和小组比赛等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课中需要突出篮球运动的对抗性、小群体性和比赛性等特征,教学活动中的活动设计需紧密结合学生已有知识点进行设计,重点关注技术的练习和技术动作的整合使用,便于学生在实战中运用,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最终达成每节课的教学目标。

后期展示

历经前期研讨、中期磨课,最终五位教师的“模拟上课”以视频的形式通过网络平台展示,并且通过线上点评互动的形式,对于课程设计、展示进行剖析评价。汾阳中学教研组长袁珍花老师就两校教研过程进行汇报,并解析单元设计思路。

汾阳中学毛雅敏老师展示内容为《行进间高、低手投篮12-1、2》,其教学流程清晰、过程流畅、环节紧凑,并通过设置丰富多彩的分层比赛(运球接力上篮、传球接力上篮、3对3比赛...)帮助不同水平学生挑战自我,掌握技术,做到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图像

图像

图像

图像

汾阳中学毛旭辉老师展示内容为《行进间高、低手投篮12-3、4》,其课堂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运用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创设多维互动,多向交流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动脑思考,用眼观察比较。同时教学设计有创新,通过自制教具“高低彩绳”、“触网球架”辅助学生体会“屈腕拨指”动作,同时保持学生的学练积极性。

图像

图像

图像

图像

教院附中吴晓燕老师展示内容为《行进间高、低手投篮12-5、6》,其课堂示范技术动作正确、规范,通过“自制高架圈架”帮助学生掌握“直臂托球”动作,同时以设问体验和小组讨论的方式启发学生,从而解决“球击篮板中下方”的教学难点,教学环节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动作技术。

图像

图像

图像

图像

教院附中李汉林老师展示内容为《行进间高、低手投篮12-7、8》,其教学语言清晰、准确,讲解时有条不紊,通过预设问题“比赛中如何选择投篮动作”并设置相应攻守转换练习,让学生通过实战演练解决教学难点“低手上篮的时机选择”,体能训练设置专项篮球体能练习,并采用“游戏大转盘”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练兴趣。

图像

图像

图像

图像

汾阳中学秦磷老师展示内容为《行进间高、低手投篮12-9、10》,其教学语言条理分明、准确无误。教学手段采取“战术板动画”实施形象化教学,辅助学生理解较复杂的跑动路线,优化体育课课堂教学结构,并创设各种形式的实战对抗场景,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图像

图像

图像

图像

三、活动总结

图像

图像

“模拟上课”展示过后,教师代表毛雅敏老师就教研活动发表自身体会,并叙述作为非篮球专业老师参与本次活动的心路历程,表达个人的成长离不开自身的精益求精和团队的合作互助。

随后,教院附中教研组长周春红老师小结本次教研活动意义,同时希冀青年教师成为一名有责任、使命、有担当的体育教师。

图像

专家点评和寄语

区体育教研员吴叶丽老师提出“变化”、“聚力”、“期待”三词总结本次研讨活动。“变化”是指本次教研活动形式由传统“线下授课”转变为“线上视频”,借助信息化手段重构课程内容,“聚力”是指两校体育教师团结合作,凝聚组内智慧,共同备课,探究单元设计,呈现教研结果。“期待”是指期望青年教师夯实教学基本功,深化单元教学链设计,设计教学组织多样化,教学内容具有科学性,站在学生角度思考问题,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致力于学生的发展与健康。

活动意义

图像

区教研活动顺利落下帷幕,广大体育教师都得以启发与鼓励。教院附中艺体教研组不仅仅通过本次展示平台深入研究单元教学设计,梳理单元教学问题链,同时也为日后教学工作打下基石。

即改变以往备课组教师教学展示内容不一致(不同项目或单元),通过同一单元、不同课次的展示形式,促进教师之间的单元研讨互动,进一步完善单元教学设计,增加课程设计的完整性。

每一位徐汇教育人,都将坚守育人的初心和使命,勇于创新,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实践,砥砺前行、不懈努力,持续为体育教育事业发展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