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2023/6/20 15:52:11
来源:徐汇区教育局 选稿:东方网教育频道 陈乐 刘俏
“双减”背景下,徐汇区数字化转型实验校及参与校强化学科实践和跨学科实践,发挥课堂多模态数据要素作用,打通数据孤岛,实现“五转”(转意识、转组织、转文化、转方法、转模式)。现在尝试的“三个助手”纳入数字化课堂,就是徐汇区教育局对教育公平的承诺与行动。
位育初级中学:“智慧课堂”助力“精准”学习
在初一语文随堂课中,刘璐老师开展了“任务驱动下的说明文单元学习复习课”信息化教学。刘老师通过智慧课堂平台发布课堂学习任务,基于大数据的信息采集功能,原本较为复杂的语文学习任务数据在课堂上就做出了及时反馈,帮助推动课堂上的学习环节更紧凑、更有效。在课后,平台自动形成了教师教学认知能力分析和认知诊断结果,构建出了学生的立体化知识图谱,帮助老师在课后进行分层作业布置,真正打造出了大数据驱动下的个性化教学,提升了教师教学及学生学习效率。
经过几年时间的探索、实践,越来越多的教师熟悉并乐于使用“智慧课堂”进行信息化教学,实现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创新,实现“云端构建、及时评价、高效课堂、智慧发展”的新型信息化教学模式。
东二小学:校园云录播研课好助手
东二小学青年教师“成长共同体”积极使用“云录播”教室,结合“求真课堂”教学研究和“咬尾巴”教研机制,开展课堂教学和研讨活动,助力教师专业成长。
课堂云实录,可以采用微格教学的呈现形式,教师们反复观看课堂中的亮点或者有待改进的环节,提出自己的见解,并在自己的教学设计中体现研讨成果。云录播系统不仅能助力即时的教学研讨,还能整合课堂资源。每一次课堂实录、教育研讨实录都将成为以后教师们学习的资源,教师们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设计,可以更准确地把握教学目标、方法,并在后续实践中不断探索、反思与总结。
复旦徐汇实验学校:体育课上信息技术的灵活运用
近日开展的体育教研活动以新课标、大单元视角,通过信息化、数字化的手段赋能课堂教学,利用OBS和延迟直播技术帮助学生掌握动作的重难点,建立规范的动作模式,同时借助“班级优化大师”APP,实时将评价数据上传至电子屏。教学中,学生能根据电子屏上的实时数据开展针对性练习,从而提高动作准确度。这些信息技术的灵活运用,不仅提高了课堂的效率,同时也促进了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发展。
未来,学校将继续探索体育课堂信息化、数字化的转型,运用“三个助手”提升课堂效率为体育教学注入更多活力。
吴中路小学:智慧教室推动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
季芳老师利用智慧课堂平台和设备面向全体老师展示了一堂“数学广场-五舍六入”数学实践课,师生们首次尝试利用智慧课堂设备开展互动的教学实践。学生们全情投入,熟练操作手中平板,与老师积极互动。通过智慧课堂设备中的即时批改评测分析汇总功能,可以让教师及时掌握学生课堂上各个知识点理解情况的实时学情数据,进行有针对性的点评。而智慧课堂软件中提供的互动学习工具和绿色安全管控,为学生使用互动教学设备构建了灵活高效、安全和谐的课堂学习环境。
经过这次智慧课堂互动教学实践的初次尝试,学校、教研组、教师、技术支持等各方面总结反思实践过程中出现的技术与操作问题,相互汲取教学实践经验,寻找智慧课堂应用于本学科的优势特色,进而可以推广到其他教研组。
园南小学:在任务情景中引导学生完成学习
利用Pad、希沃等信息工具,在语文、数学、英语学科开展课堂教学实践,探索信息技术融合的课堂教学范例。语文老师吴晓敏通过情景创设,帮助AI宝贝欢欢修改习作《我做了一项小实验》,极大地引起了学生的兴趣。英语老师张杰的My spare time,在AI平台轻松完成了对学生最感兴趣的活动的调查汇总,让教学更加自然流畅。数学老师方莺用AI设计了两个电脑小程序,摸球、转盘引发了学生的兴趣,更让AI统计了数据,得出结论,制定了公平的游戏规则。
阳光幼儿园:希沃白板“融合”艺术欣赏
老师们让图片变起了“魔术”,利用希沃白板,给孩子带来了即时变化的画面,白板上的京剧脸谱随着老师的点击正在不断地变换色彩与花纹,相同的脸型、相同的花纹,却在不同颜色的渲染下,给了孩子们最直观的视觉冲击:“我觉得红色的脸谱给我一种热情的感觉。”“黄色的脸谱让我开心!”
艺术是生动的,孩子们能欣赏到的艺术也该是生动的,而科技的存在,就可以让不变的图片变得可动、可变。在多样的变化中,孩子欣赏和学习的兴趣也被点燃。阳光幼儿园在体感、科学、触摸互动、智慧阅读、信息技术、教学辅助等方面不断研究、突破,为孩子们提供最新、最合适的科学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