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11/3 16:24:26
来源:新民网 作者:马亚宁 选稿:东方网教育频道 陈乐 黄澄怡
图说:王大中院士 采访对象供图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是中国科技界的最高荣誉,奖励“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有卓越建树的专家;在科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和高技术产业化中,创造巨大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的专家”。王大中院士,就是这样的一位科学家。他被同行誉为“中国核供热技术第一人”,在我国真正独立研发的核能技术——高温气冷堆技术和快中子反应堆技术领域,他是开拓者和奠基人。
“23岁半传奇”的一员
今年86岁的王大中院士,面庞清瘦。熟悉的人都知道,自带几分威严的他,十分和善,平易近人。1953年夏天,他由南开中学以优异成绩考入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毕业留校后不久,就参加了2兆瓦屏蔽试验反应堆的筹建,决心用“我们的双手开创祖国原子能事业的春天”。
在清华核研院,一直流传着一段关于“23岁半传奇”的故事。1958年,王大中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毕业,作为骨干成员投身到屏蔽式核反应堆的建设中。当时学校组建了上百人的团队,平均年龄为23岁半。经过整整6年的努力,团队终于建成了我国第一个自主设计的零功率反应堆和屏蔽试验反应堆。“当时遇到了很多困难,但也充分锻炼了我们知难而进、艰苦奋斗的精神。”回忆起那段艰苦岁月时,王大中更愿意将它称为一次“建堆建人”的历练过程。
出国进修不忘国情
80年代初,王大中被选送到世界著名的于利希核研究中心进修。进修期间,他从中国国情出发,选择了"模块式"中小型高温气冷堆的设计和研究课题。这个课题当时在联邦德国也是刚提出不久。经过一百多个方案的计算、分析和比较,他提出了一种新型堆芯的概念,使这种模块式反应堆的单堆设计功率提高了一倍。在短短的一年零八个月进修期间,王大中不仅取得了较高水平的研究成果,而且通过了博士论文答辨,在联邦德国亚琛大学以总评成绩优秀获得了自然科学博士学位。
当归心似箭的他回到清华大学核能研究所时,迎面而来的却是核能科研低潮期。面对困难,他保持清醒,经过对我国能源含量、需求和国际核科技发展趋势的调研分析,果断地开始了低温核供热堆的研究开发。低温核供热堆是利用核裂变能产生的热量对城市和企业进行集中供热,它是核能和平利用的一个新途径。这种反应堆是世界上开始发展的一种先进、安全而清洁的新能源,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它的安全性好、投资少、供热成本低,建造周期短,可节省煤炭,不污染环境,在我国北方城市集中供热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悟性、勇气和韧劲
为了争取将这一研究项目列入国家研究计划,加快研究工作的步伐,1983年冬至1984年春,在王大中主持下,利用核能所原有的屏蔽试验反应堆,通过改建,进行了国内第一次低温核供热试验,取得成功。此后,我国建成的世界首座一体化壳式核供热堆——5兆瓦低温核供热堆,开创了核能供热新领域。接着,他又带领团队进行了一系列的核供热堆综合利用研究,使我国在这一领域跨入世界先进行列。与此同时,他还积极倡导并主持领导高温气冷堆的研究与发展,于2000年建成世界首座模块式球床高温气冷堆-10兆瓦高温气冷实验堆,并在我国初步建成高温堆研究基地。
1994年,在学术上具有强烈开拓意识和创新精神的王大中,出任清华大学校长,开始了十年的清华大学治校征程。他秉持着“发展工科优势,加速理科、人文社会学科和经济管理学科的发展,力争在生命科学和医学方面有所突破”的办学思路,为清华铺就了的蒸蒸日上的宽广道路。他还邀请了杨振宁等学术大师来到清华任教,开阔了清华的国际化视野,带动了优秀学术的凝聚力。
在他心目中,无论是做学问还是办教育,”悟性、勇气和韧劲“是三大关键词。比如,”什么事都会遇到很多困难,都会遇到很多因素的制约,在这些情况下做决定的时候,你就需要勇气;韧劲就是,什么事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总而言之就是要把事情做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