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新闻热线:021-60850333

[浦东]香山中学:法治护航青春成长——迎来法治开学第一课

时间:2025/2/26 8:24:01

来源:东方网教育频道 上海市香山中学        选稿:东方网教育频道 陈乐 徐甦敏

2月21日,正值开学第一周,由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检察院检委会专职委员张宇,为同学们带来“法治开学第一课”——《明法理,善思变,存敬畏,法治护航青春成长》。

WDCM上传图片

讲座从电影《哪吒2》“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引入,以“明法理,善思变,存敬畏”三个角度,结合未成年人犯罪和侵害的真实案例,为同学们敲响法律警钟,牢筑法律防线。

WDCM上传图片

明法理

校园暴力不仅仅是肢体冲突,还包括无形的语言暴力、网络造谣等。检察官分享了生动的案例让我们认识到,明确法律界限,不做加害者;受到侵害要记得保留证据,及时寻找他人帮助;同时不做冷漠看客,保护好自己的同时尽力帮助他人。

WDCM上传图片

善思辩

互联网虽然给我们带来了许多便利,但信息纷繁复杂、真假难辨。作为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正在形成的中学生,我们需要善于思辨,辨别网络上良莠不齐的信息,凡事多观察,多思考,多求证。

WDCM上传图片

存敬畏

“畏则不敢肆而德已成,无畏则从其所欲而及于祸。”通过检察官展示的真实的案例,如qq或微信群抢红包等新型诈骗以及未成年犯罪中常见的“拉车门”,我们体会到要对规则心存敬畏,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WDCM上传图片

本次活动全程直播,福建省三明市永安市第九中学、大田县第五中学逾五百多师生同步线上参加。

新学期,新起点。这堂法治课不仅为同学们敲响了安全警钟,更让法治的种子在心中生根发芽。让我们增强自护意识,遵守社会法律和道德规范,心怀敬畏、向阳而生,走好人生之路,用青春书写无愧时代的华章!

学生感悟

今天,两位检察官走进校园,为我们带来了一场帮助学生知法普法守法的法治讲座。他们用真实的案例、专业的解读,揭开了校园暴力,特别是网络暴力的隐秘面纱,也让我们对未成年人犯罪的法律后果以及检察官的工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讲座中,检察官们提到,校园暴力不仅仅是肢体冲突,还包括无形的语言暴力、网络暴力等。他们分享的案例中,有因网络谣言而遭受精神折磨的同学,有因一时冲动而触犯法律的少年,每一个故事都令人深思。这些案例让我意识到,暴力并非遥不可及,它可能就潜伏在我们身边,甚至我们自己也可能在无意间成为暴力的实施者或受害者。

检察官们还详细讲解了未成年人犯罪的法律后果,以及他们如何在案件中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他们严谨的工作态度、专业的法律素养,让我对检察官这一职业肃然起敬。他们是正义的化身,用法律的力量守护着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这堂法治课让我受益匪浅。我深刻认识到,法律并非遥不可及,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要增强法律意识,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同时也要约束自己的行为,避免因一时冲动而触犯法律。让我们携手共建和谐校园,让法治之光照亮每一个角落!

——上海市香山中学

高一2班 李卓然

在青少年的成长旅程中,遵纪守法宛如明亮的灯塔,指引着正确的方向。法律,绝非冰冷刻板的条文堆砌,而是守护青春之花绚烂绽放的坚固铠甲。它以明确的准则,界定行为的边界,让我们知晓何事可为,何事不可为。

于校园中,遵纪守法塑造有序的学习环境。从遵守课堂纪律,到尊重知识产权,拒绝抄袭作弊,法律意识的萌芽在日常点滴里生长,让求知的路公平且公正。于社会,它是交往的底线,网络不是法外之地,言论自由却不意味肆意谩骂,维护他人权益也是保护自己。

每一次对法律的尊崇,都是对自身成长的负责。心中有法,言行有度,我们的青春方能避开歪路,在法治轨道上大步前行,用守法的笔触,绘就绚丽且无悔的青春画卷,向着光明未来,踏出坚实有力的步伐,让青春与法同行,共赴前程。

——上海市香山中学

高二8班 陈家宜

“明法理,善思辨,存敬畏”,此次开学第一课不仅为我揭开了法律神秘的面纱,更让我深刻体会到了法治精神的重要性。

“明法理”,是法治教育的基石。在课堂上,通过生动的案例和深入浅出的讲解,让我明白了法律不仅仅是冰冷的条文,更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权益的有力武器。

“善思辨”,是法治教育的核心。在法治社会中,我们不仅要懂得法律条文,更要学会运用法律思维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用理性的思维去判断事物的真伪善恶。

“存敬畏”,是法治教育的灵魂。法律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它代表着社会的公序良俗和道德底线。在法治社会中,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对法律怀有敬畏之心。

通过这次法治教育开学第一课的学习,我深刻认识到了“明法理、善思辨、存敬畏”的重要性。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更加努力地学习法律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法律素养和思辨能力;同时,我也将时刻铭记对法律的敬畏之心,做到遵纪守法、诚实守信,为构建一个和谐、稳定、法治的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上海市香山中学

高三5班 张乐怡

今天参加了“明法理,善思辨,存敬畏”的讲座,我感受颇深。

在讲座中,我了解到法律是保护我们的有力武器,它规定了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明白了法理,我们就能更好地规范自己的行为。善于思辨也很重要,它让我在面对各种信息时,能够冷静思考,不盲目跟风。而存敬畏之心,是要我们对法律、对生命、对大自然都怀有尊重和害怕犯错的心态。

通过这次讲座,我清楚地知道,作为一名六年级的学生,要遵守法律法规,学会用思辨的头脑看待问题,并且始终保持一颗敬畏之心。我会将这些牢记心中,努力做一个知法守法考、懂得敬畏的好孩子。

——上海市香山中学

预备2班 朱文涵

这场未成年人法治讲座不是刻板的说教,而是用校园欺凌的真实案例织就的防护网,用网络诈骗的模拟法庭敲响的警示钟。

当屏幕上播放着同龄人因法律意识淡薄误入歧途的案例时,我触摸到了法律温热的脉搏。原来《未成年人保护法》不是遥不可及的法条,而是教室里悄悄传递的法治绘本,是体育课上同学间化解矛盾的调解手册。那些看似枯燥的法律术语,在检察官的讲解中化作保护我们的隐形护盾。

这场法治启蒙像一粒种子,让我明白真正的自由生长需要法律划定的边界。当我们在法律框架下探索世界时,那些看似约束的条文,实则是托举我们向阳而生的力量。

——上海市香山中学

初一4班 李心颜

今天下午收看了来自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检察院的“明法理,善思辨,存敬畏,法治护航青春成长”的法治讲座。

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事件逐渐增多,年龄并不是犯罪的挡箭牌。因此,宪法规定12周岁即可承担犯罪事实,16周岁即可承担刑事责任。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作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我们应心存法治之心。我们应知法、守法、用法、护法,牢固树立宪法意识。

我们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应学好法律知识,善于利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在网络交往上,注意个人隐私保护,以法治护成长。

——福建省三明市永安九中

高一10班 罗伊

观看开学法治第一课后,我深刻体会到“明法理、善思辨、存敬畏”的重要性。讲座中,通过生动的案例和深入浅出的讲解,我明白了法律是保护我们权益的坚实盾牌,也是约束行为的准则。我们要学会用法律思维去分析问题,善于思辨,不被表面现象所迷惑。同时,对法律要心存敬畏,不触碰红线,做一个守法公民。

——福建省三明市大田五中

高一15班 卢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