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2024/4/7 11:53:01
来源:东方网教育频道 上海南汇中学 选稿:东方网教育频道 陈乐 徐甦敏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上海南汇中学(南中教育集团)于2024年4月2日举行汇善汇美“构建德育立交桥,铸牢民族共同体”第十九届德育节专场主题教育课展示活动。
在上海市浦东新区教育局的指导下,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上海南汇中学、浦东新区南中教育集团协同浦东新区班主任带头人洪彩云工作室和浦东新区南中教育集团班主任带头人杨燕工作室开展本次德育交流活动。通过线上下结合的形式,与上海市班主任带头人董雪梅工作室、上海市浦东新区康潇津名校长培训基地、上海市浦东新区张韶龙物理学科名师基地、浦东新区周惠英英语学科工作坊、浦东新区严永芳数学学科工作坊、新疆莎车县第九中学联动,实现了“市区校”三级协同、新疆省际交流、“家校社”三方联动。
第十九届德育节2024年4月2日(周二)下午1:00,汇善汇美“构建德育立交桥,铸牢民族共同体”主题教育课主题论坛活动拉开帷幕,共展示七节主题教育班会课,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开课班主任们以“铸牢民族共同体”为背景,从不同角度解析爱国主题,从多维度践行“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
观摩本次主题教育课的领导、专家有上海市中小学德育研究协会原副会长陈镇虎老师,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德育研究指导部王宇副主任,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德育研究指导部德研员张丽老师,上海南汇中学责任督学潘月斌老师,上海市班主任带头人董雪梅工作室主持人董雪梅老师,高中中心教学部干部段馨老师,上海南汇中学康潇津校长和乔春平副校长。南中教育集团部分老师,上海南汇中学全体班主任、青年教师、见习教师、校级和年级家委会成员等也在场观摩了课程。新疆莎车县第九中学的领导和老师在云端收看直播。
上海南汇中学的七位班主任老师从缤纷多彩的角度出发,对“铸牢民族共同体”的主题展开了精彩的解读和课堂呈现,为与会的领导、专家、老师、家长们呈现了一场视听盛宴。
1、沈好好《以青春之我,________》
沈好好老师以《以青春之我,________》的半命题式题目为主题,十分具有特色,沈老师从学生自己画梦想开始,通过模拟人生的游戏让学生认识到美好的梦想蓝图下,追梦之旅是充满坎坷的,只有坚持初心不停奋斗,才可能实现原初的梦想。进而分析其他人物角色,分析每个人的梦想是各式各样的,或伟大或平凡,但追梦人都是在散发自己的光彩,追梦的过程是伟大的。通过新华社视频的呈现,由个人不同的梦想理解到中国梦就是由个人梦构成,中国梦的实践必须由我们每个人的努力来实践。
2、席瑛玮《青春有我种花家》
席瑛玮老师以《青春有我种花家》为主题,循循善诱,将学生出生日期联系“历史上的今天”种花家发生过的大事,巧妙建立学生与种花家的连接。“种花家检索词库”的场景中,由不同词条本身的意义延伸到对其背后所蕴含的“种花家精神”的思考,充分激活了学生的思考和分享,燃起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接着,通过思考“我们这一代青春种花人”能通过什么样的行为传承怎样的种花家精神,引导学生将种花家精神落到实际生活中。最后,“献给我的种花家”作品展示中,手工创作的中国结、剪纸、学雷锋义卖海报等作品,再次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我爱种花家”不是一句空口号,而是切切实实能落实到日常行动中的一件件“小事”,潜移默化地增强了学生践行爱国主义的信心。
3、邵燕铃《如何背着“壳”前行——释压舒心赶月追风》
邵燕铃老师的主题教育课是《如何背着“壳”前行——释压舒心赶月追风》。每个人身上都背负“壳”,但是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舍掉“壳”而独自生活。高中生面对压力时的心理准备不足,减压辅导是学生心理辅导的重要内容,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正确认识压力并释放压力,二是如何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压力。这既对他们的学习有帮助,也有利于他们未来更好的适应工作和社会生活。邵老师在课堂中通过游戏、舞台剧和画图等载体形式,引导学生理解压力的背后是对自我的美好期待,承载着教师、家长和同伴对学生们的美好未来的祝愿。通过一系列教学活动,学生能端正对压力的态度,积极面对压力、正视压力,才能树立自强进取的信念和信心,助力自己到达梦想的彼岸。
4、于良瑞《我爱你,中国!》
于良瑞老师的主题教育课是《我爱你,中国!》。这个充满激情的班会主题高度浓缩了于老师对学生的德育期待。课堂由“苦难深重的中国”、“负重前行的伟人”、“盛世繁华的街镇”、“烟火人家的我们”四个角度,逐步带着学生们正确建立起对中国历史的认知、了解先辈们的热血付出,以此激发青少年的爱国情怀,更能感悟今天的美好生活来之不易,则会由衷地更加热爱我们这个古老、曾历经磨难的国家,更为祖国如今的繁荣昌盛深感自豪与骄傲!
5、赵琪《籽籽相拥,同心筑梦》
赵琪老师的主题教育课是《籽籽相拥,同心筑梦》。赵老师的班会课从春晚《舞乐新疆》节目引入,通过展示服饰和美食,呈现各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随后通过情景剧回顾"一带一路"政策的意义。通过库尔班校长和艾尼三兄弟的感人事例,以榜样为引领,加强学生的爱国和责任意识。最后回顾了南汇中学校园活动中大家感受到的民族团结情谊,并分享对未来的展望和承诺,巩固班会传达的理念。赵老师的班会课让同学们更加坚定了民族团结的思想、铸牢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意识,不断向着石榴籽型集体迈进。
6、姚云华《梦想照进现实》
姚云华老师主题教育课是《梦想照进现实》。春考招生已然结束,部分高三同学还在迷惘,针对高三这一现状,姚老师设计了《梦想照进现实》主题教育课,在课堂中着力于让同学们清晰自己的大学梦,并设想自己30岁时的人生,知晓“三餐四季”、“星辰大海”和“天下苍生”的差别,引导学生不局限于自我的实现,更要立志于“惠及他人”甚至是“兼济天下”的梦想,让学生意识到我们需要用梦想来引领,用行动来支撑,才能让梦想照进现实。最后,在为自己为同学准备梦想卡的过程中,同学们能够彼此助力、互相鼓励、点亮自己的未来。
7、张红《未来已来,“职”等我来》
张红老师的主题教育课是《未来已来,“职”等我来》。高三学子的高中生涯即将结束,下一站我们的学生将何去何从?由于学生们的社会阅历很有限,对大学,专业,职业,未来的规划等等方面的认知都很模糊。张红老师的这节班会课,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带领学生发现自我,静下心来和自己对话。这一系列的课堂活动,对面临高考压力的高三考生来说是非常及时和必要的。张老师从“职业价值”的角度带领学生认识自我,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自己的未来规划变得更具体、目标更加明确,对不久即将要报考大学和选择专业的高三学子有着很好指导作用。
主题教育课展示结束后,上海市班主任带头人董雪梅工作室主持人董老师对于主题教育课进行了主题班会“前移后续”的点评。董老师肯定了于老师和席老师班会课“前移”和“后置”的充分准备,并对班主任们的德育课寄予厚望——班会课不是40分钟的课,而是可以把爱国教育、民族精神教育、生命教育、传统文化教育播撒到学生的心田,培育爱国的人、培育完整的人、培育全面发展的人,达到“自育育人、成事成人”的教育目的。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将立德作为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教育不仅是培养专业人才,更要培养有道德的人才。”让我们以每年的德育节为契机,围绕“会学习,能发展;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育人目标,以人为本“五育并举”,“市区校”三级协同,“家校社”三方联动,辐射带动“全员、全程、全方位”推进导师制,“五环”相扣护身心,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续学科德育的使命,将德育落实到日常学习生活的点点滴滴,不断加强对学生生命质量的关注和提升,培养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好青年;加强教师队伍的德育能力建设,促进学校的健康发展和长足进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党育人,为国育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