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28日,2023年浦东新区国际理解教育展示暨福山外语节专题研讨会在我校顺利召开。为凝练经验、汇聚智慧,促进浦东新区国际理解教育实践的持续深入的开展,同时基于福山外国语小学2023福山外语节的活动开展,本次论坛的主题为《人类命运共同体视野下的国际理解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以2023福山外语节“一带一路”主题文化周为例》。
来自上海师范大学国际教师教育中心主任胡国勇、浦东新区教育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李军、浦东新区小学教育指导中心副主任张欣、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吕杰昕等专家领导,以及40余所国际理解教育实践校和有意开展国际理解教育学校的教师代表们齐聚我校福山校区多功能厅,共同研讨交流。
论坛开始之前,参会人员们一同参观了学生在此次2023福山外语节主题探究项目的成果展示,福娃们积极讲解并展示自己班级的项目成果。
活动伊始,福山外国语小学钱芳校长进行了《人类命运共同体视野下的小学国际理解教育》为主题的专题报告,介绍了福山外国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20年的实践创造,从学校实施国际理解教育的发展历程以及实施国际理解教育的新探索两个板块阐述了学校的实践探索和思考。钱校长基于时代背景、政策导向和学校实际明确了福山外国语小学的第四个十年的发展主题是深化人类命运共同体下的国际理解教育,深耕新时代五育融合下的未来学校发展,提出了让学生走向更广阔的世界、理解更多元的世界、创造更美好世界的办学愿景。
钱校长为大家解读了人类命运共同体视野下小学国际理解教育课程重构突破点,即重构国际理解教育课程体系,加强课程内容的“结构化”,促进学科内容整合融合综合,促进课堂教学的“生态化”以及创设立体多元学习时间空间,增进学习生活的“多样化”。同时,更进一步明确了人类命运共同体视野下小学国际理解教育课程重构实施任务,包括优化并扩充国际理解教育课程主题学习方案,打磨并积累典型的国际理解教育课程实施课例,建设并延展国际理解教育学习场域等。在实施国际理解教育的新探索实践中,让国家意识、民族情怀、文化自信成为福山少年站在世界舞台上的“根”和“魂”。
福山外国语小学课程研发部王劲春老师从学校外语节的主题探究设计的顶层设计进行了分享,以《指向大概念的主题项目群设计——以“2023年福山外语节”为例》介绍了学校项目的整体推进情况。2023福山外语节“—带一路〞主题文化周期间,开展主题综合实践活动。通过整体项目的大概念和本质问题的确立,聚焦“一带一路”,通过多种形式开展沿着丝路看中国,丝路纽带创美好,两个维度下的各主题探究学习。以适合儿童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丝路历史,借助项目化学习方式或融入相关元素的探究、以多学科融入方式开展学习,以多元的方式展示学生学习成果,达成对主题核心概念的了解和感悟。
黄懿琳、张婷两位老师代表一年级项目设计团队分享了《指向大概念的项目设计与实施——以一年级项目“餐桌上的世界地图”为例》设计与实施情况。一年级团队结合了项目群指向的大概念及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以《餐桌上的世界地图》为主题,聚焦古丝绸之路各国食物传播的故事,引发食品旅行对文明互鉴、人们生活带来影响的思考。基于此背景,一年级组的老师们带领学生开展了本次探究活动。学生们通过一堂丰富有趣的入项课、一节节具有融合性又充满童趣的探究课以及课外实践探究了解了食物的旅行故事,并通过不同形式进行了呈现。在自主探究与学习过程中,福娃们还发现国家之间也因为食品贸易而有了更深层的连接。一些关心社会实事的孩子更是发现了战争与粮食价格及百姓幸福指数的关系及环境污染与食品贸易及百姓健康的关系等。在之后的实践中,有的孩子制作了“梦想漂流瓶”,希望通过小小的漂流瓶传达保护地球的心声;有的孩子通过用油纸伞和制作小地毯的方式,表达保护环境守卫家园的愿景;还有的孩子通过制作小小帐篷的方式,尽自己的一份力量为地球遮风挡雨......通过入项活动、知识能力建构、实践探索、成果展示,福娃们潜移默化地感受到了人类是一个大的共同体,只有开放、合作、交流、传播,互利共赢,才能共创美好的世界!
戴郁莲老师代表四年级项目设计研发团队以《指向大概念的项目设计与实施——以四年级项目“永恒的敦煌”为例》分享了四年级的项目设计与实施情况。四年级设计团队从学校的大概念中提取了“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概念,以丝绸之路上的璀璨明珠——敦煌为聚焦点,以《永恒的敦煌》为主题,提炼了本年级项目的核心概念,聚焦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基于这样的背景,同时根据“文化的传承与保护”这样的核心概念,四年级组开展了“敦煌文化展”的跨学科项目,让学生成为了展览策划人,通过探究与实践,布置敦煌主题相关的展览,展示敦煌的过去、现在与未来,体现学生对于文化保护、继承的思考。通过入项活动、知识能力建构、实践探索、成果展示,福娃们潜移默化地感受到自身对于文化保护与传承的社会责任,优秀的文化是世界的瑰宝,它需要大家共同去保护、传承与创造。在这次的项目设计与实施过程中,戴老师分享了以下收获:指向大概念的项目设计,可以助推核心概念的理解,可以引领项目目标的达成并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
在学生展示环节中,三年级项目成果展示《弦歌逐梦丝路传音》福娃们悠扬的笛声让人感受到塔什库尔干人的热情,美妙的钢琴声带来了阿拉伯风,吉他声中传来了异域风的马拉喀什,随着音乐的交织交融,让人感受到中外交流愈加广泛。在这次丝路新交响的探究中,福娃们不仅追溯过去丝绸之上的乐器,更探究未来炫酷的乐器,对未来乐器的畅想,通过人工智能,激发出灵感,通过自己的双手改造乐器。
五年级项目成果展示《国际青年议程多边研讨会》,福娃们代表不同国家,深入了解不同国家国情后,根据所代表国家的情况,商讨绿色发展,展现自我风采。福娃流利的英语表达以及深入的文化思考赢得了与会教师们的阵阵掌声。
在研讨交流环节中,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李军副院长分享了区域层面推进国际理解教育的价值、目标、实施路径等六点思考。随着课程改革的需要和育人模式的变革,我们要探索新时代背景下指向跨文化素养培育的国际理解教育。福山外国语小学是国际理解教育的长三角基地学校之一,通过此次展示活动希望能给到更多学校实践的参考和启发。
上海师范大学吕杰昕教授表示参与今天的活动感触颇深。他认为国际理解教育不是单向的国外理解教育,已从最初单向度转向如今的双向度。正如《我爱浦东畅想2050》的福山外语节中探讨城市发展的共同议题,在不同层面进行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设计,了解背后的规律和道理是具有普适性的,在不同学段进行国际理解教育有其重要的价值。
“探索国际理解教育,上海全国领先,浦东是上海领先,福山外国语小学则是浦东的领头羊。”上海师范大学国际教育中心专家胡国勇表示,过去20年福山外国语小学的国际理解教育探索之路,具有典型性,值得研究。他鼓励学校继续做好国际理解教育,发挥引领作用。
研讨会顺利落下帷幕,回首过去,展望未来,人类命运共同体视野下的小学国际理解教育之路必将越走越坚定,越走越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