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新闻热线:021-60850333

实行“岗课赛证”培育模式 实现教育教学与职业能力双提升——姚圣煊焙烤食品名师培育工作室

时间:2022/3/24 15:16:39

来源:上海市教委教育技术装备中心        选稿:东方网教育频道 陈乐 陈士琪

在上海市教委职教处的指导下,在上海市教委教育技术装备中心的组织管理下,姚圣煊焙烤食品名师培育工作室开启第二批培育工作。经过两年的培育实践,第二批3名学员成为具有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充满活力的高素质、高技能、专业化的优秀骨干教师。工作室发挥主持人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以教育教学实践研究为重点,立足实践反思,加强团队合作,积极探索学员高效的成长机制,形成“岗课赛证”培育模式,使教师专业发展获得充分的空间,形成新时代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化的价值趋向和途径,提升立德树人职业教育综合能力。

一、“岗课赛证”,培育模式俱成型

1.立足岗位,制定发展规划

工作室3名学员来自三所学校,尽管都是食品加工工艺专业的专业教师,但各自的研究方向和培育需求还是有较大差异,她们的专业技能方向分别是咖啡制作,糖果与巧克力加工和焙烤食品制作,因而在各自的发展趋向上也有所不同,但相同的是都有提升教育教学能力的愿望和拓展专业视野的想法,工作室主持人正是基于这种情况来形成学员的带教方案。

2.一人一案,形成“岗课赛证”培育模式

工作室运行之初,按照“成长规划、专家引领、校企合作、专题研究”培育举措,秉承“名师培育工作室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加油站,是课程改革的实验室”建设理念,探索并形成“岗课赛证”的培育模式。

WDCM上传图片

图1 “岗课赛证”培育模式图

“岗”——是学员立足自己岗位的需求出发点,以此提出发展规划。

“课”——是学员立足岗位的根本,为顾瑜萍制定的带教方案,从“课”字着手,以参加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教学法大赛为抓手,开展课程标准的分析与把握,设计教学流程,注重教学重点,研究教学难点的突破,反思教学得失,撰写教学案例,开展课题研究,同时,工作室成员共同进行磨课,在教学能力上共同得到提升。

“赛”——是学员立足岗位之上的提升与拓展,为何笑丛制定的带教方案,从“赛”字着手,推荐她参加上海市行业技能大赛,参与各类咖啡赛的考评工作,以获得直接的咖啡制作技能大赛的感受及对各类赛事规则的深度把握,使她的赛事指导能力得以提高,更有力地促进咖啡制作实践教学水平的提高。

“证”——是学员立足岗位的资质,为学员陈晓芳制定的带教方案,从“证”字着手,要求陈晓芳以参加西式面点师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认证为抓手,开展烘焙职业技能的培训与实践指导,通过培育,不仅提升了陈晓芳的职业素养,而且提升了学员的参赛能力和赛事指导能力。

“岗课赛证”培育模式是在满足学员培育需求的基础上,结合工作室对学员的培育目标,遵循新时代职教专业教师对发展的愿景而形成的。“岗”是学员发展规划的出发点,也是导师制定带教方案的依据,而“课”“赛”“证”也不是孤立的,而是有机结合的,只是按照每个学员的需求不同而做出的不同侧重点安排,它们是为了满足学员所在岗位需求而进行培育的手段与举措,最终目的就是使学员在教育教学和职业素养上得以提高,上好一堂课,提高教学质量、参加职教改革是学员接受培育的必然使命,也是名师培育工作室的最终目标。

二、多措并举,培育机制重实效

1.“两室联动”,拓宽技能培育途径

与“干文华技能大师工作室”实行两室联动机制(见图2),学员在培育过程中接受“大师+名师”双向指导,以提升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为核心,结合“传统匠师制”模式,能工巧匠以“传、帮、带”形式提升学员的职业技能,以课程、活动为载体,把“工匠精神”的优秀品质渗透到职业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养成对职业的坚守、对职业的敬畏、对产品的高度负责以及注重细节和不断追求完美与极致的“工匠”作风。

WDCM上传图片

图2 “技能大师”“名师培育”工作室联动机制示意图

2.多专业融合,推进名师培育工作共同进步

工作室隶属于第四协作组,协作组以项目建设为抓手,项目驱动,围绕教学课件制作,发挥各工作室不同的专业背景,集食品制作、质量检测、视频录制、作品展示、活动策划等环节,把工作室学员的能力培育与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各工作室之间既有相互的合作,又有相互的促进,有效地推进了名师培育工作的共同进步。

三、培育思政,教育教学与职业能力双提升

1.教书育人,名师培育思政有成效

工作室在开展学员培育过程中高度重视政治思想的渗透,培育学员正确认识和处理知识导向与价值引领的关系,正确认识和处理专业技能训练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要始终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秉持大局意识,深挖学科的育人价值,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既做“经师”又做“人师”,坚持言教与身教相统一,“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工作室全体成员一起参加了上海技师协会组织的嘉兴交流学习,参观了南湖红色教育基地,三位学员合作完成了一款“红船”西点糖艺作品,既传承了红色基因,又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还提升了职业技能。两年培育中,何笑丛获上海市普陀区“园丁奖”和学校“优秀共产党员”称号;顾瑜萍获上海市“优秀班主任”称号和学校“优秀青年教师”“优秀教师”称号,所带班级成为2020-2021学年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先进班级。

WDCM上传图片

图3 参观南湖红船基地

WDCM上传图片

图4 “红船”西点糖艺作品

2.立足课堂,教育教学能力有提高

上好一堂课是教师的使命,也是教师的本分,为了更好地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增强学员教育教学能力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学员通过参加教育主管部门举办的各种师资培训,聆听名师授课,更新教育观念,改变教学方法,从原本单纯的“教”,变成与学生互动,教学相长,特别是充分利用工作室的研讨活动,立足学员教学课程的特性,开展学情分析、教材内容分析、教学方法选择的研讨,从教学导入、教学重点确立和教学难点突破进行研究,各抒己见,相互启发,取长补短。3位学员在教科研能力提升上成效明显,有2位学员在全市教学法评优中获奖;3位学员共发表论文5篇;开展课题研究2个;课程建设与教材编写6门;参加咖啡师国家级职业技能标准与上海市中等职业教育食品加工工艺专业教学标准编写各1个。

3.关注技能,专业职业素养有提升

按照学员发展规划,工作室通过不同形式开展职业技能培养。两年来,工作室邀请干文华、刘福换等多位行业大师亲临面授,从制作流程、制作技巧、技能规范到作品展示,学员的职业技能得到长足的进步,而且深深地感受到大师的敬业精神和工匠精神。勤于实践操作是培养和提高职业能力的重要途径,参加技能大赛是检验技能水平重要标准。通过培养,陈晓芳成功晋升西式面点师高级技师;何笑丛、陈晓芳获得包括国际职业资格的各类职业资格认证7个;学员指导的学生取得上海市咖啡大师赛冠军等各类奖项8个;何笑丛获得上海市第二届“四大品牌”职业技能大赛“金牌指导教练”称号。所有这些成绩的取得,既增强了学员在实践教学中的自信,又提高了教学质量。

四、教学相长,主持人有收获

两年的培育过程转瞬即逝,主持人在培育学员成长中,自己也获得收获与提高,正所谓教学相长,一是通过了正高级职称的评审;二是领衔申报第二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获得批准;三是成功申报教育部课题1个;四是领衔完成了上海市中等职业教育食品加工工艺专业标准的开发;五是领衔申报上海市教学成果奖1个,所有这些成绩的取得与名师培育工作室的主持工作密不可分。感谢学员对导师的促进作用!

五、面向未来,名师培育有思考

1.要进一步加强团队精神建设。名师培育工作室主持人要想方设法创造条件,使团队内部形成一种团队观念和氛围。为此,名师的教学主张、教学方法、教学措施乃至教学风格的形成及其在团队中影响力的强化,显得尤为重要。

2.要坚守课堂教学主阵地。课堂教学质量是名师培育工作室的立足之本,无论是先进的教学理念还是优秀的教学方法,无论是打造团队还是培养成员,最终都要落实在课堂上,体现在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上。

3.要努力发挥个人特长,形成教学风格。工作室鼓励学员善于反思,对自己的特长和风格进行提炼,形成个性化的教学主张,要与团队成员分享以形成共同愿景,并取得所有成员的内心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