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2021/12/23 13:42:52
来源: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作者:毛玉婷 选稿:东方网教育频道 陈乐 陈士琪
12月22日上午,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与奇安信集团产教融合战略合作签约仪式暨申安网络安全产业学院揭牌仪式在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普陀校区举行。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副书记、市教委主任王平,上海市普陀区人民政府代区长肖文高,市教委副主任毛丽娟,市经信委信息安全处、市委网信办网络安全处、市教委职教处、高教处、信息化处和普陀区相关委办局领导,以及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党政领导,奇安信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领导等出席了签约揭牌仪式。
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网络空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2016年4月19日,在网信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养网信人才,要下大功夫、下大本钱,请优秀的老师,编优秀的教材,招优秀的学生,建一流的网络空间安全学院”。2021年10月12日,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构建政府统筹管理、行业企业积极举办、社会力量深度参与的多元办学格局。鼓励上市公司、行业龙头企业举办职业教育,鼓励各类企业依法参与举办职业教育。鼓励职业学校与社会资本合作共建职业教育基础设施、实训基地,共建共享公共实训基地。2021年10月,上海市教委、市经信委印发《关于推进上海本科高校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的指导意见》:在“十四五”期间培育建设一批市级重点现代产业学院,推动高校探索产教深度融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申安网络安全产业学院是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与奇安信集团校企双方响应国家和上海市号召,在推进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破解当前产教融合瓶颈,由政府、高校、行业、企业等多方共同参与组建、以服务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具有人才培养、技术研发、社会服务等功能的组织形态、资源平台、办学实体。是校企双方顺应产业发展和技术革新趋势,创新制度机制,把产教融合作为“大职教”的本质特征,形成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共生共荣的生态系统的积极探索和有力举措。
产业学院在运行过程中将突出以下几方面的特点:一是明确人才培养定位:产业学院将聚焦网络安全研发、攻防、服务三类岗位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并形成相应的培养特色;二是企业真实项目注入:充分发挥企业方行业优势和产业资源,由产业学院承接技术开发、运营保障、社会培训、技能竞赛等四类项目;三是突出行业技术标准向教学课程标准的转化:依托课程转化中心,根据真实项目所需要的知识、能力和素养要求形成相应的项目课程,产业学院的专业课程将由专业通用课程模块和项目课程模块组成;四是在教学实施中,将由企业导师和校内导师组成的“双导师”组,依托真实项目开展小班化教学;五是改革课程评价:将企业项目完成度和项目课程学习情况作为专业考核重要因素,探索对学生的个性化考核,落实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要求;六是强化产出导向:将从人才培养、师资队伍、技术服务和社会培训等方面对产业学院建设成效进行评估。
普陀区深耕网络安全领域,正在全面打造全产业链生态。日前,上海数字创新大会在普陀区召开,普陀区发布了《普陀区支持数字化转型发展实施意见》,将坚持以产业为引领,努力打造科技研发高地、认证服务高地、创新孵化高地和人才培育高地。普陀区在数字化转型和网络安全领域具有先发优势,是2018年获批的全市唯一安全网络示范区。学校将产业学院建在普陀校区,旨在依托普陀这一充满创新发展活力城区的各种优势与产业资源,围绕深化产教融合的发展目标,服务所在区域规划发展,为普陀区乃至上海市的网络安全产业发展培养网络安全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推进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积极作为。
在签约揭牌仪式上,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副书记、市教委主任王平代表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市教委对申安网络安全产业学院的成立表示祝贺。他强调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职业教育,上海正在积极顺应产业发展和技术革新趋势,创新制度机制,通过探索校企共为办学主体的现代产业学院,为上海提高产业竞争力和汇聚发展新动能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他希望学校能够抓住校企合作重要机遇,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着力从优化校企协作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模式、完善产学研协同开展技术攻关的机制、提升高校知识溢出服务社会的能级等三个方面完善产业学院建设与发展,为上海乃至国家网络安全建设提质升级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