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12/2 16:27:14
来源:东方网教育频道 上海市今日学校 选稿:东方网教育频道 陈乐 徐甦敏
为了深入探讨进城务工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推动融合教育的深入实践,上海市今日学校于11月29日成功举办了“融合教育视角下的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学习适应性实践研究”开题报告会。本次会议邀请了三位在教育领域具有深厚造诣的专家——上海市特级教师,浦东新区名师工作坊主持人黄建初老师,上海市特级教师,浦东新区物理教研员黄卫群老师和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张娜博士。
课题汇报
乔玉燕老师代表课题组对课题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初步的研究目标及内容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她指出,在本地农村人口因征地拆迁等原因逐渐向城镇集中、进城务工人员为工作机会举家大量迁入的趋势共同作用下,进城务工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日益凸显,但是具体在哪些学习适应性方面存在较多问题?造成学习适应问题的因素又是哪些?又如何针对问题采取何种措施呢?若这些问题得不到及时的调适和引导,会严重影响随迁子女子女的健康成长,而学校教育在其成长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很有必要探究随迁子女学习适应性问题及其影响因素,通过学校为主体,发切实挥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在教育融合视角下从寻求破解,帮助解决随迁子女在学习、生活、交往中遇到的或可能遇到的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适应性和学习能动性。
作为子课题,吴卉老师对区级规划课题《“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实践性作业设计的研究》进行了汇报,希望可以通过更个性化的实践研究助力探索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在城市学校中的学习适应性问题,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学校生活,提高学习效率,形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认知习惯。
专家评议
三位专家对课题的研究价值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同时也指出了存在的问题。
张娜博士指出,关于学习适应性的概念界定,需要更加“本土化”。这意味着我们不能仅仅依赖于前人的研究,将学习适应的概念简单地归结为学习环境、学习资源、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等四个方面。相反,我们应该根据当前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适合学生的核心概念。这样的概念界定不仅能更准确地反映学生的学习状态,还能为后续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指导。其次,在调查方法上,张娜博士建议将教师对学生的现状调查纳入访谈内容中。这一建议强调了教师在学生学习适应性评估中的重要性。通过教师的观察和反馈,我们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发现潜在的问题,从而为后续的策略制定提供更丰富的信息。最后,在具体实践方面,专家建议结合实践问题和文献研究,设计出一个实践框架。这个框架应该旨在提升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情感归属和元认知策略。通过结合实践问题和文献研究,我们可以设计出更具针对性的实践活动,以帮助学生在这三个方面得到提升。
黄卫群老师表示,该课题具有极高的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对于推动融合教育的深入实践、提升随迁子女的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研究目标和内容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具体化,以便为后续的操作提供更强的可实践性。她建议,可以进一步细化研究目标,明确研究的具体问题和预期成果,同时,在研究内容上,也要注重实证研究的科学性,确保研究成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黄建初老师详尽而深刻地分享了“核心素养视角下的课例研修”这一重要议题。不仅细致入微地阐述了一线教师如何基于核心素养的理念,系统而科学地开展课例研究,从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创新,到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估等多个维度,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案例和理论支撑,帮助教师们更好地理解并实践核心素养在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此外,黄老师的分享并未止步于此,还深入探讨了“以校为本的课例研修何为”,在这一部分,黄老师分享了自己在课程设计理念、课程资源整合、课程实施策略以及课程评价体系构建等方面的思考与反思,他向课题组的每一位成员传达了这样一个振奋人心的信念:在教育这片广阔的天地里,每一位教师都拥有无限的潜力,能够成为“国课校本化”这一重要教育实践的积极参与者和创新创造者。
校领导总结
龚书记对课题组提出了几点期望与要求。他希望大家能够继续发扬团结协作的精神,加强课题组成员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共同面对研究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挑战与困难。同时,他鼓励大家保持研究的敏锐性与创新性,不断探索新的研究方法与路径,力求在研究中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
此次开题报告会的成功举办,不仅为课题组提供了宝贵的交流和合作机会,也为推动融合教育的深入实践、提升随迁子女的教育质量注入了新的动力。我们期待在不久的将来,能够看到更多关于进城务工随迁子女教育问题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共同为他们的美好未来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