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8/22 14:02:47
来源:东方网教育频道 上海海事大学附属北蔡高级中学 选稿:东方网教育频道 陈乐 徐甦敏
全国青少年高校科学营是由中国科协和教育部共同主办的科普活动,自2012年至今已连续举办12年。2024年7月20至26日,海大附中新高二年级孙文涛、林星逸、张以恒、王梓杨4位同学幸参加了高校科学营,与来自全国各省的同学们一同走进华东理工大学,参加为期一周的科技与文化交流活动。今年华东理工大学分营以“梦起科学、情缘华理”为主题,紧扣科技创新主旨,围绕学术导航、实验学习和社会考察展开,同学们走进了国家重点实验室和重点企业,聆听了名家大师精彩报告,参加了科学探究及趣味文体活动等。
日程安排
7月21日下午,在开营第一课上,中国科学院院士、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朱为宏教授为营员们带来了题为《美丽化学》的讲座。“化学是什么?Chem-is-try,化学离不开尝试”,讲座聚焦于化学领域的基石,讲述元素周期表的奥秘与杂化轨道理论的精妙,使同学们深刻体会到分子间相互作用所蕴含的“科学之美”。朱院士还讲解了“明星染料体系”——双稳态光致变染料新体系在变色眼镜、全新防伪技术以及新型光致变色玻璃等领域的广泛应用与产业化成就;并通过形状记忆材料、隐形玻璃等材料与化学交融的示例,让同学们体会到了化学作为一门中心科学的无限魅力,鼓励大家能够跨越学科界限,以更广阔的视角审视化学的无限可能。“科学是没有止境的边疆”“化工人的情怀是强国富民的理想”在讲座最后,朱院士勉励同学们怀揣一颗热爱科学的心,理解科学对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巨大推动力。
7月22日上午,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费林加诺贝尔奖科学家联合研究中心戴升教授为同学们带来了题为《化学元素的故事》的科普讲堂,带领同学们用化学元素认识万物,走入一个全新视角的科学世界。
华东理工大学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陈显军为营员们讲述《生命的成像与控制》,他从生物医药的前沿和热点出发,着重为同学们讲解了光遗传学及具体的应用实例如“胜利者效应”、删除记忆、恢复视力、借助光控细胞技术用手机远程调控治疗糖尿病以及控制神经元治疗焦虑。不仅增强了同学们对生命科学的理解,也让同学们了解到了科技在实际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巨大潜力。
7月22日,化工科学、物理科学、环境科学、药物科学、生物科学、信息科学、化学科学七大学科探究性实践活动在华东理工大学分营开启,结合理论与实践,引导同学们零距离体验科技魅力。冷模试验、电子荷质比测量、密里根油滴实验与基本电荷测定、污水处理厂VR互动体验,水质检测及初步处理互动实验、溶液型液体制剂(薄荷水)的制备、微生物质粒的抽提实验、“物联网云加工控制”实践体验课、趣味实验“水中写字”、界面缩聚尼龙拉丝的制备、免洗手消毒凝胶的制备……同学们走进实验室,亲手操作,亲眼见证了科学原理的展现,也深刻领悟了科学实验所蕴含的趣味与严谨。
密立根油滴实验体验
(从左至右:孙文涛、林星逸、张以恒、王梓杨)
7月20日下午,营员们前往生物反应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费林加诺贝尔奖科学家联合研究中心进行参观。令同学们叹为观止的特大型反应器,和国际领先的先进电镜仪器,都让同学们近距离触摸前沿科技,感受国之重器。7月25日,在华东理工大学奉贤校区,营员们参访了上海市药学实践工作站。通过药物知识探索、药物研发数字化和制药科学实践三部分,以趣味性的科普形式,集中展示了现代智能化的药企厂区的设备、仪器和大型的厂房沙盘,让同学们了解了现代药厂的生产结构与现代化制药工程的基本步骤,以及药品的质量控制和安全性评估等方面的知识。
榜样力量分享会
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校大学生年度人物张于波以“服务国家战略做爱国奋斗的有志青年”为题,讲述了自己投身于航空发动机制造领域,聚焦“卡脖子”技术,致力用自己专业所学提升国家航空工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奋斗历程。
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上海市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黄钦威分享了他担任华东理工大学第24届研究生支教团团长,奔赴云南寻甸,传递知识与信念火种的支教之旅。
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3全国金奖获得者吴宵,讲述了他和团队针对严重危害我国海水鱼类健康养殖的重大病害,在追踪国际科技前沿和探索水产病害绿色病防核心科技的路上,研究高精尖的渔用疫苗并深入田间地头推进成果转化,打通乡村振兴“最后一公里”的故事。
几位华理大学生的分享,不仅让同学们看到了投身科研、砥砺奋进的科创精神,也深刻地诠释了当代青年甘于奉献、牢记使命、开拓进取的担当。
实践研学
在中国商飞的实践研学,同学们亲眼见到了C919国产大飞机,充分了解国产大飞机装配生产的全流程和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状况,深刻感受我国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的突破。此外同学们还步行游览了外滩,参观了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上海奉贤博物馆、华东理工大学奉贤校区大学生活动中心的“小花梨新媒体工作室”等。
永不放弃”纪念碑前合影
结业证书
学生心得体会分享
华东理工大学科学营之旅:探索、融合与启迪
王梓杨
在这个充满探索与发现的夏天,我有幸踏入了华东理工大学的校门,参加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科学营活动。这次旅程不仅是一次对科学知识的深度探索,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和成长的飞跃。以下,我将从八个方面,细细描绘这段难忘的经历。
一、初识华理,校园漫步
踏入华东理工大学的那一刻,我便被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现代化的建筑风格所吸引。绿树成荫的小道旁,是错落有致的教学楼与科研楼,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书香与科研的气息。漫步在校园中,我仿佛穿梭于知识的海洋,每一步都充满了新奇与期待。导览老师的讲解让我们对学校的历史沿革、学科特色有了初步的了解,更激发了我们对接下来活动的无限向往。
二、科研殿堂,国家重点实验室探秘
随后,我们有幸参观了华东理工大学的国家重点实验室。这里,是科研创新的摇篮,是无数科研成果诞生的地方。走进实验室,高精尖的仪器设备、严谨的实验环境无不让人叹为观止。科研人员耐心地为我们讲解了实验的原理、过程及意义,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了科学研究的魅力与艰辛。这次探秘,不仅拓宽了我们的视野,更在心中种下了科研梦想的种子。
三、破冰行动,团队融合新篇章
为了增进营员间的相互了解,促进团队协作,科学营特别安排了破冰行动。一系列趣味横生的团队游戏和挑战,让我们在欢笑中打破了初见的隔阂,建立了深厚的友谊。这些活动不仅考验了我们的智慧与勇气,更重要的是,让我们学会了如何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长处,共同面对挑战,携手成长。
四、密立根油滴实验,动手实践出真知
在科学营的核心环节,我们亲手操作了密立根油滴实验。这一经典物理实验不仅揭示了电荷的量子化特性,更让我们体验到了科学探索的乐趣。在导师的指导下,我们小心翼翼地调整电压、观察油滴的运动轨迹,通过计算得出了电子的电荷量。那一刻,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让我们深刻理解了"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五、红色足迹,中共一大会址追寻
为了传承红色基因,科学营还特别安排了参观中共一大会址的活动。站在这座历史悠久的建筑前,我仿佛能听到百年前那激动人心的讨论声。通过讲解员的介绍,我们了解了中国共产党诞生的艰辛历程和伟大意义。这次参观,不仅增强了我们的爱国情怀,更激励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六、校区巡礼,领略华理多彩风貌
华东理工大学拥有多个校区,每个校区都有其独特的风景和故事。在科学营期间,我们有机会逐一探访了这些美丽的校区。从现代化的徐汇校区到风景如画的奉贤校区,每一处都留下了我们的足迹和欢声笑语。这些校区不仅展现了华理的广阔天地,更让我们感受到了学校对学子们的关怀与期待。
七、学术交流,思维碰撞火花四溅
科学营还邀请了多位知名学者和校友进行学术讲座和交流。他们的精彩分享不仅涵盖了各自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更融入了对科学精神的深刻阐述。在互动环节中,我们积极提问、勇敢表达自己的观点,与专家学者们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探讨。这些交流不仅拓宽了我们的学术视野,更激发了我们对未来科学研究的热情与信心。
八、收获满满,科学营之旅圆满落幕
转眼间,科学营活动已接近尾声。回望这段旅程,我们收获了知识、友谊、成长与梦想。在闭营仪式上,大家纷纷分享了自己的感悟与收获,表达了对华东理工大学和科学营的感激之情。虽然科学营的帷幕已经落下,但它留给我们的宝贵记忆和深刻影响将伴随我们一生。未来无论我们身处何方,这段经历都将是我们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之一。
孙文涛
2024年7月20-26日,开展了为期七天的全国高校科学营活动。此次活动意义非凡,全国15个省、市、自治区的营员们共聚上海,共同探寻科学的奥妙,揭开科技的面纱,层层剖析其本质追求人类的真理,镌刻科创的崇高。
我所在的华东理工大学分营秉承“勤奋求实,励志明德”的校训校风,旨在提高各营员的科创素养、激发兴趣,以“梦启科学 情缘华理”的响亮口号开启了这次的旅程。
此次活动的内容丰富,包括科普讲座、开营仪式、破冰活动、参观国家重点实验室与博物馆,以及华东理工大学奉贤校区、上海外滩等地,深刻感悟上海的人文底蕴、历史文化。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便是在华东理工大学奉贤校区进行的大学物理教授别出心裁的动手实验:密立根油滴实验。即便在此前并未接触电场相关内容,在教授的言传身教、授业解惑下,注意事项被我们一一侦破,真理的脚步越来越近。而后我们分为两人一组,各自进行实验,将理论化为实践彻切让我们体会到科学的乐趣所在。
这几天的经历浓缩,收获颇丰。大学生活的经验让我早早可以为人生的下一阶段作准备,科学的建模厚植心中并具像化,对未来的方向也日益清晰。值得一提的还有华理校方,对时间的安排、场地的安排、教师的水平、无不给我们展现了华理风采对此我不胜感激。
总之,这样的机会给我树立了正确的科学价值观,今是而昨非之感涌现心头,着实改变了我对科学的态度、对生活的态度、对学习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