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2020/10/16 16:12:37
来源:上海市浦东模范中学 选稿:东方网教育频道 陈乐 徐甦敏
上海市浦东模范中学顺利开展“基于素养培育 构建四适课堂”浦兴学区英语教学专场展示活动。
Welcome to Pudong Model Middle School to take part in th eEnglish teaching activities.
为推进基础型课程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研究与实践,2020年10月14日上海市浦东模范中学开展了主题为“基于素养培育 构建四适课堂”的英语课堂教学展示研讨活动。来自浦兴学区的浦东模范中学、沪东学区的陆行北校、金杨学区的金杨中学、曹路学区的模范东校、高东学区的模范实验中学,高桥实验中学,以及进才北校,竹园中学,张江中学,洋泾菊园实验等等兄弟学校的教师们参加此次活动,浦东新区教研员宋少骅老师莅临指导。
本次教研活动由三个环节组成。第一个环节是教学展示,由来自浦东模范中学的顾玮老师展示了Unit5 Choosing a new flat的第二课时。第二个环节是评课研讨。首先由顾玮老师进行说课,然后来自于浦东模范实验中学和高桥实验中学的老师进行了评课。第三个环节是专家点评。宋少骅教研员从备课选择适宜的方法,上课进行适度的讲解,巩固布置适量的作业,反馈给予适当的鼓励这四个维度进行细致的点评与分享。
1.活动设计符合学生实际,教学目标清晰适切,亮点精彩。
顾玮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按照从词汇—短语—句子—段落—文章这个顺序进行层层递进的学习与操练,逻辑清晰合理,前后过渡自然,为post-activity的输出进行了充分的铺垫。而post-activity的设计是根据老师创设的情境,一部分学生扮演家庭中的不同角色来have a meeting to choose a new flat,还有一小部分学生扮演estate agent,他们根据不同的家庭的需求来为他们挑选一个合适的房子,通过自己的介绍来为自己争取一个customer。设定的情境比较复杂,顾玮在设计文本的时候还故意设置一些矛盾点来让学生解决,使task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来提高学生的兴趣。虽然比较有难度,但是这个活动既能根据学生的不同程度进行分层教学,又能使每位同学都有机会参加,每个都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程度的角色扮演,never give up any single student!这个活动设计符合生活实际,语用性很强,是一个精彩的亮点。
宋老师提出了上课要有适切的目标,所有的目标基本可以确定为三个:一个输入目标,一个输出目标和一个情感目标。输入目标指的是词汇,句型等知识点的输入,既target language。输出目标指的是掌握在真实的语境中自如地运用target language的能力。而情感目标主要从单元整体视角出发来确定适切的目标。在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先输入后输出的顺序,不能本末倒置。顾玮这节课的输入与输出目标非常清晰明确,也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是比较适切的目标。
2.讲解适度,注重知识迁移、答疑解惑。
在课堂中对单词语法等知识进行讲解的时候,是否有必要讲,是否必须全用英文不能用中文讲,这些都是值得讨论商榷的地方,在适度讲解上顾玮老师在教学中表现不错,讲解清晰到位,帮助学生答疑解惑。尤其在教授agency,balcony等几个单词的时候运用了旧知识的迁移,使学生能温故知新。
3.鼓励有但可以更充分,作业设计既要关注基础更要适量并要求具体明确。
适当的鼓励对学生们非常重要。在warm-up中,两位同学的展示不错,虽然顾玮老师给予了鼓励,不过还可以更充分些,在接下来的授课中顾老师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及时地进行改进。
作业设计是面对全体学生的,所以一定要注重基础,而且要适量。本课的作业是根据post-activity写六句话,要求不够具体明确,会使学生困惑。宋老师提出可以根据本课重点内容把六句话改成3组对话,这样可以把最后的训练从listening and speaking落实到writing,更充分地体现了阅读课的输出结果。
最后宋老师针对阅读课教学提出自己的一些思考,既然确定本课型为阅读课,那么课文文本是否可以花费更多的时间进行阅读深挖的呢?同时宋老师提出,在学生口语中所犯的错误是否有必要纠错,是否要及时纠错,这也是一个很好的探究命题,值得大家深入研究探讨。
通过本次教研活动,让大家感觉收获颇多,有些道理好像突然豁然开朗,如果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把这些理论运用到实践中,肯定会有较大进步的。Life is limited,but learning should beendless.Never too late to learn!感谢学校给大家创建这样的平台,为教师的成长提供支持与帮助。Thanks a l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