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新闻热线:021-60850333

上海市民办新华初级中学学生记者团“阳光201”上海市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心社会实践活动

时间:2023/12/11 16:38:47

来源:东方网教育频道 上海市民办新华初级中学        选稿:东方网教育频道 陈乐 顾思瑜

残缺的身体,耀眼的灵魂

——上海市民办新华初级中学记者团赴“阳光201”上海市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心开展实践活动

“被尊重,被认同,是残障人士最需要的东西。”12月8日,上海市民办新华初级中学记者团前往“阳光201”上海市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心开展实践活动。

WDCM上传图片

“阳光201”是以上海市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心洛川东路201号办公大楼为基础,通过空间改造和软硬件升级,搭建起的集实训提升、创业孵化、就业帮扶、社区服务为一体的残疾人就业服务综合平台,是承载残疾人就业、创业梦想的启航点,是创新残疾人就业帮扶模式的试验田。

在老师的带领下,小记者们参观了“阳光201”的各个区域。一楼为展示区,柜台展示残障人士们的手作,荣誉墙展示了取得的各项殊荣。

WDCM上传图片

残疾人士制作的皮包和衍纸

WDCM上传图片

荣誉墙

最打动人心的,莫过于那面留言墙。多少含苞待放的真情穿梭在枢纽里,失焦的时空,熔成一股暖流,凝固在四方墙壁。一只只皮包,一行行字迹……无一不令人动容。

WDCM上传图片

留言墙

二楼为工作室。体验项目多姿多彩,包含陶艺制作、奶茶制作、电子科创DIY、美发技能展示、美甲美睫教学、手作、烘焙体验、按摩体验、摄影体验等。

WDCM上传图片

记者团成员分别对“一缕阳光”电子科创工作室——柯老师、“陶花朵朵”陶艺工作室——夏老师、“荼小爱”茶饮益站——陆老师进行了采访。

“我希望能够帮助更多残疾人士学习技能,找到人生的价值。”柯老师是一位从业二十余年的电子工程师。因为一场车祸,他不幸在最好的年华失去了双腿。“我刚开始难以接受这样的事实,日夜以泪洗面。”回想往事,柯老师不禁哽咽,“但其实,一旦逾越了心里的那道鸿沟,就能够走出阴霾。”柯老师发现,坐在轮椅上工作实际更符合电子产品维修的职业需要。同时,他一直保持自信,视事业为爱好,甚至开设课程,帮助其他残疾人习得一门技能,能在余生继续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生活。柯老师的脸上流露出欣慰和自豪,小记者们不禁为他的精神而感动。

WDCM上传图片

柯老师和小记者们分享自己的故事

夏老师则是一名艺术爱好者。在他看来,陶瓷是中华文明长河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他坚持开设残疾人陶艺工作室,意在让更多的残障人士如正常人一般,也能领会艺术之美。而在此期间,他也面临过数不尽的困难。“为残疾人教授课程需要耐心、共情力以及尊重”,夏老师说,“残疾孩子们需要花比正常人多得多的时间学习制作。但是,当他们的作品从窑炉中拿出时,眼神中的自豪和感动令人无法忘怀。”真情和慈爱在夏老师的眉眼间潼潼流淌着,一只只烧红的瓷罐仿佛还冒着热气,在眼前呼吸。夏老师还说,作为学生,最重要的是把书读好,习好本领,进入社会后不忘帮助那些与自己一同成长却身有缺陷的人。

WDCM上传图片

夏老师亲切地回答小记者们的提问

陆老师当天身着一件中国队运动服。他不仅是奶茶店老板,也曾是世界举重冠军。不用谈,他正是一位人们眼中的“成功人士”:有财产,有才华,有地位,有影响力。这样一个功成名就的人,却开起了一家小小的奶茶店,为什么?“当年的社会形式,使我没有机会进入大学,这是我的一个遗憾。现在,想给像当年的自己那样的人一个机会,在社会上扮演各种角色,在多方面作出贡献。”陆老师说道。“而被尊重,被认同,是他们十分需要的东西。残疾人自强不息的精神,希望能被更多人看到。”陆老师说的话,小记者们纷纷点头认同。

WDCM上传图片

陆老师热情的讲述自己的经历

此次活动到此圆满结束。通过这项实践活动,同学们对助残事业的了解,及对助残精神的感悟,都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WDCM上传图片

初二(4)班的小记者们与陆老师合影留念

他们被世界以痛相吻,却在心里种下一片玫瑰田,报世界以芳香、以静美、以它不曾夺去的爱和生命。我们是否应当正视了目光,正视了人类的渺小和人类的伟大,正视了一切不曾正视的东西。让手执的余香去浸润了他们心灵的沃土,归来又得一手醇香。助残事业,永不停息;助残精神,永不摒弃!

供稿:顾乐琪

摄影:王安欣

采访:殷一纯、陈籽妘

编辑:殷一纯

 

“心若向阳,何惧风雨”

——东方网教育频道学生记者团2023学年社会实践活动

心若向阳,目之所及皆为光;向阳而生,逐光而行,心有暖阳,何惧人生沧桑。

WDCM上传图片

越过光影斑驳的人行道,整条路布满高大挺拔的梧桐,那枯黑的枝条嵌进蓝天。12月8日,东方网教育频道新华初级中学学生记者团参观了位于洛川东路201号的残疾人就业中心“阳光201”。

WDCM上传图片

WDCM上传图片

随着小记者们走进场馆,大家都被展出的精美工艺品所吸引。精致而耗时的掐丝、衍纸技术,小记者们用照片记录下来,对作者们的敬佩也油然而生。他们或许没有身体上的健全,但他们的心灵,他们的精神是完整,富足的。

当灿烂的光从他们的内心油然而生,他们便也拥有了人生的另一种财富。

WDCM上传图片

“荼小爱”员工为小记者们答疑解惑

WDCM上传图片

小记者们认真地听老师们的讲解

在听完了讲解人员的介绍,小记者们对各种工艺和技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当大家看到夏老师介绍残障人士亲手串的手串时,人群中涌现了许多声音“这好好看!”“可以买吗?”“我好想要!”……

夏老师在采访中提到这一点时面带笑容:“可能你们自己没有意识到,其实大家都在用一点一点的小爱,汇聚成世间的大爱。”

WDCM上传图片

10元手串,但爱心无价

在采访提问环节,小记者们一开始还有些胆怯,但柯水昌老师的健谈逐渐激发了小记者们敢于提问的勇气。

“同学们是不是很想知道我为什么坐轮椅?……”

柯老师主动提起话题,小记者们为他的云淡风轻与从容幽默而感动。无法想象他花了多少时间走出阴翳,平静地讲述他的故事。

“陶花朵朵”的创办人夏云飞老师是助残人士,他用陶瓷,为那些来自星星的孩子们创造了一个与世界交流的通道。当有小记者问到记忆最深刻的事情时,他说:“当那些残疾人知道自己的作品被卖出去后,自己可以获得一些收入时,他们的表情、那种喜悦和幸福是我们不会知道的。”

WDCM上传图片

夏老师的桌子摆满了陶瓷作品

残疾人士,举重冠军,企业创始人……看似毫不相干的标签聚集到了一个人身上——“荼小爱”工作室的创始人——陆学峰老师。

WDCM上传图片

面对小记者提问时陆老师灿烂的笑容

他身披许多荣誉和身份,曾获15枚世界及全国残疾人举重金牌,却毅然决然投身于公益事业中。他将奶茶店创办的辛酸娓娓道来,从疫情突然爆发的无助等待,到现在的知名度无法提升。但小记者们都愿意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他们的品牌一定会被更多人所看见,被尊重,被认同。

活动结束后,几位小记者发表了自己对于小记者培训课程的感受。“青年不应当只注重书面,而应当抬起头来,看看更广阔的世界。”一位负责写作的小记者如是说,“感谢这一次的活动,让我有了一次接触记者这个全新的领域的机会,一个非常好的平台,我收获了很多,也进步了很多,期待大家一起共同进步。”

在最后,来自东方网教育频道的老师也发表了自己对于小记者的美好祝愿:

“我们为大家提供了一个平台,今天大家的采访做得不错,但是还是有些腼腆,希望小记者们能够勇于发言,勇于分享,争取每一个机会,期待明年大家不一样的表现!”

当天空被乌云遮蔽,太阳花依然会在风雨中坚持。蓝天之下,梧桐树枯槁的枝条上依然挂着金黄的树叶,仿佛坚韧的星星,像平凡的你我依然肆意地生活。

心向阳,何惧心中的阴霾;心向阳,总能收获美好的爱;心向阳,无畏世界的喧嚣;心向阳,我们无惧风雨!

WDCM上传图片

小记者们和老师的合影

供稿:陈识

采访:程思婷

摄影:何嘉诺、谢居正

编辑校对:程思婷

 

“点亮心灯,绽放生命的华彩”

上海市民办新华初级中学社会实践——参访“阳光201”上海市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心

在车水马龙的上海有一个小角落,有一个充满阳光的地方,那就是“阳光201”上海市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心。这个地方不仅是许多残障人士的住处,而且是他们梦想的起源地。许多工作室创新而有趣,“桃花朵朵”、“荼小爱奶茶店”、“一缕阳光电子科创工作室”……这些工作室包含着社会对残障人士满满的爱与关怀。

WDCM上传图片

辉煌的荣誉墙

一缕明媚的阳光洒进了科创工作室,各种电子仪器如同一朵朵鲜花争芳斗艳,倒流的水珠你见过吗?在电扇循环播放的3D字你见过吗?没错,这样新颖的发明便是轮椅上的柯老师亲手创造。柯水昌老师因2011年一次车祸导致无法行走,靠轮椅代步,十分痛苦;2012年,智能手机普及,柯老师自主钻研获得一技之长,重拾自信,开设手机维修店,并在陆家嘴地区开了6家分店。同时,柯老师举办公益培训,免费向残障人士传授技术,已培养学员200余名。

小记者采访柯老师时问道:您在遭遇不幸后,内心肯定是极为痛苦的,那您是怎么振作起来的?柯老师回答:我在遭遇车祸之后,整个人感觉从天堂坠落地狱,每天以泪洗面,整整三个月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一门不迈,二门不出。但是在亲人关怀以及政府的帮助下。我在阳光201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心,开办了电子科创培训活动。也帮助像我一样的残疾人朋友学习新的生存技能,我感到非常自豪。

工作室墙上的那一句“如果不幸的事情压垮了你,那你才是真正的被压垮”令人回味。柯老师跨越了心中的那道鸿沟,在轮椅上实现了一个一个令他骄傲的发明,令人无比敬佩。

WDCM上传图片

柯老师的参赛证书之一以及新颖的发明

WDCM上传图片

在采访中侃侃而谈、和蔼可亲的柯老师

陶花朵朵,一个多么动听美丽的名字,残疾儿童制作的釉彩秘密花园、创意立体粘土画与那一幅幅惟妙惟肖的水墨画无不令人惊叹;残障人士所制作精美绝伦、雕刻细致的手提包与可爱小巧的挂件你爱了吗?

WDCM上传图片

WDCM上传图片

WDCM上传图片

荼小爱奶茶店的创始人——一位世界残疾举重冠军。他的奶茶店内的员工都是残障人士。虽然有着身体局限,但在这杯奶茶中,可以品尝出他们对他人的爱和温暖。

WDCM上传图片

WDCM上传图片

点亮心灯,绽放生命的华彩。让我们给予残障人士多一些耐心与关爱,创造一个包容的生活环境!

供稿:王雪琪

摄影:陈彦君

采访:沈之宜、陆子辰

 

一种特殊的幸福,一个如阳光般温暖的家

——“阳光201”上海市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心实践活动

当我们放眼这个世界,会发现人们形形色色,各不相同。有的人身强体健,有的人肢体残缺;有的人思维敏捷,有的人行动迟缓。然而,无论我们属于哪一类人,幸福的权利都应该是平等的。

WDCM上传图片

这次活动,上海市民办新华初级中学记者团参访了位于洛川路的上海市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心“阳光201”,在这里,小记者们感受到残疾人也渴望过上幸福的生活,有权利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去感受爱与被爱,他们渴望自身的价值被认同和实现。阳光201正是一个能够给予残疾人们幸福与希望的地方!

WDCM上传图片

WDCM上传图片

三位残障叔叔和小记者们分享了他们的心路历程和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他们分别用自己的专业和擅长,有制作“变废为宝”的光电艺术品——“时光倒流”;有为自闭症儿童开设陶艺课程,用微笑和耐心打开了自闭症儿童的内心;有创立自己的奶茶铺品牌“荼小爱”……每一件事情都是他们身残志坚高贵品质的体现。其中“时光倒流”机器的制作者科叔叔说“如果不幸的遭遇打倒了你,那才是真正的不幸!”让小记者们感到平时遇到再多的困难都不应该退缩和怯懦!

记者团采访了"茶小爱”奶茶店创办者——陆学峰老师:

1、您怎样克服行动不便这件事?

答:我把自己当作一个正常来看待。

2、您为什么要开奶茶店呢?

答:回报残疾人群体。

3、您以前是运动员,有什么可以和我们分享的事吗?

答:获得了好多金牌,为祖国挣得荣誉

4、您为什么要开一家奶茶店?

答:因为我想让一杯小小的奶茶,感受到残疾人的大爱。

5、您创办了“茶小爱”奶茶店,后续还有什么计划吗?

答:之后还要继续开门店发展,建立多家门店,让更多的人知道和了解我们。

6.店名有什么寓意?

答:“荼”是古诗中茶的意思,“小爱”是指一杯小小奶茶的爱。

WDCM上传图片

虽然这些叔叔们身体有缺陷,但他们的意志如钢铁般坚强。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展现出无限的可能性。他们追逐梦想,热爱生活,从不停歇。他们告诉我们,残疾并不等于无能,只要有梦想,谁都可以了不起!

WDCM上传图片

这里还有一个个有趣的小俱乐部和手作工作室,让他们尽情培养兴趣爱好,展现自己的创造力。他们制作出的可爱小玩意儿,不仅供大家玩耍,还能为其他残疾人提供资助。每一件手工工艺品都承载着温暖和爱,为更多的残疾人带去希望。

WDCM上传图片

采访:孙嘉颖

摄影:熊子颉、周诗睿

供稿:龚嘉烨

 

用自己的温暖,照亮他人世界

——拜访“阳光201”上海市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心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12月8日下午,上海市民办新华初级中学的学生记者团前往“阳光201”上海市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心拜访。“阳光201”位于上海市静安区,是一个为残障人士提供就业帮助以及展示的地方。

在“阳光201”的一层,展示了许多来自残障人士的手工作品。透过这些作品,可以感受到创作者在制作时的喜悦以及温暖。此外,一层还有一家名为“荼小爱”的残疾人奶茶店,创业初衷也是为了用小爱回馈社会对残障人士的大爱。

WDCM上传图片

WDCM上传图片

WDCM上传图片

WDCM上传图片

二层,有许多工作室。记者团拜访了其中的一些,令小记者们印象深刻的有两个工作室。一个是来自柯老师的工作室。柯老师曾经是电子科创界的专家。在遭遇不幸后,他没有放弃,继续在这方面钻研,在他的工作室里,小记者们看见了很多类似裸眼3D的技术,令小记者大为惊叹。另一个就是夏老师的工作室,夏老师的本职工作是一名陶艺艺术家,在机缘巧合之下,进入了助残行业,虽然已是花甲之年,但仍然四处奔走,为助残事业做贡献。

WDCM上传图片

WDCM上传图片

在阳光201的三层,夏老师、柯老师和“荼小爱”创始人陆老师先后接受同学们的采访,有问必答,气氛十分热烈。

WDCM上传图片

WDCM上传图片

WDCM上传图片

WDCM上传图片

问:柯老师,您为什么选择成为一名电子科创教师?

答:一个朋友残疾后因为没有技术导致家庭支离破碎,我就想用自己的技术交给残疾朋友们,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双手,通过自己的技能,通过自己的知识来养活自己,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问:您认为电子科技对于残疾人就业和融入社会有何帮助?

答:因为现在电子维修的市场非常大,虽然是残疾人,但能把这个技术学好,也可以坐在轮椅上维修,所以我觉得残疾人做电子维修更加符合这种职业的需求。

问:您遇到困难时是如何应对的?

答:要乐观积极,哪怕一个小进步也很自豪。

WDCM上传图片

摄影:陈欣瑶、张修诚

供稿:李浚玮

采访:曹宸源、王智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