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2024/4/7 10:02:23
来源:东方网教育频道 作者:作者 柯瑞逢 选稿:东方网教育频道 陈乐 刘俏
4月1至2日,中国教育学会科创教育协作体抽调上海骨干师资,与贵州绥阳县教体局合作,聚焦人工智能发展趋势及其对学科渗透的影响,举办该县2024“强师工程”科创教师培训。
学员对这次配置的《人工智能的发展与应用(从hello world到gg humans)》《生成式人工智能(SIGC)的工具使用及拓展》《智能宠物(昆虫)养护盒的设计与制作》以及音乐教学植入人工智能的《音遇AI,教启新篇》等培训课程,普遍反馈:实用性强、信息量大、眼界开阔、受益良多。
多年来,绥阳县拓宽合作渠道,开发本土资源,积极开展科学教育。在课程建设、课题研究、项目竞赛各方面,皆有令人注目建树。在上海教育出版社2023年出版的《中小学科创教育推广案例选》中,绥阳县中学张荣琴老师的《“塑料水管”纸结构材料的创意开发》从16个省(市、自治区)参评的342篇案例中,脱颖而出,成功入选。
“请进来”的线下培训毕竟是短暂的,但授课老师留下的课件资料和微信建群等,则能有效推进沪黔科学教育的常态化信息共享、体验交流、彼此促进。
现场完成的昆虫养护盒,凝聚着各组学员非凡的设计理念、综合知识、科技含量、审美情趣
中国教育学会科创教育协作体秘书长柯瑞逢认为,本次培训至少有两个亮点值得借鉴:一是学员实操训练的团队合作中,群策群力,将“方法”和“智慧”融为一体,优化了作品创意的质量。二是邀请了部分学生与老师同步学习音乐生成式教学创新,既丰富了学校美育方式,又让他们学会了软件应用,为下半年参加第五届“寻找未来音乐创作人”活动,播撒了火花。更有价值的是,此举有助学校科创教育生态链建设,利于提速科学教育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