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新闻热线:021-60850333

[浦东]华师大附属周浦中学:“俯仰天地究数理,启思润心寓生活”——生活教育融入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实践探索

时间:2025/5/29 18:35:01

来源:东方网教育频道 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周浦中学        选稿:东方网教育频道 陈乐 徐甦敏

2025年5月27日下午,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周浦中学数学教研组以“俯仰天地究数理,启思润心寓生活”为主题,举办了一场富有创新意义的教研活动。活动聚焦如何将生活教育深度融入高中数学课堂,通过HPM(数学史与数学教育)视角拓展教学内容,并结合“留白创造”教学法,探索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模式,吸引了众多教育专家、学者及一线教师的积极参与。

活动当天,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汪晓勤教授、教师教育学院邹佳晨老师,浦东教发院教研员季永华老师,上海科技大学附属学校校长、正高级、特级教师曾国光老师,上海建平中学正高级、特级教师张厚品老师和李传峰老师,原上海晋元高级中学书记、正高级、特级教师王华老师等权威专家莅临现场指导。各校教师代表与华东师大数学教育方向研究生通过线上线下联动方式观摩研讨,形成了一场教育智慧交融的盛会。

WDCM上传图片

校长致辞,引领探索新方向

于海鹰副校长在致辞中强调我们要将生活实践融于数学知识,培育学生生活智慧与综合素养,并指出望借此契机,老师们与专家共探前沿理念,构建趣味与实践兼具的数学课堂。祝数学同仁们在探索中收获教育的幸福!

WDCM上传图片

以生活为锚,构建“留白”课堂

课例观摩环节中,朱辰昊老师以“等差数列及其通项公式”为课题,展现了生活素养与数学教学的深度融合。课堂以劳动照片与“花生种植四环节”为切入点,抽象数列概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留发现之白”“留称述之白”“留论证之白”三步设计,引导学生自主归纳规律、定义符号语言、推导公式,实现知识主动建构。教学过程中,从公式应用建模到通项特征探究,结合一次函数类比,强化数学抽象与应用能力。最终以“一概念、两公式、三思想、四启示”总结,将生活经验与数学思维有机融合。

WDCM上传图片

WDCM上传图片

WDCM上传图片

圆桌论坛,跨视角碰撞教育智慧

圆桌论坛环节,教研组长沈丽莉老师介绍学校以生活素养为核心的课程体系,肯定朱辰昊老师课堂通过生活情境导入、问题链展开等方式形成学习闭环的实践成效,并表示将继续深化生活教育探索。

专家研讨围绕“生活情境融入、数学本质挖掘、留白价值实现”三大议题展开,提出诸多创新性观点。

张厚品、李传峰老师肯定“劳动+数学”视角,建议挖掘《算法统宗》《张丘建算经》等古籍中的数列问题,指出数学教学实践更加需要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以数学史为桥梁增强课堂文化厚度。

WDCM上传图片

WDCM上传图片

曾国光、邹佳晨老师从教学理念与情景构建角度出发,强调“数学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倡导以情境问题链贯穿教学,并引用丘成桐观点呼吁教师以身作则,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世界”的意识。

WDCM上传图片

WDCM上传图片

王华、汪晓勤教授聚焦“留白”本质,指出留白应为学生创造发现、表达、论证的空间,最终实现数学思维解构生活问题,强调了留白创造这一教学策略在教学中的必要性。汪晓勤教授就数学素养培育提出教师需具备“数学眼光观察、数学思维思考、数学语言表达、数学方法指导、数学文化感悟”五大能力,并以《昆虫记》对数螺线案例阐释数学育人功能。

WDCM上传图片

WDCM上传图片

最后,本次活动主持人季永华老师进行总结:指出教育终极评价是学生忘记公式后剩下的思维习惯和数学素养对生活的影响,希望以学生生活素养为奠基,数学学科素养为公差,让学生综合素养无限发展。

WDCM上传图片

成果与展望:课堂成为生活智慧的沃土

此次教研活动通过课例展示与专家研讨,生动呈现了生活素养、HPM视角与留白创造在数学教学中的实践价值。活动不仅实现了教学内容与生活素养的深度整合,更为参会教师提供了可借鉴的教学新思路。

未来,学校数学教研组将继续秉持教育初心,深耕生活教育融合之道,在实践中探索更多可能性,让数学课堂成为学生感悟生活智慧、提升核心素养的广阔天地,为培养兼具理性思维与生活能力的时代新人不懈努力。

WDCM上传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