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2020/11/21 15:58:07
来源:上海市浦东新区张江高科实验小学 选稿:东方网教育频道 陈乐 徐甦敏
正值浦东新区开发开放三十年之际,在“敢闯敢试、先行先试”浦东精神的指引下,浦东新区第十一届教学展示周“学区化集团化办学”教学展示活动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11月19日下午,张江学区专场在上海市浦东新区张江高科实验小学藿香校区成功举办。
在疫情防控的背景下,此次活动以线上直播为主,张江学区的各校教师通过网络进行观摩。此次活动特邀张江学区各校校长出席,全国百强语文教师、嘉定区名师工作室主持人须强以及华东师范大学吴刚平教授作点评,张江学区治理委员会主任、华师大张江实验中学孙建良校长作总结点评。活动由张江高科实验小学副校长楼坚主持。
校长致辞
活动伊始,作为专场东道主,张江高科实验小学陈飞校长为活动致辞。在致辞中,她首先感谢了孙校长和张江学区化兄弟学校的信任以及各位专家在这过程中给予的支持和指导,同时对于关注、参与本次活动的各位教育同仁一并表示了感谢。陈飞校长表示张江学区化在张江实验中学孙校长的带领下,共同携手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并体现出“开放共建、跨界共融、创生共享”的特点,这必将架构起张江学区化协同育人的格局,实现合作共赢的最终目标。
教学观摩
如何让语文学科与中草药课程碰撞出美丽火花,张江高科实验小学的张晓玲老师和徐嘉欣老师结合中草药课程带来了两堂绘声绘色的语文课。
张晓玲老师执教了习作课《观察日记之种植食用菌》,本课旨在提升学生连续观察、用观察日记记录变化的能力。中草药课程是张江高科实验小学的特色课程,此次三年级的中草药课程中有一项《种植食用菌》,深受同学们喜爱。在亲手种植的过程中,同学们仔细观察,认真记录《观察记录表》,亲眼见证了菌菇从细小的菌丝,逐渐长大,最后收获采摘。张晓玲老师将语文习作课与中草药课程结合,让学生学会写观察日记的同时,进一步感受到中草药种植的奇妙,体会科学种植的乐趣。
徐嘉欣老师执教了小学语文五年级中的《16、太阳》一课,她将说明文中的自然科学知识与学校中草药课程内容整合,通过回顾“阳光对种子萌发及植物生长影响”的探究活动,让科学知识与学习生活相联系,使说明文不再枯燥、难懂。在具体的情境中,拓宽课程资源,依托语言表达训练习得说明方法,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进一步激发学生研究中草药的兴趣。
微型报告
课堂观摩之后,张江高科实验小学夏伟婕老师就学校的中草药探究课程做了以《突破课程边界 深化跨学科学习 聚焦全面育人》为主题的微报告。夏伟婕老师指出学校的“跨学科学习”已开展了一段时间,学校以中草药相关内容为学习主题,开发《中草药探究》校本课程,设计了突破边界的跨学科活动。通过课程实施,一方面改变教师的执教方式,也让孩子们有了丰富多元的跨学科学习经历。学生在参差多态的个性化校园生活中,由课堂的聆听与执行者,转变为校园各类活动的策划者、领衔者、实践者。
专家点评
针对两堂语文课,全国百强语文教师、嘉定区名师工作室主持人须强作了点评。须老师首先感谢了两位语文老师所呈现的跨学科的融合性课程,并肯定了张江高科实验小学的中草药探究课程。同时他对两位语文老师的课程做了有针对性的点评。他认为徐老师的阅读课关注到了单元语文要素的落实,体现了语文味,同时,徐老师的课紧扣了语文学科的本体性教学内容展开,为孩子们创设了有效的学习支架。张老师的习作课做到了作文形式和作文内容的有机融合并设计了符合年级段学生特点的教学,其次张老师的课将观察、思维和表达有机结合了起来。
华东师范大学吴刚平教授针对张江高科实验小学的跨学科学习研究谈了自己的感受,他指出两位老师的课堂很好地将国家课程与探究课程进行了有机融合。他强调开展项目化学习设计时,要注意“小项目、大观念”,要聚焦课程的五大观念:原因与结果、创新与进步、表真世界、可持续性、经验的自我完善和自我改进。
学区领导讲话
张江学区治理委员会主任、华师大张江实验中学孙建良校长针对本次活动发表了总结讲话。他表示开展跨学科实践研究,有助于使学生在面对生活问题时有应对之策,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生发展奠定基础。他指出张江高科实验小学代表张江学区参加教学展示周活动,从实践的层面介绍了跨学科学习研究案例,探索具体课程建设中如何传承中医药文化,展示了学校优秀的办学成果,反映了张江学区中药探究课程建设的高度,中小学之间合作联动的成效,为区域性的重要课程探究提供了张江方案。
本次教学展示周张江学区专场活动,为各位教师提供了学习、交流的机会,促进每一位教师积极探索学科融合,教育之路漫漫,教师们必将边行边思,让自己的日常教学多一份智慧,让跨学科学习在校园中遍地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