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5/18 12:21:52
来源:新民网 作者:赵玥 选稿:东方网教育频道 陈乐 黄澄怡
上海戏剧学院图书馆,珍藏着一批抗战时期抗敌演剧队为军民演出的说明书。在建党百年之际,一页页泛黄的纸张重见天日。这批藏品的收集,还要归功于73岁的图书馆人胡传敏。
图说:抗战时期抗敌演剧队为军民演出的说明书 受访者供图
搜索特色馆藏
“一个规模不大的高校图书馆,如果不拥有自己的特色馆藏,就无法在图书馆界产生影响。”毕业于复旦大学分校图书馆系的胡传敏,从1979年进入上戏图书馆工作,就开始潜心为图书馆采购特色图书,其中便包括大量的戏剧演出说明书。
这批近日曝光的抗敌演剧队的演出说明书,原藏于抗战老剧人曹孟浪开办的曹孟浪戏剧图书馆。2005年曹老先生去世后,藏品流失于民间。2017年,胡传敏在网上通过拍卖获得了这批珍贵的资料,对于后人了解中国话剧这段不平凡的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图说:胡传敏收集的演出说明书 受访者供图
从网上采集一般书店买不到的戏剧文献,是胡传敏的日常工作。对于演出说明书,他坦言,这些说明书的价格从几百元到上千元不等,曾有人质疑这些说明书的真伪,他都觉得有点搞笑,想要伪造,首先要找到当时的纸张、油墨,演出说明书又是小众收藏品,不可能大批量复制,复制几张,只卖几百元?不赔才怪呢。也曾有人不理解他的工作,他只淡然一笑,且让时间来证明它们的价值。
潜心整理资料
收集的非书资料,往往比较零乱,胡传敏这几年一直潜心于把收集来的资料进行整理,供读者们使用,目前已出版的有《岁月留痕:上海戏剧学院话剧演出说明书集锦》《上海话剧百年图志》《中国抗战话剧图史》《干戏:胡导戏剧生涯70年》,据胡传敏介绍,《民国上海话剧演出说明书汇编》也出版在即。
图说:胡传敏收集的演出说明书 受访者供图
在学术圈有这样一种普遍的观点,资料的收集和整理是低层次的,只有史论或者概念的提出才是真正的学术研究。胡传敏这些年做的一直是吃力不讨好的工作,付出的劳动比起能在学术上得到的认可,完全不相称。
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王孝俭感慨:“这些演出说明书,真正做到了让史料说话,让史料充实上海话剧史和上海史的研究。”在他看来,近代史资料看起来汗牛充栋,但它们大多抽去了细节,即使是口述史也难以保证真实性。
孤灯下的老胡苦笑,已经熬走了两个徒弟了,都高升了,现在带的也要去读博士了,只有自己还乐在其中。上海图书馆副馆长周德明记得,和胡传敏初识是在一次图书采访研讨会上,会上,胡传敏沉默寡言,会下,两人交流起地方志采访事宜。周德明聊起上图方志收藏现状,未及说完,胡传敏悠悠一句:“何日有暇,请来敝馆看看我们收藏的戏剧地方志,那可是上图不及的啊!”
图说:胡传敏 受访者供图
戏剧家风仍在
这些年,胡传敏每日都蹬一辆老式自行车上班,从龙华到华山路,40分钟有余。于他,这份工作是退休生活后的精神寄托。办公室的电脑里,满屏都是他存的资料,偶遇卡顿,他也不恼,习惯了。
很多年轻人并不知他其实是知名戏剧导演胡导哲嗣。胡导培养了焦晃、张先衡、李家耀等一大批表演艺术家,91岁的时候依然在出版专著,93岁仍然坐公交、爬楼梯去看学生演出。
出生于戏剧之家的胡传敏,一度让当年与之在七宝中学同窗的王孝俭感到不可思议:寄宿在古镇的一所中学里,十几个人挤在一间寝室,哪能比得上家里的洋房?可胡传敏照样和同学同吃同住,后来又到学校附近的七一公社参加劳动,继而跟着黑龙江建设兵团成了上海第一批兵团军垦战士,一去十年。
谈到话剧史料和今日话剧生态,王孝俭总感到胡传敏不老,几十年前是这样子,现在差不多还是这样子,骑一辆旧车,着一身旧衣。王孝俭提及老友:“只是他好喝咖啡,相约也总是提出在咖吧,我不解,后来才想到,他是教授家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