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新闻热线:021-60850333

[浦东]浦东模范中学:“基于素养培育,构建四适课堂”教学研究课展示活动

时间:2020/10/14 13:36:31

来源:上海市浦东模范中学        选稿:东方网教育频道 陈乐 徐甦敏

“浦兴学区‘基于素养培育,构建四适课堂’教学研究课展示活动”数学专场在上海市浦东模范中学开展。

2020年10月13日浦东模范中学开展了以“基于素养培育,构建四适课堂”为主题的浦兴学区数学联合教研活动,来自浦兴学区的浦东模范中学、立信附校、浦兴中学,沪东学区的沪新中学、陆行北校,金杨学区的致远中学、曹路学区的模范东校,高东学区的模范实验中学,进才集团的进才北校、航头学区的进才南校,浦东民办万科学校、凌桥中学和王港中学的教师参加了此次活动,杨浦区数学教研员顾群老师莅临指导。

图像

本次教研活动分为三个环节。

第一环节是课堂展示,由来自浦东模范中学的赵少峰老师和黄婷老师分别展示了沪教版八年级《19.2(3)证明举例》和七年级《9.14(2)完全平方公式》两节课。

第二环节是评课研讨,首先由两位老师对其课堂中的问题设计进行说课,然后来自浦东模范中学东校的左培培老师、浦兴中学的钱老师分别进行课堂教学点评的交流。

图像

第三个环节是专家点评,顾群老师结合两节课的课堂剖析了一堂课的设计要考虑三个方面:好的问题,好的解题,好的解题教学。1.好的问题,即教师如何设计好的题目,也就是备课选择适宜的方法。赵老师的课就围绕着课本中的两个例题,进行变式,把一道例题讲透挖掘透彻,把很多知识串联起来,帮助学生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数学题目是一个载体,如何利用好载体训练数学思维是数学课的本质。赵老师的课堂一直在帮助学生总结,拓展学生的联想渠道。从全等的模型,再到相似的模型,几何教学是研究不断变化的几何图形之间不变的规律。

图像

2.好的解题,一题多解,一题优解是数学课上值得分享的。顾老师分享了她自己设计学案的时候形成的习惯,一道几何题一般都会有两个图形,要求学生做出一种解法,再想有没有其它的方法。

图像

3.好的解题教学,就是课堂上老师要进行适度地讲解。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但不能点的太多也不能太少,太多就是灌输,太少了,点播不到位,学生不能独立完成。因此关键的问题是一个桥梁,稍微一点拨,学生就有“哦”这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这就是我们数学课真正训练思维要追求的。

图像

图像

通过主题教研,大家形成一个共识,那就是变式教学是非常有效的课堂教学,顾泠沅教授讲变式教学是上海的宝贵经验。但需要老师前期有大量的做题积累,发现规律。所以数学老师要乐于做题,只有教师经历了题海战术,学生才能免于题海战。

图像

还有一点,对于教师灌输的知识,学生非常容易遗忘,而经过学生自己探究得到的知识是学生不容易遗忘的。对于运用完全平方公式法进行因式分解的教学建议从单元整体的视角去设计,注重学生的交流、探究。还建议青年教师平时要多看看全国竞赛获奖的教学课,我们的数学课堂不能只是单纯机械地模仿,注重应试,而应该注重方法渗透,到数学思想的提炼。

图像

最后,对于青年教师如何迅速成长,顾老师分享了自己录制空中课堂的体验。我们平时可以借助录播教室,自己录课,然后自己听,往往会发现很多问题。从一个教案到如何实施,每一个问题如何呈现,每一个过渡如何衔接,都是值得我们反思的。数学课堂永远是遗憾的,每个有追求的老师永远是对自己的课堂不满的。所以优秀的数学老师永远要研究题目,研究解题,研究如何基于自己的学生讲好题。

图像

数学学科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素养的培育非一朝一夕之事,相信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老师们将会不断内化今天研讨形成的共识,不断进行课堂教学实践研究,更好地在课堂中培育学生创新素养。

图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