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新闻热线:021-60850333

一所助力学生“反内卷”的学校

时间:2024/5/26 10:15:59

来源:东方网教育频道 上海青浦区宏润博源高级中学 外滩教育        选稿:东方网教育频道 陈乐 刘俏

小蔡的"出圈"让他的母校——上海宏润博源学校为更多人所熟知。这所由国际教育开拓者、前上海中学国际部创始元老陈文国校长创办的高中,吸引了不少像小蔡这样,来自体制内的转轨学生。

WDCM上传图片

此外,宏润博源的创校团队里,还有同样在国际教育圈里享有盛名、曾在一众美国名校担任招生和升学指导的Christopher Moses校长,以及扎根国际教育30年,深谙教育管理艺术的执行校长刘刘。

总校长 陈文国

WDCM上传图片

前上海中学国际部创始元老、国际部主任;

中国国际化教育的开拓者、领军人物;

42年教育、30年国际教育经验;

外方校长 Chris

WDCM上传图片

普林斯顿校友面试官;

曾任Reed College(乔布斯母校)招生官;

St.Paul's School(美国第4私立寄宿高中)升学指导;

近20年中学教育和管理经验(其中11年中国国际教育经验);

执行校长 刘刘

WDCM上传图片

前上海中学、进才中学优秀教师;

深谙教育管理艺术;

38年教育、30年国际教育经验;

三位名校长,已经携手合作十余年,也被誉为沪上国际教育圈的"铁三角",给了家长更多选择的信心。

"沪上黑马"

创办6年间,学校在国际学校云集的魔都,成为后起之秀,被称为"沪上黑马"。

作为一所初创学校,宏润博源的升学成绩的确亮眼:

·不仅有毕业生被藤校录取,还有80%的学生升入美国Top50大学;

·且这样的升学成绩,不是靠市场化运营和掐尖招生,而是靠脚踏实地的办学,培养自己的"原生制造"的学生。

比如,像小蔡这样有思想、有趣味、有行动力,闪闪发光的少年,就是9年级从体制内学校,转轨来到这里。

谈起国际化教育对他的影响,他的言语之间充满了对母校的感激,并感慨道,"如果没有那么开放包容的环境,我可能不是现在的样子。"

不仅成绩硬核,还如此受学生喜爱,这究竟是一所怎样的学校?

外滩君慕名探访位于上海青浦的宏润博源学校。学校位于朱家角古镇旁边,校园里的建筑,都是各式各样的二层小洋房,错落有致地排布在草坪四周。

WDCM上传图片

漫步校园,恍惚间,你会感觉它不像是一所学校,更像是一座"度假村"。当然,随处可见的学生作品、社团海报,也会提醒你,这是一所国际化高中。

四年前,宏润博源刚刚成立的第二年,小蔡就被学校这种"自由气质"所吸引。

校园开放日上,刘刘校长说,"我们没有什么特别的,但是我们会支持你,给学生资源和机会。你喜欢辩论吗?我们还没有辩论社,但是可以给你开,还可以提供资金支持,给你配老师。如果你们要出去比赛,就给你们配大巴。"

这和他此前探访过的,很多名声在外的国际学校里,已经公式化、程式化的教育,很不一样。

在这里,每位学生都可以加入学生会,找到自己可以承担的工作;也可以在每周一下午的学生论坛上提意见:从食堂就餐体验,到健身房设施、再到选修课怎么上,大大小小的问题都可以提出来讨论,尝试给出自己的解决方案。

学生们惊讶地发现,"学生会"并非是摆设,而是真的可以推动校园的建设和改革。

WDCM上传图片

学生会换届选举

当学生成为校园的主人,拥有了话语权,学生的态度,也从被动变成主动。他们好像一颗颗种子,在肥沃的、待开发的土壤,肆意生长。

为了解决被大家诟病的食堂排队问题,学生就去辅修经济课,试着用经济学原理,去开发一套更好的制度;

还有学生在编程课上,尝试自己编一套用餐小程序;对健身房有意见的同学,则利用3D建模,重新设计布局,像企业做项目一样,给学校提解决方案和预算;

学生也可以自己开设选修课,无论是健身达人、还是游戏设计达人,只要向学校提交课件,有学生愿意来,就可以开课……

看上去,学生在课余之外花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可是这样丰富的体验和成就感,却也在反哺他们对学习这件事的态度。

在这样民主宽松、充满包容性的氛围下,一些孩子在应试教育中未能释放的"另一面",开始苏醒。

他们一头扎进了对个人兴趣的探索。

有学生跟着博学多才的老师们,自学梵语,还成为观鸟爱好者;

有同学对赛艇感兴趣,学校特地安排专业教练带队,每天早上6点不到就起床晨训,还拿了不少奖项;

对艺术和音乐感兴趣的学生,尝试办画展、组乐队……

WDCM上传图片

学生组建乐队

还有一个细节,也令外滩君印象深刻。

2020年,疫情刚过去的暑假,一批对敦煌文化感兴趣的学生,希望能自行组织一场前往敦煌研学的活动。一群中学生,来到遥远的沙漠之城,会不会存在安全隐患?

学校虽然担心,却还是在不干涉学生的日程安排和自主活动的基础上,为学生配备了向导和富有经验的研学老师。

最后,这样一场由学生自发组织、自主管理的活动,且餐饮住宿、线路规划、纪录片拍摄都由学生合作完成的研学项目,也为学生带来了无与伦比的体验。

活动结束后,有学生甚至写出了高水平的论文,希望未来大学阶段能在这一领域做一些跨文化研究。

WDCM上传图片

学生们自己组织敦煌研学

难怪宏润博源的很多学生,像小蔡同学一样,有着超出同龄人的成熟,同时,他们的身上又有一种少年感。

这种少年感,或许正来自内在生命力的激发。

在Chris校长看来,中国学生是最聪明、最有雄心壮志的群体,但是他们最大的问题在于,仅仅在追求一份清单式的成绩;而他们所处的环境,也都在告诉他们,你需要去做什么,让你看上去更优秀,而不是鼓励学生去挖掘自我。

他曾邀请了很多大学招生官来学校做讲座,讲座结束后,招生官们经常表示,在宏润博源的学生身上,招生官却看到了难得的"真实"(Authentic):

这是一群成熟、有活力、且率真的孩子,从学生的提问、表现中能看出来,他们是真的对某一件事感兴趣、有自己的激情,且不吝于展现自己不那么完美的一面。

在课程选择上,陈文国校长慎重考虑了现有国际课程的优劣势后,大胆选择了美高+AP课程;

还提供了美术、音乐、赛艇、高尔夫等方面的"双优课程",探索让学生走出一条"学业+特长"的发展路径。

WDCM上传图片

学生进行赛艇训练

为了提供学生超越和挑战自我的机会,宏润博源开出了近100门不同学科和难度的课程。其中近AP课程就有19门,英语更是开出了9个难度……

且全校300名左右的学生,几乎每人都有完全不同的课表。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从接近100门课程中挑选。

部分课程内容

哪怕某一门课程只有三五个学生,甚至只有一位学生,也会保证质量得开出来。

这样一来,热衷于科学学习的孩子,可以选择以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为主的科学类AP和荣誉课程;

偏好社会科学学科的学生,可以选历史、人文地理、心理学为主的人文社会类AP和荣誉课程;

那些文理均衡的学生,也能灵活定制适合自己的学科、课程难度组合,文理兼修。

3.按学习难度分班,实行真正意义上的走班制

将个性化做到极致,也意味着学校要在师资、教务、管理上投入巨大。用陈文国校长的话说,"在支持学生成长方面,我们是不遗余力,不计成本的。"

为了帮助学生选择适合的课程,教务处在学期前有专门的"选课指导",提供一周时间的试课;如果发现难度跟不上、或者不感兴趣,可以灵活调换。一个月后进行"诊断性"测试,再做调整。

WDCM上传图片

选课前的指导

学校还实行了真正意义上的走班制。

一位9年级在读家长表示,自己也探访了其他国际化高中,发现在很多学校,只有物理空间上的"走班制",让学生换不同的教室上课而已。

而在宏润博源,是真正将不同年级的学生打散,按照大家选择的课程和难度,进行非常彻底的走班。

在这过程中,孩子能接触到学校里任何一位学生,有机会和自己崇拜的学长学姐成为同班,从他们身上学到一些方法和经验,感受榜样的激励。

国际化的学校里,

紧密、温情的师生关系

好的教育,离不开好的关系。

今天,当教师这一身份的职业属性越来越重,老师在学生成长中的影响,也越来越限于"课堂",而宏润博源的师生关系,却让人感受到一种久别的温情。

总校长陈文国、执行校长刘刘、还有外方校长Chris,以及很多教职工,日常就住在学校里,每天和学生一起用餐。有任何问题,学生可以随时来找校长,完全没有距离感。

Chris校长还加了所有学生的微信,每位学生都会收到他的问候和点赞;他会在每天一早出现在校园餐厅里,和前来就餐的学生热情打招呼、沟通交流;每次出国,只要有机会,他都会去探访在当地留学的毕业生们.....

作为外方校长,能和中国学生有这样紧密的互动,实属难得。

WDCM上传图片

Chris校长和学生交流

其他一线教师也都如此。在这样一所国际化高中,无论中教外教都不会玩"课后消失",而是和学生有更为紧密、温暖的联结,对每一位学生尽心尽责。

曾引领小蔡同学学习梵语、爱上观鸟和摄影的老师,是一位来自康奈尔大学的语言学博士,会说30门语言。这位宝藏老师利用晚自习时间,为小蔡等几位感兴趣的学生,提供了不少于300个小时的课后辅导。

除此以外,学校还有一个特别的规定:

每位学生在毕业前,不仅要完成规定数量的专业课,还要学会打太极、骑自行车、做8道菜、以及参加过职业实习,才能毕业。

看上去,这些方面和国际化教育没什么关系,细细一想,却可见学校的用心。

打太极,既是传统文化的弘扬,也可以帮助学生学着控制和调节情绪;

骑自行车,既可以强身健体,也是大学校园里不可或缺的通勤方式;

而烹饪就更重要了,海外求学,家乡的美食既可以抚慰自己的胃……

师者父母心。刘刘校长表示,"这样设置,是为学生未来的留学生活做准备,而非仅仅关注眼下的升学。"

而家长也从无数这样的点滴细节中,感受到,学校不仅是在认真办教育,甚至在很多方面,比家长考虑得还周到、贴心。

以退为进、刚柔并济

教育是一门艺术

紧密的师生关系之外,想要引领好一群正值青春期、叛逆且渴望独立的高中生,除了教育情怀,还需要智慧。

那些已经被折腾得没有目标感、找不到学习的意义的孩子,该怎么让他们回到正轨?那些稍不留神就会偏离航线的孩子,该怎么帮助他们变得自律,坚定自己的目标?

少年的成长中总会犯错,如何处理这些错误,非常考验教育者的水平。

为了能读懂青少年的内心需求,有效激发孩子的向上意愿,执行校长刘刘找来哈佛幸福课,以及青少年心理课程细细研究。

她发现,想要对学生实施正向引导,前提条件是,恰恰是让他们看到自己的闪光点,认可自己的价值。

此外,还要在管理上"松弛有度",在奖惩手段上"刚柔并济"。

有一位学生刚转来学校时,在学习和生活上,都表现出一种无所谓的态度,整个人处于一种"躺平"的状态,经常违纪。

在宏润博源,如果学生有违纪等不良表现,会被要求做义工来弥补。但是如果"惩罚性义工"达到一定数量,可能会面临一定的处分,甚至开除。

为了逃避处分,这位学生干脆做好了假期结束后,就不来学校的打算。校长刘刘抓住了这一教育契机。

她鼓励学生提前回学校,在"一个人的学校"里做义工,并以"一个人的宏润博源"为主题做一个短视频。如果短视频有超过100人点赞,就可抵惩罚性义工。结果,由于她短视频做得很有趣,得到了很多点赞和好评。

而在过去的学习生涯里,她从没有得到如此多纯粹的夸赞和认可。恍然之间,她好像重新看到了自己的价值。

自此以后,无论家长还是老师,都反馈说,"真神,她像是换了一个人!"

像这样出乎意料的教育手段,还有很多。

为了唤醒学生内在的生命力,学校还经常挖空心思来激发学生的成就感。

一开始,学校没有足球场,几个爱踢球的孩子,找到校长,提出要求学校给建一个球场。

校长刘刘没有立刻答应学生的要求,而是采取"激将术",让学生先拿出自己的表现,在现有的草坪上如果能踢出气势和决心,学校再想办法。

孩子们开始不服输了。没有球门,他们就用书包、宣传板,搭一个球门;没有统一的服装,就自己设计球衣拉赞助……他们外出比赛,在没有替补、没有教练的情况下,去和其他国际学校里知名的足球队"角力"。

他们硬是把学校的大草地,踢成了足球场,也将足球社踢成了最佳社团。其中,足球社社长,更是把自己从"普娃"踢成了别人眼里的"牛娃",进了世界名校杜兰大学。

最后,学校也没有食言,校长甚至亲自上阵,将草坪进行了一番改造。

什么是给学生提供无条件的支持?

刘刘校长表示,"我们给予学生的一切支持,都应该是为了激发学生内在的动力和成就感,而非只是简单的有求必应。否则,尽管物质条件很高大上,孩子的内在却很空虚、脆弱。"

而一所真正懂学生、为学生的未来考虑的学校,一定是能为提供更多超越"一纸文凭"的东西。

WDCM上传图片

宏润博源学校的操场

一番探访下来,外滩君从这些故事中,也越发能感受到,为什么对于有的孩子来说,留学成功、乃至申请上名校,只是人生中的一站。

"17岁团长"小蔡同学,被两大藤校录取后,没有急着入学,而是申请了gap一年,尝试创业。在这期间,还经常探访母校来反馈自己的创业心得;

被"新常青藤"顶尖大学录取的学生,带来了自己全A的喜讯,无论在学术体验,还是人际关系上,都游刃有余,后劲十足;

更多学生,带着在高中四年里,被点燃的内驱力,在海外大学继续肆意生长...

一位12年级家长坦言,孩子从体制内转轨到国际高中的这几年,越发觉得,校长的办学理念,可以决定学校走多远、飞多高。

"我们发现,宏润博源是一所非常注重孩子自我构建、自我发展、自我突破的学校,最后让孩子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

想起陈文国校长曾说过,"什么是最好的教育?只有最适合孩子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只有想方设法将每个孩子的潜能挖掘出来,加以引导和发扬光大,帮助孩子成长,才叫做真正的教育。"

而坚持教育规律、默默办学的宏润博源,也让更多学生和家庭,有机会跳出内卷和焦虑,拥有"不内卷也能上名校"的底气。

开放日预告

宏润博源校园开放日

5/25、5/26、6/1、6/2(可任选半天)

届时会安排课程升学宣讲、校园参观、

中外教及在读学生现场交流

欢迎初三应届生家庭,预约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