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2024/9/15 18:00:06
来源:东方网教育频道 上海市浦东新区高桥镇小学 选稿:东方网教育频道 陈乐 徐甦敏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2024年教师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朝着建成教育强国战略目标扎实迈进。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大力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构建一支品德高尚、专业精湛、勇于创新的教师团队,9月13日,高桥镇小学举办了“凝心铸魂·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2024年师德师风月专题报告会。学校全体党员教师、行政干部、团员及青年教师共同聆听了市、区教书育人优秀园丁——建平实验中学党总支书记刘宏福老师的精彩讲座。
弘扬教育家精神
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教师
刘书记以“弘扬教育家精神,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教师”为题,分享了他对教育的深刻理解与不懈追求,激励着每一位在座的教育工作者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会议伊始,刘书记带领大家回顾了习近平总书记自2013年以来关于教育家精神的系列讲话,强调了教育家精神在新时代教育工作中的核心地位。教育家精神不仅是教师个人修养的体现,更是提升教育质量、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关键。
教育家精神是崇高的,但绝不是高不可攀,它是一个不断向上攀登精神高峰的过程;教育家精神是深刻的,但绝不是深不可测,它是一个不断向下溯精神之源的过程。它犹如精神灯塔,发出灿烂之光,照亮中国教育的天宇,引领每一位教师持续前行。
追问为何当教师?
—育人·成己·创造
在谈到为何选择教师这一职业时,刘书记巧妙地引用了德国哲学家康德的两句至理名言,深刻而精炼地回应了这一灵魂之问。他强调“教以育人,学以成人”不仅是教育的本质,也是教师使命的精髓所在。无论是怀揣着“干净的、安静的、像样的!”教育理想初上讲台的年轻“小老师”,还是“守仁之心,德才兼备”的“大先生”,都应将立德树人视为自己的责任与使命。
刘书记借用自己年轻时的求学与从教经历,告诫在座每一位老师,要明确教育的终极目标与方向,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注重学生品德的塑造与能力的培养,将教育的温暖与力量渗透到学生的每一个日常瞬间,融入到他们成长的每一个阶段,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扣问为谁当教师?
—人民·国家·天下
“青年强,则国家强。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在回答“为谁当教师?”这一深刻问题时,刘书记引用了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这一论述,勉励广大教师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他指出,广大教师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过程中,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明确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坚持教育同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探问怎样当教师?
—激发·行动·反思
每个教师在职业生涯中都需深思四个问题:我是谁?如何做好自我发展规划?我应如何为学校提供支持,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促进学校发展与学生成长?作为具有自身专长的我,如何发挥专长,不断提升自我?
对此,刘书记详细剖析了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指出了构建个人专业发展路径的重要性,并介绍了通过系统化规划研修内容、精心设计话题、把握提问时机等方式来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技能和专业素养。他鼓励老师们要敢于质疑并超越自己的固有经验,通过每天自我评估、重新学习来颠覆旧有的知识观和教学观。
刘书记的讲座在一片思考与共鸣的氛围中落下了帷幕。大家深刻认识到,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必须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不断提升自我,勇于创新,努力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和同行者。
身处新时代的教育前沿,教师肩扛培育英才、传承文明的神圣职责与使命。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快建设教育强国,需要每一个人的共同努力。未来高小全体教师将继续携手并进,将这份精神力量转化为育人能力,用实际行动诠释、践行教育家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