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2024/6/4 14:46:07
来源:东方网教育频道 上海市浦东新区浦三路小学 选稿:东方网教育频道 陈乐 徐甦敏
课堂观摩
5月29日,“杜川嫣德育工作坊”的学员们来到康城学校,观摩工作坊学员李敏老师执教的“绿色消费生态行”主题班会。
课堂上,李老师巧妙地引入了动画片人物,让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环保知识。她以生活中的实例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认识到绿色消费的重要性,倡导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环保行为。在李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们结合实际生活场景进行学习,积极参与讨论,分享自己的绿色消费心得,课堂生动活泼,氛围十分活跃。
李老师以其极强的亲和力,与学生建立起良好的沟通和互动,让学生们在轻松自由的氛围中更加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看法,这也使得课堂更加丰富多彩。
专家点评
课后,徐汇区教育学院德育室主任江振岚老师和工作坊主持人杜川嫣校长对这堂课给予了点评。他们认为,李老师以生动有趣的方式,让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了环保教育,以情景化课堂开展教学,做到了寓教于乐。
学员感悟
工作坊学员老师也予以了积极评价:
南码头小学 钱如意
听了李敏老师的这堂《绿色消费生态行》,课堂准备充分,环节紧紧相扣,内容精彩有趣,让我受益非浅。李老师通过角色扮演,让每个学生都尝试担任物业管理员的职务,通过参与到帮助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一家如何做到绿色消费保护生态文明,加深对生态文明、绿色消费的理解。此外课上李老师还让同学们根据不同情景制定了绿色消费购物清单,孩子们都津津有味地讨论着,最后的呈现也十分精彩。
园西小学 苏丹红
虽然做了好几年班主任,但是真真正正上一堂主题教育课的契机却很少。今天,我非常荣幸能聆听康城学校李敏老师执教的《绿色消费生态行》一课,老师亲切的教态,紧扣的环节,活跃的课堂氛围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课堂伊始,李老师就创设了“物业管理员”的大情境,将学生一下子代入到熟悉的生活情景中。随后,又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卡通形象引入邻里矛盾,让学生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综合实践”为主线,展开一系列的活动,让他们在思辨中潜移默化中懂得绿色消费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整堂课非常成功,值得借鉴。
明珠森兰小学 冯千里
今日,有幸聆听了一节趣味盎然的主题班会课,由我们工作坊的成员之一——康城学校李敏老师带来的《绿色消费生态行》。李老师亲切的课堂语言使我感到如沐春风,有趣的情境设置也让我深深沉浸其中,直到下课铃响了,我也同教室里的学生们一样恋恋不舍离开。接着,由徐汇区教育学院德育教研员江振岚老师进行了评课和讲座。江老师对李老师呈现的主题班会课有着很高的评价,也为其指出了一些改进的方向。江老师一针见血的评价是我感触颇深,她站在一个更高的层次,结合本次主题班会教学案例,指导老师们如何设计主题班会。江老师指出,主题班会区别于其他课程,是由班主任且只能由班主任执教,应该基于学生现实问题,带有价值导向,最终指向道德水平提升。讲座过程中,老师们认真学习,收获满满。大家对“主题班会”有了更清晰、准确的认知,对“如何开展主题班会”有了更深的了解。
康城学校 方丽
李敏老师的课堂上,学生个个化为小区工作人员,积极参与到小区绿消费生态活动中。孩子们热情高涨,一起帮大头儿子一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通过自己的模拟操作明白如何将绿色消费落于实际生活中。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在最后小组同学一起参加绿色消费活动时,各个小组的汇报员集小组之力,样样选购的东西都合情合理、有理有据。可见课堂成效。
在之后江主任和杜校长的点评中,收获颇多。在主题班会上课前,老师不仅要阐释现象,更要深究现象背后可能的原因,让孩子明白为什么这样做合适。同时也要关注主题班会的长尾效应,不仅仅停留在理解和认知,后续的评论、辨析和创造更是值得思考和探究的方面。总之,工作坊的观课活动,不仅观赏到了一堂精彩纷呈的课,也从专家的点评中获益良多,为自己如何上好一堂主题班会课,留下深刻的思考深度。
东鼎外国语学校 从文
今天有幸来到康城小学,观摩了一场由李敏老师带来的,别开生面的主题班会课。
1.情景化教学,课堂生动有趣:
本节班会课以“绿色生态行”为主题,通过情景化教学的方式设计了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使课堂生动有趣。老师利用多媒体资源展示了各种环境问题的现状和影响,引起了学生的浓厚兴趣。同时,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们身临其境地感受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增强了他们的学习体验。这种情景化教学方式不仅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而且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和体会所学内容。
2.贴近生活,学生参与度高:
班会课的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引起了学生的共鸣,使得学生的参与度明显提高。老师通过讲述实例、观看视频等方式,向学生展示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环保活动中来。学生们从自身的角度出发,积极思考和表达对环境问题的看法,提出了许多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他们不仅仅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与老师进行了良好的互动,提高了学习效果。
3.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核心素养:
在课堂结束之前,老师设计了一份生活实际练习单,让学生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提出解决环境问题的方案。这样的设计不仅体现了新课标的教育理念,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核心素养。学生通过思考和讨论,提出了各种创新性的解决方案,展现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种实践性的教学设计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够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这堂课的成功,不仅展示了工作坊学员的教学实力,更是“杜川嫣德育工作坊”的一次生动实践。工作坊学员将在杜川嫣校长的带领下,展示更多学习成果,为我们的德育教育事业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