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2024/11/28 13:58:26
来源:东方网教育频道 上海市浦东新区竹园小学 选稿:东方网教育频道 陈乐 徐甦敏
本学期竹园小学美术学科在“指向学生创意内驱力提升的跨学科主题学习”学科实践主题下,选择“设计·应用”学习实践领域作实践探索。11月13日,美术学科一年级备课组将本年级在“设计·应用”领域的单元实践进行展示交流。与老师们共同研究“核心素养视域下《新书穿新衣》单元的整体教学设计”。活动由竹园小学艺术学科艺术领域分管朱燕凡老师主持。
在“双新”的引领下,一年级备课组研读新教材,基于学生实际学习需求,设计学习适应期内容,梳理新教材中各单元内容结构,厘清单元设计思路,通过课堂实践与备课组研讨,践行着“双新”理念。本次活动也借助“研修单”作任务导向,帮助老师们通过记录梳理“所看所思所想”促进进一步的研讨。
课堂展示
活动初始,是由柳埠校区美术教师乔鸣带来的第三单元《新书穿新衣》中第二课时《趣味姓名贴》的课堂展示。乔老师以问题为导向架构起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学习,分别解决“名字贴的组成部分及对应的作用”“图形的创意设计方法”
“图案与文字的组合方法”。通过“表达个性与喜好”这一学生乐于表达的方面调动思维积极性,并作为主要创意思维的路径,以“物品分类”与色彩联想法为辅,帮助学生打开设计思路。同时,教师借助“三个助手”巧妙设计探究任务,使学生在探究中总结经验,获得美术知识与创作方法。整节课,学生通过不同的任务探究与学习,逐步学会设计一枚有创意且美观的姓名贴。
微讲座
随后,由一年级备课组长朱嘉艺老师分享了《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以一年级第三单元《新书穿新衣》为例》。朱老师将市“双新”培训所得,辐射于备课组对于新教材的研读、规划与设计。分享主要从“如何通过单元内容结构、单元目标、单元设计思路、单元学习活动等方面进行单元的整体教学设计;借助两个“结构图”帮助梳理单元教学内容与目标的把握、活动的设计;根据学生实际需求,增加《书名巧装饰》的课时内容;第1与第4课时的教学目标、内容与活动设计”等方面进行分享交流。朱老师在这些实践分享后,也与老师们探讨了备课组在实践后的困惑与新思考,老师们在聆听中积极表达建议,分享感受。
案例分享
邱天顺老师则分享了《核心素养视域下的课时教学设计》,案例内容为本课原第三课时《书衣大改造》。邱老师从链接教材内容与真实情境、优化任务和问题链进行阐述,通过四个学生活动来逐步解决封面的构成要素、排列组合的关系以及装饰美化的方式方法。体验“设计美化生活”的乐趣,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展语言能力,激发他们对书本的热爱和保护意识。并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和主体性,鼓励他们主动思考、主动探究和主动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最后在评价中融入单元整体的过程性与综合性评价,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素养发展状况。
这样的展示给老师们呈现了一年级备课组对新教材从研读——定位——规划——梳理——架构——设计的过程,展现了思考的过程,实践的结果,以此触发老师们的再思考。此后,其他年级组的老师们再以过程中记录的“研修”思考进行组内研讨,并以备课组为单位进行思考与观点的分享交流。使老师们对新教材的理解和对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方法把握更准确更深度。
活动最后,正高级美术教师胡剑辉老师为活动作了点评与总结:一切的美术活动、美术创作都基于学生的“感知”,我们如何为学生创建“有感”的对话、“有感”的活动,是单元及课时目标达成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