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新闻热线:021-60850333

[浦东]福山正达外国语小学: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2021责任杯语文项目组活动

时间:2021/11/24 15:04:36

来源:上海民办福山正达外国语小学        选稿:东方网教育频道 陈乐 冯婷

点击"播放键"查看完整视频

我家洗砚池头树

朵朵花开淡墨痕

语文学科,躬行实践;

单元视角,统领比赛;

连续课时,双向体现;

作业设计,课堂展示,

一以贯之,有机融合。

WDCM上传图片

WDCM上传图片

责任杯是一汪可供所有老师吸取教学创意的灵感之池。

上海民办福山正达外国语小学北校二年级组的老师们思维作笔,课堂为卷,设计当轴,书写描画正达项目式学习繁枝上的朵朵实践之花。管中窥豹,可见一斑,且看二年级组三位老师如何在同一个单元主题,同样的单元目标,同样的写景课文中,带领学生由点及面,由近及远,徐徐展开项目式学习之旅,既领略山河风景之美,更领略探究道途中的语文之美。

第一章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WDCM上传图片

项目与素养齐飞,诗意共美景一色。

总有老师想当试水之鸭,到项目式学习这江春水中畅游。

朱书理老师将责任杯教师基本功比赛和课堂展示进行统一和融合,在单元教学设计视角下,利用表达要素——为景色取名,作为提升学生表达素养的抓手,设计并开展跨学科项目式学习。

课未亮相,项目先行。朱老师抓住二年级上第四单元第一篇课文《古诗二首》中古典诗歌的表达特点——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引出了经典诗篇中的一幅幅生动画面的名字:“白日依山”、“黄河入海”、“香炉生紫烟”、“银河落九天”。她设计学习方案,与美术组朱盈盈老师共同带领班级学生展开“校园一角我定名”的跨学科项目式学习的探究之旅。

WDCM上传图片

孩子们在美术课堂上分组,观察校园各角,拍摄当季照片,寻找四时旧照,讨论入画角度,请教涂色技巧;在语文课堂上讨论定名方案,推敲一景一字,组织介绍语言,设计宣传海报,准备演讲文稿。暮春时分的小花园如此浪漫,不断有海棠花瓣落到环形长桌上,孩子们叫它“花落白玉坛”。校园四季皆有花草,孩子们有的画就叫“花满福山”,有的画就叫“芳菲沁心园”,晨光照着成长林,孩子们叫它“晨光照园”。当他们为自己小组的作品做呈现和展示介绍时,相信已将绘画创作融进语文学习,能用语言表达画作内涵。

WDCM上传图片

有备而来的课堂展示总是格外高效。课堂展示环节,朱老师上的是第二篇课文《黄山奇石》,她和孩子们一起讨论《黄山奇石》中具体描写奇石的两种写作方法,孩子们发现方法可以现学现用,越用越有,可以用新方法来重新说说《古诗二首》中的画面,有的孩子说,“白日依山“的场景真美呀,远远望去,太阳好像圆圆的红球靠着群山,缓缓落下,直到消失为止……还可以用新方法来重新说说”晨光照园“,还有的孩子说,每当太阳升起,晨光撒在正达校园的角角落落,学校好像一座金光闪闪的大花园。

责任杯这汪灵感之池,让朱老师和她的孩子们学会观察景物美,记录思维美,表达语言美。

WDCM上传图片

WDCM上传图片

第二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WDCM上传图片

郁萍老师在责任杯的过程中也将项目式学习融入到教学活动中。郁老师执教的是第四单元第三篇课文《葡萄沟》,当郁老师讲到葡萄沟的葡萄干“颜色鲜,味道甜”时,孩子们都说,双十一快来了,既然葡萄干这么香甜,何不开展一次直播带货卖葡萄干呢?

WDCM上传图片

撸起袖子,说干就干。孩子们结合自己的特长进行分工,小小文案为葡萄沟的葡萄和葡萄干设计了一条条出彩的广告词:葡萄沟美如画,这里的葡萄甜又大;五光十色触手可及,这里是葡萄的世界;颜色鲜,味道甜,颗粒大,无添加,多彩的葡萄干顶呱呱。小小美工也为顾客呈现了一幅幅精美的广告画。展示员们第一次进入直播间,夸特点、品味道,孩子们运用自己的语言为维吾尔族老乡们解决了疫情后产品销路不畅的问题。

一轮探究活动、一次语文学习,一场带货演绎,一只只试水的小小蜻蜓已然傲立于小荷之上。

第三章

WDCM上传图片

会用、善用、巧用教材,把教材变成项目合作学习中的发动机助推器,陈金凤老师在思考,在行动,在实践。

第四单元的主题是“家乡”,陈老师在单元视角下用教材,先期学习本单元第四篇课文《葡萄沟》和语文园地四中的课文《画家乡》。带着班级的孩子们一起品读文章字里行间蕴藏的山川之美,欣赏行文段落描绘的海陆风情,孩子们的爱国之情被激发的同时,也不禁联想到自己的家乡。但受到疫情防控的影响,很多学生感叹已经有两年没回老家了。陈老师抚慰孩子们,没关系,让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运用项目式的学习方式,打破思维的局限,来一次不一样的云游家乡吧。

WDCM上传图片

“疫情下,如何云游家乡”的项目式学习正式启程。来自五湖四海的正达福娃根据区域或感兴趣的内容进行分组,通过云游家乡的名胜古迹、山水风光、现代建筑等,展开自主探究、合作讨论;再以“读诗游、绘画游、写文章游”等多种形式进行成果交流和活动评价。

WDCM上传图片

在责任杯展示的课堂上,陈老师执教的是本单元的课文《日月潭》,为了与宝岛台湾的美景遥相呼应,还尽地主之谊,邀请上海项目组的孩子们汇报了自己小组的探究成果。这组学生通过“画”上海的摩登大厦、“话”上海的红色阵地、“诵”上海的美丽风光、“品”上海的美味小食,多角度、全方位地云游上海。他们的交流中,有对课文《葡萄沟》总分总结构的模仿,也有借鉴课文《日月潭》从不同时间、不同天气描写景物的写作方法,还用上了“好像”“真像”等本单元重点学习的句式。

WDCM上传图片

陈老师“慧”用教材,正是用自己的行动告诉孩子们知道,学习无需默守陈规,尝试打破常规,就有可能打破时间与空间的局限,让诗,让画,让语言如同万树梨花,盛放于语文之树。

WDCM上传图片

WDCM上传图片

尾声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三位老师们把项目式学习这种变革性的学习方式引入到本届责任杯教学比赛的过程中,引活水入渠,引项目入赛,用自己的教学热情和智慧让正达语文学习场变得更为活泼灵动,为老师们这份在责任杯语文赛场上展现的一抹亮彩而欢欣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