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6/17 13:36:06
来源:新民网 作者:张炯强 选稿:东方网教育频道 陈乐 黄澄怡
图说:《东方·春晓——浦东游击队》 来源/采访对象供图(下同)
粉碎敌人“清乡”行动、打通浦东与浙东交通线、营救盟军飞行员、惩奸除恶……斗智斗勇、紧张激烈。近日,由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师生动情演绎的七幕话剧《东方·春晓——浦东游击队》在该校延安路校区上演,师生设计学科课程作品展暨新四军画派书画展同期开幕,这是一次学校把党史学习教育融入课程思政的积极尝试。
“时光回到1940年的那个春天,香港维多利亚湾霓虹闪烁,马路上回荡着一曲曲英文流行歌。在某秘密会晤点,共产党驻港负责人廖先生找到老陈,责令其回到上海浦东,并重新组织一支抗日游击队开展对敌斗争。……”
八路军、新四军的抗战事迹,不少都为大家熟悉,可当年就在上海敌军眼皮底下活跃的一支浦东“平原游击队”(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淞沪支队)却一直鲜为人知。八十年前,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队员周大根、连柏生、朱亚民等一位位江南“李向阳”,前赴后继、不畏牺牲、碧血浦江。在中华民族全民抗日时期,这支人民武装像疾风中的劲草,兀立在烽火硝烟的浦东,有如一把匕首直插敌伪心脏。
这台话剧以朱亚民抗日老英雄所著的《我与浦东抗日游击战——忆淞沪支队逐鹿浦江两岸》,以及陶玉鸣、胡龙昌主编的《鹤沙千秋》等书籍为蓝本开展艺术创作,剧中老陈的原型就是朱亚民。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的师生创作团队把浦东抗日游击队反“清乡”、除汉奸、运送战略物资等情节加以浓缩,围绕江南、红色、海派等文化要素,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表演系独幕剧课程建设中,师生在党史中汲取力量,在创演中增加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他们在抗日斗争中不畏险阻的奉献精神,让我十分的敬佩,也赋予了我极大的创作热情,参演的过程也是一次心灵的洗礼。”游击队长老陈的扮演者王宇同学说。为了尽量贴近真实的历史,搞清楚很多诸如“新四军的帽饰到底是怎样的”等历史细节,师生们多次前往烈士陵园走访,与老新四军座谈,去档案馆查找史料。
同一时期的学科课程作品展暨新四军画派书画展上,为了纪念在汇角(今芦潮港)海滩芦苇丛中牺牲的周大根烈士,很多作品将“芦苇花”元素用在了作品设计中。
“在话剧演出之际同步推出有近百件(幅)作品的展览,是学校设计、艺术等多学科融合发展的展现,不仅是学校与浦东的校地党建共建项目的重要成果,也是优秀的传统文化与红色文化同台融合的文创之旅。图案设计课程中把抗日、海派文化、新四军的内容融入课程设计中,艺术与科技(会展设计)专业的几门专业课都加入了浦东游击队的课题方向,师生一起共同开展红色艺术创作。”学院艺术第二党支部书记胡杰明介绍。
此次展览展出了新四军画派的十余幅作品,其中《义勇军进行曲—长城在这里延伸新四军百名英雄谱》原作收藏于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书法家吴良安先生手书纪念张爱萍将军的作品也在展厅的醒目位置展出,他还专门为本次活动题字“浦东游击队”。
上海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四师分会会长罗承廉表示,通过教育实践活动,让下一代青年人多了解当年抗战革命历史,是大学最好的党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