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8/24 15:25:42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黄海华 选稿:东方网教育频道 陈乐 黄澄怡
“过去,一辈子有机会与一两颗卫星打交道就很不错了,现在我们22年里发射了72颗卫星,正是生逢其时!”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长朱振才说。这位日前获评上海“最美科技工作者”的研究员,因常年奔波在酒泉、太原、西昌等发射场,有着一张黝黑的面庞。
【列了长长的问题单子,逐一上门请教专家】
1997年,中科院决定研制一颗低轨微小通信卫星“创新一号”。当时,34岁的朱振才已经在光电信息技术与器件领域崭露头角。他受命加入“创新一号”这支几乎是零基础的团队,主动承担了技术难度最大的姿控分系统主任设计师。
利用传感器探测数据进行姿态控制,过往的经验派不上用场,他就从零开始学。但从书籍到工程,并不是一回事,他列了长长的问题单子,逐一上门请教航天专家。
2003年非典时期,他要去北京进行磁强计标定,大家都替他捏了把汗,纷纷劝他退票,他却说:“临门一脚不能射偏,不弄明白不回来。”靠着这股钻劲,他创新研发的三轴稳定姿态控制技术,得到了航天专家的认同。2003年10月21日,净重仅88千克的“创新一号”卫星成功发射。
【设计出了伴星与飞船的最优分离速度】
还记得首张神舟飞船在太空中的清晰照片吗?这是由神舟七号飞船在轨释放的伴随卫星拍摄的。
这颗40千克的伴星,只有一次拍照机会,因此它与飞船分离的速度大有讲究:太快容易翻转,太慢容易撞上飞船。
当时,伴星的研发团队一半以上人员没有接触过航天任务。朱振才敢想敢试,领着队员搭建轨道动力学仿真模型,一遍遍比较计算结果,一次次核对物理参数,设计出了伴星与飞船的最优分离速度——0.7米/秒,不仅实现了里程碑意义上的绕飞,拍下了首张神舟飞船在太空中的画面,还验证了一项技术,即微纳卫星可以通过合作探测来执行科学任务。
朱振才(左3)
锂离子电池如今已被国内卫星广泛应用,但伴星是首次在国内空间应用锂离子电池,其安全性让航天专家有所质疑。为了证明它不会对航天员和飞船带来危险,研发团队“百般折磨”电池,甚至在实验室里将电池直接充爆!这终于让航天专家一致同意:伴星可以随飞船上天!
【将中国的暗物质探测提升至国际先进水平】
2007年,朱振才第一次见到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首席科学家常进,对方提出想把近1000千克的探测仪放到太空轨道中去,讨论是否有这个可能。
科学有效载荷一般是卫星重量的三分之一,这样整颗卫星差不多要3吨。当时,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研制过的最大卫星只有208千克,3吨的卫星能否拿得下?犹豫不决中,朱振才一锤定音:“‘创新一号’可以从无到有,这一次也没有理由退缩。”
他带领团队另辟蹊径,提出了重量1.9吨的“量身定制”方案,以载荷为中心进行一体化设计。与众不同的设计理念,不仅将3吨“大块头”精准定位减重至1.9吨,还使得“悟空”号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具有能量分辨率高、测量能量范围大和本底抑制能力强等优势,将中国的暗物质探测提升至国际先进水平。
2015年12月17日,“悟空号”成功发射。不到半个月,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的新年贺词中提到了这颗暗物质探测卫星。“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当时备受鼓舞。”朱振才说。
“悟空号”发射一年多后,捕获到了世界上最精确的高能电子宇宙线能谱,其设计寿命本为三年,但目前已正常在轨运行五年半,主要指标未发生变化。“悟空”号卫星在宇宙线正负电子、核素和伽马射线的观测中均取得了阶段性进展,为暗物质物理参数给出严格限制,实现了中国科技在暗物质探测领域从“跟跑”走向“领跑”。
【来得特别早,走得特别晚】
“别忘记仰望星空,但先需要脚踏实地。”这是朱振才常说的一句话,他也是这么做的。
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园区有一个“朱振才专用车位”,因为他总是来得特别早,走得特别晚。他习惯把车停在一个固定位置,久而久之,那里成了他的“专属”。
发射场试验队还有一个“朱振才承力筒”。承力筒,是卫星的支撑主体。朱振才坚持和团队一起常驻基地,大家开玩笑说,有他在,食堂饭菜都更香些。紧张的研制过程中有两次试验期间,他父母病重,他却只字不提,直至发射任务顺利完成,才匆忙赶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