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2022/11/20 16:24:27
来源:上海市浦东新区第二中心小学 选稿:东方网教育频道 陈乐 徐甦敏
全员导师制的推行是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学生发展的指导,有效落实教育部“全科育人、全程育人、全员育人”的要求,更好地提高教师的育德能力和家庭教育指导能力,让教师人人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并在家校共同体建设下形成教育合力,为每位学生的成长保驾护航。
浦东新区第二中心小学以“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理念架构了全员导师育人体系,通过多种载体全方位地推进全员导师制的各项工作,积极重构与现代教育治理体系相适应的和谐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家校关系和亲子关系,打造家校社共育下互动交融、情感浸润的学生全面发展支持网和身心健康守护网。
全员导师,角色定位
学校有序推进全员导师制工作,营造和谐温馨的育人环境,使学生定心,让家长安心。通过前置式培训确立导师身份,明确角色定位,了解导师任务,落实育人之责。基于教育教学实际先后开展了“五环”相伴,“三见”倾心,“三大计划”等系列活动,进一步拉近师生、亲子、同伴之间的距离,倾听你我心声,找准需求、用心所为、呵护身心,构建了健康友善的学生成长生活圈。
良师益友,全心守护
全员导师,全面关注,全心守护。导师对学生进行着有效的思想引导、学业辅导、心理疏导和成长向导,其中也发生了一些温暖有趣的小故事。二中心小学鼓励导师用心积累经验、形成案例。“漫画导师”系列案例应运而生。案例展现了一名导师的观察力,以有效的沟通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个性差异,全心守护着学生的身心健康,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努力成为孩子们的“良师益友”。
专家指引,从心出发
为进一步提高二中心全体导师的育德能力和家庭教育指导能力,学校以校本研修形式开展了全员导师制的专题培训。本次培训由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德育教研员、上海市德育特级教师姚瑜洁老师作主题为“导师的‘角色定位’和‘规定+自选’动作”的专题讲座。
姚老师的报告深入浅出,帮助导师们深刻感知“学生人人有导师,教师人人是导师”的内涵价值,全员导师制的实施也是基于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基础上的师生双向成长。“精准引导”是每一位导师成长路上的必修课,在教育教学中要寻求契机、载体与合力,做好因材施教,坚持规定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有创新。导师的关键在于“导”,在各种关系中能起到桥梁的作用。姚老师结合一个个生动的案例“1500支笔芯”“80后班主任的陪伴式军训”等,诠释着导师们的言传身教与浸润成长,在“双减”背景下优化育人方式,做好学生成长道路上的灯塔,指引他们勇毅向前。导师也应在教育指导中实现自我成长,从心出发,担好育人之责。
预见未来,育人育心
全员导师培根铸魂,启智润心。我们立足实践探索,积极发挥每位导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思考并创新全员导师工作新模式,挖掘典型案例,汇集导师育人智慧,形成优质资源,促进共同成长。在全员导师育人环境的守护下,让每一次对话都鼓舞人心,让每一位学生都向往生活。
让我们共同期待一个因为全员导师制而更温馨、更有爱、更动人的校园;让我们共同守望,今天播下的每一颗属于“爱”的种子,明天都会成为孩子们心灵蓬勃生长的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