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12/31 10:42:35
来源:东方网教育频道 上海市浦东新区浦三路小学 选稿:东方网教育频道 陈乐 徐甦敏
“古诗赏析”推普活动是学校一项语文艺术共融的跨学科品牌活动,每周二中午的赏析活动成为了同学们耳闻乐见的诗词盛宴,诗词推荐活动带领爱乐少年们走进诗歌的海洋,同时承载着立德树人的崇高使命。
为了深化诗词教学,进一步传承中华文化,浦东新区浦三路小学成立了“爱乐诗坛”,启动了诗词推荐官的招募工作,招募到共计84名“诗词推荐官”和14名家长志愿者作为“编外老师”。学校正式成立了首批诗词推荐官,搭建爱乐少年“爱诗词、乐表达”的成长平台,并得到了家长们的大力支持。
项目进程
壹 解读诗词推荐 明确角色定位
爱乐诗坛的火热招募之后,学校开启了爱乐诗坛第一课,郭校长作为爱乐诗坛的首席讲师首先对同学们的热情参与表示了肯定与欣赏,并对诗词推荐活动做了生动解读。接着顾老师向同学们明确了诗词推荐官的角色定位,希望同学们同伴之间抱团,分别担任导演、编剧、讲师、美编等角色,以成果为导向推荐团队心目中最喜欢的一首诗。
贰 梳理推荐过程 明确学习目标
12月19日,爱乐诗坛第二课开讲了。在第二讲中,在师生对话中,聚焦如何向大家推荐一首古诗,梳理了学习的过程,明确学习任务和推荐成果,并确定为达成这一目标需要做哪些准备和工作,王老师带领大家欣赏诗与乐相和而歌的美好,激活诗韵创造的热情。
叁 抱团设定主题 分工明确任务
在同学们抱团成组后,大家启动主题制定选择推荐的诗词,在组团过程中同学们各自明确了角色和分工。
在一次次的讲课后,五年级同学投入乐热火朝天的诗词推荐活动中,同学们纷纷制作出一个个精美的诗词介绍的视频:丰富的内容介绍、生动的故事演绎、悠扬的古诗吟颂,获得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一致称颂。在诗词推荐的成果中,技术层面的难题大家抱团解决,诗词内容的学习全体凝结智慧,在学习过程中同学们不仅感受到了古诗词的深厚意蕴,更在逐步克服学习困难中提升素养。
肆 跨出语文学科 跨入综合学习
为了帮助同学们解决古诗学习中的困惑,爱乐诗坛除了运用语文的学科知识进行指导外,还特别搭建了跨学科课堂,提供系统性的解答与指导。
问题驱动
古代的诗歌多为歌唱形式,诗人在吟诵中,韵味、节奏与情感更为鲜活、深刻。诗歌通过口耳相传,不仅能更好地吸引人们的兴趣,激发人们的喜爱,也使得其传承得以延续,对于诗词推荐官而言,这种生动的推荐方式更具魅力;而在文化传播上,亦可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我们发现:推荐视频制作时,画面精美、解读准确并不难,但诗有格律美,可入乐,如何吟唱更能突出诗韵,增强诗歌表现力和感染力?涉及到诵读和吟唱的专业性问题一时难住了我们。
解决措施:邀请专业的吟唱老师来指导,以此丰富诗词推荐的形式,深化诗词内涵。
吟唱课堂
本学期,学校结缘了一位专注于古歌吟唱的艺术家小草老师,并携手将公益行动带入浦三路小学,让孩子们近距离感受诗歌吟诵的魅力。为此,我们精心策划了一场跨学科的诗词推荐课堂。课堂不仅让学生们亲身体验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同时也为他们播下了一颗小小的种子,为解决学习中的难点提供了新的思路与路径。
指导老师:小草老师
小草老师本名林虹,作为音乐制作人和半度音乐的联合创始人,小草老师始终致力于音乐与传统文化的融合与创新。在她的创作中,巧妙地将古诗词和古文字融入歌词,不仅保留了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还通过音乐的旋律与节奏,展现了当代东方音乐美学的独特魅力。她的作品如同一座桥梁,连接着过去与现在,让我们在现代音乐的演绎中,感受到千年文化的韵味与风情,领略到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碰撞所迸发出的璀璨火花。
跨学科学习:跟乐器做朋友
小草老师以“跟乐器做朋友”为主题,向同学们介绍了几件经典的传统乐器。
她首先通过两个小故事——“伏羲伐树”和“伯牙绝弦”,带领同学们了解古琴在古代文人心中的高贵与优雅。
接着,她邀请同学们欣赏了一首古琴曲《穿越时空的思念》,并提出了一个有趣的小问题:“有哪些与思念和离别相关的词语或诗句?”一位一年级的小小诗词推荐官凭借李白的《静夜思》赢得了竞答,并收获了小草老师精心准备的小礼物。
随后,小草老师介绍了第二位“朋友”——古筝。她通过讲解古筝的历史与发展,让同学们了解到这件具有两三千年历史的乐器,是中国汉民族的传统弹拨乐器,大家还欣赏了经典曲目《高山流水》。
在接下来的环节中,同学们通过《春江花月夜》了解了琵琶的魅力,通过笛子演奏的《姑苏行》领略了江南苏州的优美婉转与秀丽。又通过近代作曲家刘天华创作的《空山鸟语》认识了二胡,白居易与刘禹锡的两首诗则帮助同学们了解了阮。最后,小草老师还通过马头琴的传说带领大家走进这件神秘乐器的世界。
听完这七种乐器的介绍后,同学们纷纷举手,分享了自己最想与哪种乐器做朋友。
实践新时空:师生同唱
在了解了乐器和古诗之后,小草老师继续带领同学们通过结合手语动作与音乐的方式,尝试演绎古诗。通过师生同唱,同学们逐渐领悟到,诗词的吟唱是一种由内而外的心声,它不仅是情感的抒发,更是心灵的释放。
在这一场音乐与古诗词交织的盛宴中,同学们仿佛穿越时空,领略了当代东方音乐美学的独特魅力。小草老师凭借她的智慧与才华,为同学们打开了一扇通往传统文化的窗。那些古老的诗篇,在现代的吟唱中,不再是遥远的文字,而化作灵动的音符,在我们的心间轻轻跳跃。
我们感谢小草老师的无私传授,也希望同学们能将这份对传统文化和音乐美学的热爱珍藏在心中,继续在未来的日子里,探索、传承并发扬光大。
推进收获
培育综合素养
“诗词推荐官”活动作为一种以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兴趣、提升文学素养的教育活动,具有非常积极的影响。
能够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增强文化自信与传承意识,拓展知识视野,培养审美情趣与情感表达,提高自信心与公众演讲能力,激发团队合作与交流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学生形成全面的综合素养。
推动跨学科项目
诗词推荐活动不仅对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有重要意义,还能够在跨学科项目的推动中起到积极的作用。
通过诗词推荐活动,学生在接触诗词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将文学、历史、艺术、科学、哲学等学科知识相互联系、相互融合,促进跨学科的思维与创造力发展。
深化思考
这次活动只是一个起点。诗词推荐官与学生代表亲临现场聆听,其他同学则通过教室里的转播参与其中。之后,我们将一步步推进,力争让全体学生都有机会亲身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壹 从播一颗种子到萌一个新芽
通过网络自学小草老师推荐的一些视频,并借助音乐课开展专题学习,邀请音乐老师提供专业支持。这种探索与学习,正是自主成长的萌芽。
贰 从一次体验到一次成果展演
跟随小草老师一起观赏并尝试吟唱,只是一次初步的体验。下学期,我们计划与小草老师约一次更深入的演绎。在小草老师的指导下,以完成一项成型的吟唱成果为目标。在诗词推荐官的活动中,我们首先要将这项成果打磨成型,然后吸引更多同学加入吟唱的行列,最终与老师共同进行一次演绎展演。
叁 从一轮推荐到一门课程
我们学校的语文组已经在本学期初步启动了跨学科学习的探索,诗词推荐官正是其中的一个重点项目。未来,我们计划通过跨学科学习的形式,组织一系列课程,推动这一研究进程,让诗词推荐官项目更加科学和专业,进而让传统文化深深植根于学生们的内心,浸润于学习生活中。
肆 从一场心灵之旅到童年文化启迪
我们从一首古诗词的推荐发散成一次的古歌活动的体验、一个成果展演、一门跨学科课程,再凝结成爱乐少年的综合素养的培育,最后通过这一场古诗词的心灵之旅铸就爱乐少年们童年中诗词文化的启迪和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