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2024/5/22 10:10:03
来源:东方网教育频道 上海市浦东新区进才实验小学 选稿:东方网教育频道 陈乐 徐甦敏
2024年5月21日下午13:30在进才实验小学(由由校区)开展了浦东新区第十四周道德与法治教研活动,本次教研活动主题为“核心素养导向下教与学的转变”,进才实验小学(由由校区)道法教备组长叶奕佳老师主持活动,来自浦东新区各学校的道法教师代表参与本次活动。活动分为三个部分,先由两位老师教学展示,再进行教学设计说明,最后请两位专家点评。
教学展示
孙沛莹老师执教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最后一课——《我的环保小搭档》,旨在通过让学生从身边小处着眼,细处着手,找到自己的环保搭档,在日常生活中切实落实绿色生活的观念与行为。整节课的学习氛围浓厚,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开展学习活动。孙老师的这节课以“寻找自己的环保小搭档”为贯穿全课的主线,设计了“认识环保”、“认识我的环保小搭档”、“秀出我的环保小搭档”、“环保行动我践行”四个活动环节,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力求通过任务驱动、情境体验等多种形式让学生从认识到行动循序渐进,打破学生知、情、意、行四个方面的障碍,使保护环境的情感,树立环保的意识在情境体验中升华,为实际行动领航。孙老师在课堂上注重学生体验,实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高效课堂。
肖彦忻老师在本课的教学中,通过图片,回顾旧知,由上节课的重点暴增的垃圾导入,引出本节课的进一步思考:减少垃圾。再让学生复习上海市生活垃圾标识及类型,知道合理进行垃圾分类。之后通过情境代入,结合课本中阅读链接的内容,由深圳市的做法引申到上海市的做法,再想到自己身边发生的种种情况,提出垃圾分类妙招。在合理进行垃圾分类后,通过书上活动园,引导学生探究减少垃圾产生的方法,并归纳为:减少垃圾产生、循环利用,再举一反三,并让学生深入了解循环利用在社会层面的应用,知道我们要从生活实际出发,改变习惯,减少垃圾。肖老师让学生通过讨论交流自己身边厨余垃圾的用法,明白垃圾回收再利用的前提是做好垃圾分类。最后利用活动园,再通过图片、视频拓展知识,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总结收束,提倡学生将垃圾回收、循环再利用应用到生活中,增强环保意识,转变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生活方式。
教学设计说明
一堂好课离不开前期的精心备课,两位老师对自己准备的展示课进行了教学设计说明。
孙沛莹 《我的环保小搭档》
《我的环保小搭档》是部编版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绿色小卫士”的最后一课。本单元依据学生身心发展水平,选择水、空气、纸三个主题,并采用对话的方式打破人与自然的壁垒,思路承接一年级下册“我和大自然”单元。前三课《小水滴的诉说》、《清新空气是个宝》、《我是一张纸》是并列的环保主题,本课《我的环保小搭档》以总结性的活动课形式,寻找环保小搭档,在日常生活中落实绿色生活的观念和行为。孙沛莹老师在课程内容的设定上,从学生的身边抓起,让同学们通过交流、思考、展示等形式找到自己的“环保搭档”,并能学会运用环保搭档,从自身做起重视环保,在生活中落实绿色生活的观念和行为。最后,孙沛莹老师补充了环保相关知识以及布置一周摘星表,让学生通过相关的法律法规更深刻地明白环保的重要性。
肖彦忻 《变废为宝有妙招》
《变废为宝有妙招》来自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让生活多一些绿色”中。本节课为第二课时,整节课分为两大部分,由垃圾分类作为铺垫,引导学生深层次探究“减少垃圾”,并分为“减少垃圾产生”、“循环利用”、“回收、加工、再利用”三个知识点展开。在课后作业中肖彦忻老师还设计了一个一周习惯自测,让学生通过自测表中的内容进行自我提醒,逐步养成减少垃圾,变废为宝的习惯。
专家点评
本次区教研活动请来了浦师附小乔可卿老师和上海交大附属浦东实验小学北校戴雯老师为活动进行点评。两位老师高度肯定了两位老师的课堂。
乔可卿老师对孙沛莹老师执教的二年级下册的《我的环保小搭档》进行了点评。乔可卿老师认为孙沛莹老师的课能够立足课标来关心核心素养,来精准地制定学习目标,合理地运用了一些教学方法来培养他的学生的环保意识。乔可卿老师肯定了孙沛莹老师的教学设计,第一点是创设教学的情境,建立了课堂学习的共同体。整堂课都以低碳贝贝这样一个动画人物来贯穿,带领同学们开启环保之旅。第二点是鲜活的学习内容,沉浸式的环保实践体验。第三点是拓展学习边界内化知行合一的途径。乔可卿老师也对这节课提出了一些建议:最后的拓展视频中有一些数据性的信息,其实对二年级学生的理解是有一些困难的,以后老师们在视频的选择上可以做得更出色一些。
戴雯老师对肖彦忻老师这一节四年级下册的《变废为宝有妙招》进行了点评。戴雯老师评价这节课合理地处理教材的各个板块,使这些板块能够非常融洽的相连。学生能自主探究和解决问题。肖彦忻老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还补充了大量的社会层面和国家层面的一些内容,以及很多社会上的热点,让学生通过学习不仅仅只关注到教材上的内容或自身。戴雯老师在最后也指出,本节课的评价表中最后两个评价标准不够具体,可以进行优化。
随着两位专家精彩点评的结束,本次教研活动也落下了帷幕。每一次教研活动都记录着大家的努力和付出,都是我们前进的一个足迹,都是我们交流思考碰撞出的一束火花,也是我们收获的一次自我升华,我们教学实践的脚步永不停驻。路漫漫,我们必须从现在就走起来,虽远且行,且行且珍惜,相信我们一路会看到更加美丽的教育风景,享受到更有意义的教育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