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新闻热线:021-60850333

[浦东]南汇二中:教科研走向深度,“串字型教学”走向深度

时间:2023/7/3 16:28:33

来源:上海市南汇第二中学        选稿:东方网教育频道 陈乐 陈士琪

6月29日下午,南汇第二中学举行重大项目启动推进活动。学校各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学科秘书、区骨干教师等,以及来自新疆莎车三中、哈尔滨市实验学校、建平临港中学、浦东新区懿德中学的教师代表齐聚线上和云端,共同参与这场深度研讨。

WDCM上传图片

活动中,南汇第二中学校长刘玉华首先介绍了新申报的区重点课题《运用“串字型教学”建构校本化高质量教学体系的研究》。刘校长对课题背景和“串字型教学”的两个版本进行了解释,强调布鲁纳的结构主义理论的重要性,并为大家展示了预计的课题目标与内容,希望该课题能获得更多人的参与。他指出,一个积极向上的学校应该是在不断的研究当中成长;一个优秀的老师应该要融入到学校的研究的团队当中不断地发展。教学是一个古老而又常新的话题,大部分的教育问题是人自己的问题,因此教师们要担当起这样责任,以专家的视角去研究自己的课堂。

WDCM上传图片

来自联课公司的何老师介绍了课堂分析新技术“课堂AI智能分析平台”,展示了录像课上传和数据解读分析,以及如何进行学校看板和个人看板。刘玉华校长对此平台给予较高评价,并对如何课题研究与平台有效结合提出要求。

WDCM上传图片

在教师发言环节,数学组严长宜老师介绍了课题“指向高阶思维培育的八年级数学‘串联式’学习实践研究”,此课题已结题并获得区第十届科研成果二等奖;朱凤梅介绍了历史组课题“‘串’字结构下的初中历史学习模式实践研究”,此课题已经完成并今年申报结题。刘玉华校长结合这两个课题,对“串字型教学”进行了进一步解读,提出要关注独立学习与合作学习来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WDCM上传图片

语文组杨逸老师介绍了新申报的课题“单元视野下‘串’字型课堂模式的实践研究”,丁波代表学科秘书团队汇报了刘玉华校长领衔的信息化课题“‘新课标’背景下学科实践资源建设与教学、评价研究”。刘玉华校长对两位青年教师的发言给予了肯定,也对技术支撑提出更高要求。他表示,研究可以促使新教师更快地成长,年轻教师引领课题研究,在任务驱动中成长,这一过程比课题成功与否更加重要。

张丽芝老师为新疆莎车三中老师课题申报做了指导。同时,她整合南汇二中近五年的21个学科课题,给现场的老师布置了假期作业以及学科组讨论任务。随后各学科组开展了分组研讨。

WDCM上传图片

WDCM上传图片

WDCM上传图片

WDCM上传图片

南汇二中在上一轮课程的研究中获得上海市教学成果二等奖和浦东新区科研成果一等奖,成果辐射上海市第四期“双名”基地9所学校和惠南学区16所学校。以“串字型教学”1.0版实践为起点,学校对“串字型教学”的研究进一步突破表象走向内涵发展,对教师而言是新的挑战,也是经验梳理与提炼的提升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