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2024/10/26 13:50:20
来源:东方网教育频道 上海市上南中学东校 选稿:东方网教育频道 陈乐 徐甦敏
浅秋清风醉人意,凝青聚力绽芳华,为进一步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加强教师间的相互学习与交流、展现青年教师课堂风采,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综合素质优良的青年教师队伍,上南东校于2024年10月18号下午开展了“双新”青年教师展示活动。
汇报展示,精彩纷呈
邹平校区
邹平校区初一年级组叶梦婷老师授课的内容是中国史第一册第9课《秦统一中国》。秦灭六国,开创了史无前例的大一统格局。为了加强对全国的统治,秦朝确立了中央集权制度;为了巩固统一,秦朝采取了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最终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课始,叶老师展示文物制品“何尊”,明确“中国”概念的变化,激发学生兴趣。接着,结合“秦灭六国”的视频和地图,梳理秦灭六国的过程,并布置小组活动,秦统一天下的原因。然后通过历史短剧《朝会》及史料,理解中央集权制度,解析君主专制。随后创设情境“御史大夫在囧途”,探究秦巩固统一的措施。再通过材料研读,明确秦统一中国的意义。最后,出示习近平总书记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四十周年纪念会的重要讲话,揭示历史发展规律,祖国必须统一,也必然统一。
课后,教导主任任婕老师组织了评课活动,历史组张晨老师认为本课叶老师运用了两种史学方法,第一种是识读地图,培养了学生的时空观念;第二种是史料实证,帮助学生把握历史解释,分析秦灭六国的原因和理解秦朝中央集权制度。最后在秦对中国的意义教学中,叶老师帮助学生认识到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感悟到秦让中国凝聚为一,大一统成为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培养了学生的家国情怀。同时,张老师也给出了宝贵意见:在分析秦灭六国的原因时,可以从商鞅变法继续深入探究,得出历代秦王的励精图治;从远交近攻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得出秦王嬴政的雄才伟略,让学生感受到历史人物的魅力,拉近学生跟历史的距离。
历史组刘博老师认为叶老师这节课最大的亮点是体现了秦朝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且运用情境教学,增加学生学习兴趣,对所学内容产生求知欲。同时,刘老师也提出了以下建议:在提到商鞅变法时,可询问学生商鞅的思想是哪个学派的,从而凸显法家思想对秦朝的利弊。
最后,徐校长进行总结,他肯定了叶老师的教学内容充分、教态自然,且认为叶老师能把历史和现在联系起来,帮助学生感悟历史,以史为鉴,认识到国家统一是必然的。
锦绣校区
锦绣校区初一年级的顾思语老师执教的是《11.3整式的除法(3)》。顾老师先通过四道习题复习单项式除以单项式运算法则,通过类比的数学思想推导出整式除以单项式的运算法则,并且结合“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进一步验证了运算法则的正确性。在讲解例题部分,顾老师脉络流畅,书写规范,环环紧扣,并通过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学生纠错的环节,让学生对于整式除以单项式运算法则的应用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最后环节顾老师通过两道习题进行了思维拓展,引申出了整式除以整式的问题,让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进行自主学习探究。
课程结束后,教务主任卫老师组织了评课活动,首先卫老师肯定了顾老师这节课的教学设计及整体的效果呈现,整堂课教学目的明确,流程顺畅,同时给出建议,在课堂上要多关注学生,要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日常的教学中来。同为初一年级组的赵佳雄老师认为顾老师这节课教学内容和习题设计上做到了由浅入深,层层递进,顾老师还发挥了信息技术的优势,利用希沃白板实时反馈学生做题遇到的问题,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教研组组长陈泳老师从教学方法和学生表现两个方面进行了点评,顾老师这节课注重学生知识系统发展的过程,学生参与度比较高,习题设计也抓住了易错点,进步很大。
凝“青”聚力,集“新”前行
教以志远,研以深耕。弦歌不辍,薪火相传。此次展示课活动虽已圆满落下帷幕,但教育之路才刚刚启程,相信青年教师会以崭新的姿态砥砺奋进、笃行致远,在上南东校的校园奋楫扬帆,行深致远,为教育教学贡献青春力量!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此次展示课的开展不仅为青年教师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风采的机会,也是一次思维碰撞、理念交流的良好契机。上南东校将一如既往地重视青年教师培养工作,以师徒结对、团队助力和任务驱动为抓手,进一步激发青年教师的内驱力,让青年教师在和谐奋进的氛围中,感受到学习和探索的乐趣,为实现自我专业长足发展蓄能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