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新闻热线:021-60850333

这位“00后”手握几项非遗专利 用高科技打造非遗印记

时间:2021/6/28 13:11:27

来源: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选稿:东方网教育频道 陈乐 陈士琪

最近传来消息,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大二学生方思懿在瓷器非遗工艺方面有多达四项专利已经取得或正在申请。2001年出生的方思懿今年不过20岁,在非遗传承和研究方面取得的成果,让她也成为上海大学生中的明星人物。方思懿认为,青年人传承非遗的一切动力都来自于赋予其时代性的雄心。她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帮助更多的非遗项目获得新生,让更多的非遗匠人改善生活。

破解金瓷“水火不容”的千年难题

差不多从宋代开始,国人就想尽办法想让陶瓷和黄金结合,以形成独特的雍容审美。但这个过程相当曲折,自宋人用蛋清等做粘合剂将金箔黏在瓷器上始,此后千年,人们还尝试过低温烧制、洋金装饰等各种方法,但这一切都没法阻止光滑的黄金从光滑的瓷器上脱落下来。以至于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人们认为金和瓷是“水火不容”的。

WDCM上传图片

直到“釉下金彩技艺”的出现,这个困扰国人的千年难题才迎刃而解——瓷器上的黄金,被瓷釉如保护膜一般地附着包裹,结结实实,稳稳当当,再也不用担心脱落。金与瓷终于水火相容。这在中国陶瓷史上是一件大事。而这项技艺创新的发明者正是方思懿的老师、上海工艺美院手工艺学院副院长、正高级工艺美术师周景纬。

自考入工艺美院之后,在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方思懿参与的几项研发其实都是在对“釉下金彩技艺”进行不断完善。比如过去釉下金彩的“微绘”技法虽工艺绝伦,但过程十分复杂,难以掌握,也无法量产,方思懿就和老师一起研发了“水转印花纸”技法,可以将金绘图案进行复制,从而大大降低了难度和成本。方思懿还和老师一起在对瓷釉的成分加以改良,防止釉下黄金被釉料侵蚀而发生氧化变色。

WDCM上传图片

手上的这四项手工艺专利,都是方思懿经过无数次实验之后而得到的。在学校里,方思懿每天都要在各种实验数据中进行考量权衡,一个美术特长生俨然成了一个理工科大咖。不过在方思懿看来,00后传承非遗技艺,一定要带有时代感,没有一点玩高科技的精神怎么当新时代的非遗传人呢?这是他们这一代青年人的基本属性。

非遗印记要靠每一代传人打上去

方思懿出生在云南普洱,在爷爷辈一群文玩爱好者之中长大,对器物之美有一种独特的敏感。普洱地处中国西南边陲,那里少数民族聚集,她幼年时就常去看傣族的民间匠人做傣陶。匠人们岁数都很大了,手法也极为娴熟,做出来的陶罐线条十分流畅,用起来还不漏水,堪称是手工艺的上品,但方思懿当时心里就想,如果她做傣陶绝不做成那个样子。

WDCM上传图片

初中时,方思懿就经父亲引荐师从周景纬学习瓷艺。周景纬出身陶瓷世家,到他已是第三代。当时周景纬还在景德镇陶瓷研究所作科研。每逢寒暑假,方思懿就从云南普洱千里迢迢赶到景德镇,天天跟在老师后面看他研究瓷艺。后来也是一种机缘巧合,方思懿从云南考入上海工艺美院,而周景纬也由景德镇调往上海,两人又成了师生关系。

虽然是在老师“釉下金彩技艺”的基础上进行优化研发,但是方思懿也有自己的想法。比如老师说,任何现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诞生之初都是当时的时尚,那么方思懿就想,非遗应该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发展到现在也应该有时代的印记,而这些“印记”就是靠每一代传人打上去。去年“转发锦鲤”成为网络热词,方思懿就在做釉下金彩的微绘时画起了锦鲤,反响相当不错。她告诉记者,过去古人都喜欢画红绿浓艳的花鸟树木,而淡雅的锦鲤显然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而且把这种网络热词变成艺术品本身也很时尚。

帮助濒临失传的傣陶找出路

在取得了专利之后,方思懿最近和几位同学与一家知名艺术品公司签约,为他们做“釉里藏金”的手表表盘,真正实现了技艺研发成果的转化了量产。方思懿认为,其实很多非遗难以为继,就是因为它们没有办法实现量产,把技艺转换成效益,没有效益当然就没有办法吸引到青年人来传承。

而一些非遗技艺之所以没有办法转换成效益,就是因为这些非遗产品已经与时代脱节了,人们不再需要它,自然也就没有了市场,也就岌岌可危了。这时方思懿又想起来小时候看过的那些傣陶匠人们。听说,现在傣陶的非遗传承人只有两位,都七十多岁了,而且没有青年人和他们学艺。傣陶匠人依然过得不算富裕,而且面临技艺失传的窘境。“老师经常和我们说,非遗的核心是技艺,而不是器物,技艺可以保留,但做的器物要跟上时代,陶罐没人用了,为什么不能做点其他的呢?”方思懿说。

WDCM上传图片

于是方思懿就和老师商量,今年8月将会把傣陶的非遗传人请到上海工艺美院,师生会和匠人们研讨有没有可能将“釉下金彩技艺”以及他们的其他几项专利和傣陶工艺相结合。不过陶艺和瓷艺毕竟很大区别,瓷艺可以实现的事,陶艺未必可以,所以还需要不断地磨合与探索。而匠人们来到上海之后,方思懿也会回到家乡云南,再和家乡的工匠实地对非遗工艺的发展进行研判。不过方思懿觉得,无论如何她都希望尽自己所能帮助小时候就很熟悉、也觉得“一定不做成那样子”的傣陶发生改变,让这门技艺可以流传下去,让这门技艺的匠人的生活能够过得更幸福一些。

WDCM上传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