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2025/5/29 17:21:11
来源:东方网教育频道 上海市浦东新区竹园小学 选稿:东方网教育频道 陈乐 徐甦敏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将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核心要点,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5月15日下午,德育工作室五月研修活动于唐镇小学顺利举行。竹园小学教育集团坚持集团化紧密办学理念,本次活动得到了唐镇小学楼校长和德育主任刘老师的大力支持。活动精心构建了“专家引领+课例示范+深度研讨”三位一体的模式,为工作室学员搭建起专业提升的实践平台,助力他们不断探索与创新德育工作路径。
专家讲座
活动伊始,王叶频老师结合德育工作的实际情况,开展了一场精彩纷呈的讲座。在讲座中,王老师深入浅出地解读了“知标”“定标”“达标”的实施路径。“知标”,即明确育人标准,深刻理解爱国主义教育在不同阶段、不同场景下对学生品德塑造的具体要求;“定标”,要求德育工作者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和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的教育目标;“达标”,则聚焦于落实育人成效,通过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和持续的教育实践。王老师不仅阐述理论,还列举了大量生动且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分享了诸多实用的操作方法,为工作室成员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与极具可操作性的实践指导,帮助大家在今后的班主任工作中更好地把握方向、明确重点、创新方法。
班会展示
本次班会展示环节紧扣“铁路筑梦家国心,少年接力向未来”的主题,与爱国主义教育实现了紧密相连。铁路,作为国家发展进程中至关重要的基础设施,宛如一部生动的史书,见证了中国从积贫积弱走向繁荣昌盛、从技术落后迈向世界领先的伟大跨越,是展现国家强大实力和民族坚韧精神的关键窗口。在班会过程中,老师们巧妙运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如播放震撼人心的铁路建设纪录片,展示铁路发展历程中的珍贵老照片和最新的高铁技术成就,带领学生深入了解中国铁路从早期艰难起步到如今成为国家亮丽名片的艰辛历程,以及铁路建设者们不畏艰难、勇于创新、无私奉献的精神品质。
通过这些内容的深入学习,学生们仿佛穿越时空,亲身感受到中国铁路发展的波澜壮阔,直观地认识到国家在科技、建设等领域取得的举世瞩目的进步。这不仅激发了他们内心深处的爱国情感,更在他们心中种下了为祖国未来努力奋斗的种子,促使他们树立远大理想,积极承担起时代赋予的责任,实现了从对铁路发展的认知到爱国主义情感升华的教育目标,让爱国主义教育真正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
交流研讨
在工作室主持人吴晓丽老师引领下,工作室聚焦区级德育实践课题《集团化办学下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策略的实践研究》开展班会共研策略研究。成员们围绕“爱国主义教育在班会中的创新实践”这一主题展开了深入探讨。大家结合王叶频老师的讲座内容与课堂观察的实际收获,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有的成员分享了在日常班会中融入爱国主义教育元素的独特经验,如通过组织学生开展红色故事演讲比赛、观看爱国主义主题电影并进行交流讨论、开展爱国主义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等方式,增强学生对爱国主义的理解和感悟;有的成员则提出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如如何平衡爱国主义教育与其他教育内容的时间分配,如何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设计更具吸引力的教育活动,如何有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升爱国主义教育的效果等。针对这些困惑,其他成员纷纷结合自身经验和思考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现场气氛热烈,思维火花不断碰撞。
情境模拟
在本次主题研讨活动中,一场生动的情境模拟将班级管理难题搬上“舞台”,为学员们带来深度思考与启发。老师们围绕“课间学生冲突引发家长纠纷”这一典型案例展开讨论。居丽老师和顾怡老师化身“班主任”“学生家长”,将二年级学生课间碰撞、家长索赔等场景进行高度还原。居丽老师以温和坚定的态度安抚“家长”情绪,顾怡老师则将家长焦急心情展现得淋漓尽致,双方你来我往的对话,真实再现了家校沟通中的矛盾与挑战。工作室主持人吴晓丽老师对居丽老师进行了“专家提问”。学员们在沉浸式观摩中,既看到了沟通技巧的重要性,也意识到在处理此类事件时,不仅要解决当下矛盾,更要借此机会对学生进行责任教育与安全教育。此次情境模拟打破传统案例分析的局限,让老师们在“实战”中收获经验,为今后处理班级突发状况提供了新思路与新方法,也彰显了班主任工作室以研促教、共同成长的初心与活力。
教育星河,因集团化办学而璀璨生辉育人征程,以共同协作而步履铿锵。本次研修活动始终以“明标定航向多维践真知”为目标,通过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推动工作室成员在德育工作中守正创新。大家在专家引领下深化理论认知,在课例示范中汲取实践经验,在交流研讨中拓展工作思路。未来,竹园小学教育集团德育工作室将继续坚定不移地深耕爱国主义教育领域,不断凝聚育人合力,积极探索创新德育工作方法和途径,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让爱国主义教育在校园中绽放更加绚烂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