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2024/6/7 10:26:50
来源:东方网教育频道 上海市浦东新区竹园小学 选稿:东方网教育频道 陈乐 徐甦敏
6月4日,重庆市两江新区中小学校长领导力陈珍国名师工作站团队一行莅临浦东新区竹园小学进行交流访学。正高级教师、特级校长、特级教师娄华英校长携学校管理团队热情接待了来访的老师,并就教育教学、学校管理等方面与工作站老师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探讨。
体验竹园学习空间
走进校园,漫步教学楼、中厅、宣传墙、涂鸦墙、拐角处等,工作站老师们看到的是学校的“精致”。
一楼中厅的“翻板墙”是笋芽们喜欢的空间。我们学校之前对于班级的评价是用了传统的大黑板,形式不够新颖,时间长了大家也就缺乏约束自己的内驱力了,于是在校园空间改造中,学校尝试把“小水滴”作为评价的具象载体,结合小笋芽一日在校常规、各类活动的参与度等情况,为表现突出的班级颁发小水滴的奖励。
来访的老师们纷纷在这里停留驻足,被这一块块小翻板深深吸引,感受着竹园“以小见大”的校园文化。
接着,笋芽向来访老师们介绍了学校的“小笋芽书吧”,一走进书吧就能看见“因书而美”四个字,这四个字是娄校长送给全体小笋芽的,希望笋芽们能通过阅读丰富自己的心灵。
“好书推荐”、“读者心声”、“数字借阅”,老师们感受着这个小小的空间中为孩子们的成长所带来的便捷、丰富、多元。
最后,在娄校长的带领下,老师们来到了位于二楼中厅的开放式阅读空间,书架上所放的书籍也是与本学期小笋芽0.5课程三个学院学习内容有关的书籍。每到课间时,这里就会坐满爱阅读的小笋芽。每到放学时,这里也会有专门的小小图书管理员把这里整理得井然有序。
这里除了阅读,也是一个滋养心灵的地方,孩子们在这里真正实现了随时随地看书,“随心所欲”学习,真正让空间为我所用。
展竹园师生风采
竹园小学优秀青年教师林恺骋老师进行了3AM4U3 Plants第二课时的现场教学展示。林老师从向日葵种子的自述展开,介绍了向日葵从种子到发芽,再到开花结果的不同生长过程和阶段特征。
学生通过“三个助手”开展阅读、听力等学习活动,即时反馈学习效果,赋能英语学习评价。
林老师的课,折射出的是竹园丰富的课程文化,多元的课程理念,丰富的学习方式。
互动探索共提升
正高级教师、特级校长、特级教师娄华英校长首先代表学校对于重庆市两江新区校长领导力陈珍国名师工作站的老师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娄校长表示这样的紧密型交流有助于提升沪渝两地高质量办学的持续推进。
接下来,娄校长结合自己的治校实践,从如何带领全体师生形塑学校办学价值体系、如何建构以育人为导向的课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如何打造以师生发展为中心的学校治理体系三个方面,详细介绍了竹园近几年的实践和探索。
为了更好地提升校长领导力,娄校长致力于尺度加温度的学校管理,以读、做、说、写、赛构成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使竹园真正成为师生拔节生长的精神家园。
副校长范君英老师从校区特色课程研究与实践的角度,以《小笋芽“HUI成长”综合课程,带学生去有光的地方》为主题进行了分享。范老师从校本课程如何体现学校“多元融合、创生发展”的课程理念,又如何在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基于校区和学生实际,通过“以小见大、学科融合”的方式,以课程群的概念构建一系列基于儿童发展的成长课程。
竹园小学课程创新中心鲍蓓蕾主任代表学校,进行了《“三步渐进”让教研更有研值——浦东新区竹园小学新教研实践的思考与探索》的主题分享。鲍主任围绕“打破校区壁垒,让教研观念更有研值——遵照学习理论,让教研模式更有研值——架设研究立交桥,让教研实践更具研值”这一“三步渐进”的教研策略,进行了深入分享。竹园的新教研实践不仅给予教师系统化的专业滋养,更提升了团队协作与创新能力,为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崭新的活力和动力。
名师工作站主持人陈珍国首先代表工作室向学校精心的安排表示感谢,他表示娄华英校长是一个站在教育前沿、走向引领前沿的特级校长,竹园以坚实的脚步走在了教育改革的前沿。他表示,教育就是用世间一切的美好唤醒、成就每一个孩子。
在竹园的办学中,我们看到娄华英校长非常重视价值观的引领,非常重视前沿的把握,非常重视师生团队的成长,非常重视教师的成长激励,校长的领导力,在“创造一切条件让师生体验成长快乐”中体现得清晰而有力。竹园的办学成就值得在更大的范围内做辐射与推广。
教育之舟跨越山海,心灵之桥连结千里。在这次沪渝两地的学习交流活动中,不仅加深了深厚情谊,更促进了两地的教育与文化认同,这也使我们能从更广阔的视角思考“双新”背景下的育人方式。
一次友好的携手,一次理念的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