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新闻热线:021-60850333

劳动伴成长 学习更有趣

时间:2023/10/12 20:05:02

来源:东方网教育频道 徐汇区教育局        选稿:东方网教育频道 陈乐 冯婷

如何更好地为学生铺设发展之路?

如何有力践行义务教育新课标?

怎样让数字技术赋能课堂教学?

一起来听校长的分享……

践行劳动新课标发挥学校主导作用

让劳动教育课程落实落地

徐汇区向阳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 毛坚琼

点上探索 难点突破

2022年版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颁布以来,我们看到劳动课程是小学所有学科中课时量增加最多、变革最大的课程,一时成为了社会热议的焦点。在大量需要学习消化的要求中,寻找到关键的探索突破点,就能有切实可行的起点。

WDCM上传图片

课题研究

自2023年3月起,向阳小学成立劳动项目课题组,组建了一支由校长领衔,科研教师、课程教导、劳动教师、一线班主任、探究教师组成的队伍,一起研读劳动课标,找到突破口。校课题组即对标上海市新的劳动课程框架特色项目,开发基于家校社协同的小学服务性劳动项目,探索劳动教育的家校社协同路径。

WDCM上传图片

WDCM上传图片

课程设计

学校通过课程设计,形成设计框架,对不同的学段有不同的项目主题、项目内容,项目内容对标服务性劳动两大任务群,设计了三种协同类型,与企馆院合作:三年级与学校周边的老字号企业乔家栅的创新品牌“乔咖啡”,开展经济生活类的企校合作项目;四年级与学校周边的宋庆龄故居开展人文社会类的馆校合作项目;五年级与学校周边的中科院有机所开展自然科学类的院校合作项目,构建学段进阶、有所侧重的校本劳动特色课程内容结构。

WDCM上传图片

课程实施

目前,劳动课的课时量还没有充分到位,学校就用好它与综合实践活动的交叉点。

在劳技课中实施推进

四、五年级的项目在现有劳技课中实施,每个主题六项内容,每项内容环环相扣。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延伸与午会课、探究课整合。围绕宋庆龄故居的探索,设计了“趣味五官我探究”综合实践活动。在活动中,探究教师、美术教师、自然教师、音乐教师、道法教师依托各学科的学科特性,围绕同一主题各自设计,开展跨学科的实践探索,为服务性劳动打下热爱生活的底色。在课后课外阵地中拓展三年级与“乔咖啡”开展的企校合作项目,利用学生课后加课外的时间开展实践。在课后服务时段,同学们可以了解咖啡小知识、应对突发状况、线上点餐等。学校策划设计在特定的日子里,如重阳节、腊八节、中秋节等,组织学生开展“啡常暖”公益行,进行在真实情境中的专属服务。

面上布局 系统攻坚

有了对服务性劳动项目设计的思考与实践,有了具体实施的尝试,对于整体谋划横跨小学五年的学校劳动课程实施方案就有了基础。

WDCM上传图片

借助工具 顶层设计

老师们深入研读《劳动课程框架》《实施方案撰写规格》《特色劳动课程项目案例设计规格》《特色劳动课程项目设计表》等一系列设计工具,完成了包含“劳动课程每周一课时规划(含公共项目和特色项目)”“劳动周规划”“每学期课时安排”等具体内容与设计的全文一万余字的《学校劳动课程实施方案》。

梯队尝试 培养骨干

学校课程教学部及时跟进,组织多学科多岗位的教师,参与劳动课程的试点实施。校课程方案编制的过程也是劳动课程骨干教师团队形成的过程。

成果优化 形成资源

有了初步的学校课程方案,接下来,学校将思考抓好四五年级劳技课和系统设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等平台,将已经完成初步设计的特色项目进行首轮实施,将已经形成的特色项目设计再实施,进行迭代优化,形成课程资源库。为即将到来的劳动课程全面实施积累充分的校本资源,确保具有向阳特色的劳动教育课程高效地落实落地。

WDCM上传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