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新闻热线:021-60850333

多维协力 护航青春——第六届线上系列公益讲座第四讲“滋养心灵润泽人生:从积极心理学看当前青少年的家庭教育”

时间:2025/6/14 12:55:11

来源:东方网教育频道 上海市心理学会青工委        选稿:东方网教育频道 陈乐 陈士琪

2025年6月11日19时,上海市心理学会青春期与性心理教育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青工委”)和教育部全国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咨询委员会(华东片区)、12355上海青春在线青少年公共服务中心共同主办的“多维协力 护航青春”第六届线上系列公益讲座第四讲《滋养心灵 润泽人生——从积极心理学看当前青少年的家庭教育》圆满举办。本次活动由东方网教育频道、《大众心理学》杂志、中国性学会性教育分会、上海市性教育协会联合主办,由上海健康医学院、上海市商业学校、上海市城市科技学校、江南造船集团职业技术学校、上海市曹杨职业技术学校、上海市航空服务学校、上海市奉贤中等专业学校、上海市周浦实验学校、上海市松江新闵学校、上海市仓桥学校、上海市奉贤区肖塘小学承办。

WDCM上传图片

本次讲座由教育部全国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咨询委员会委员、青工委主任委员、中国性学会性教育分会常务委员、上海市性教育协会理事、上海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中职分会讲师团、12355上海青春在线青少年公共服务中心疑难个案专家组专家颜苏勤担任主持人,上海健康医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副主任、上海市心理学会青春期与性心理教育工作委员会秘书长王枫担任公益讲座联合主持人。本次活动由千纸鹤文化传媒(上海)有限公司通过在线直播平台进行同步转播,来自上海市心理学会青春期与性心理健康教育实践基地及全国各地的师生家长及社会各界人士在线观看,反响热烈。

WDCM上传图片

本次讲座的主讲嘉宾是刘明波副教授。刘明波是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发展研究院副院长、上海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中心主任、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委员会委员、上海高校心理咨询协会常务副理事长、上海市心理学会婚姻与家庭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滋养心灵的难题:积极心理视角下家庭教育面临的时代挑战

WDCM上传图片

讲座伊始,刘明波以“时代对青少年的期望”为切入点,指出青少年阶段正处于“拔节孕穗”的关键时期,尤需细致引导与精心培育。他强调,家庭教育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家庭不仅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更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对孩子的影响持久而深远。

讲座中,刘明波围绕家庭教育的关键议题展开深入分享。在阐述新时代家庭教育面临的挑战时,他指出,在物质充盈、信息爆炸、人工智能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家庭教育需更加注重培养孩子的文化素养、批判思维、创新素质、沟通能力、合作精神等“21世纪核心素养”,帮助孩子更好地发展审美、创造、共情等人工智能无法替代的核心能力,构建积极情感、沉浸投入、人际关系、目的意义、成就满足这幸福大厦的五大基石,这就对家庭内部的家庭氛围、家庭文化和教养方式提出诸多挑战,如夫妻关系不和谐、亲子互动功利化等,这些都可能破坏家庭氛围,影响孩子的安全感和心理发展。对此,刘明波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应对策略。

润泽人生的路径:构建积极家庭教育生态的策略思考

WDCM上传图片

在创建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层面,刘明波首先提出要避免家庭中的软暴力,倡导夫妻坚持“友善、包容、欣赏、欣赏、支持、感恩、忍让”等积极情感因素,构建温馨的夫妻关系。同时,要注重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遵循“尊重、理解、信任、接纳、欣赏、真诚”的原则积极与孩子互动,培育孩子自尊自信、理性平和、自立自强等积极心理品质。此外,“己身不正,何以正人”,家长要以身作则,积极掌握必要的家庭教育知识和技能,如发现优点、识别长处、善用鼓励、因材施教。

WDCM上传图片

在建设乐观开明的家庭文化层面,刘明波提倡家长主动创设一些由全家人共同参与的活动,比如做手工、家庭阅读等,并要鼓励孩子全程参与,引导孩子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让孩子在温馨安全的氛围中获得积极情感体验。刘教授也鼓励弘扬优良的家风家训,清晰设立合理的家法家规,形成积极向上的家庭文化。

WDCM上传图片

在运用积极正向的教养方式层面,刘明波首先提出要帮助孩子积累积极体验,家长要关注孩子的兴趣爱好、情感体验、社交互动,善用积极的情感表达和鼓励,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不断获得积极正向的情感体验。同时要注意培养孩子积极的自我认知,帮助孩子建立理性、客观、积极的归因方式。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家长自身的积极心态和建设性思维对于培养孩子积极向上的心态至关重要,生活中面对现实难题或挑战时,要引导孩子从多个角度去思考问题,寻找多种解决办法,帮助孩子提升思维的创造性和心理弹性。刘明波还提出了批评孩子的10个注意事项,贴近家庭教育场景实际,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行性。

讲座最后,刘明波介绍了家庭教育的“十大原则”与家长们共勉,以及家庭教育的“十要十不要”供家长们对照参考。

WDCM上传图片

在互动答疑环节,联合主持人王枫老师对刘副教授的讲座内容进行了简要总结,并将观众提出的部分问题转达给主讲人,刘副教授也逐一耐心回应。

WDCM上传图片

对于有家长询问:“是否有必要在幼儿园阶段就为孩子安排各种线上线下课程,提前学习小学知识?”刘明波回应道: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我们并不提倡“拔苗助长”式教育。学习是一项终身事业,儿童阶段的认知能力和思维水平尚处于发展初期,若家长一味安排超前学习任务,容易带来负性体验,反而削弱孩子对学习的兴趣与信心。

针对家长提出“孩子沉迷于二次元应如何应对”的问题,刘明波指出,这种现象背后往往折射出孩子某种情感或心理需求,家长应保持敏感和理解,尝试用智慧方式深入了解原因,进行正向引导。如果二次元能够为孩子带来积极体验,也无需过度焦虑,保持积极关注和正向引导。

对于“原本表现优秀的初中生突然出现厌学、叛逆”等情况,刘明波指出,家长要反思:孩子的“优秀”是不是建立在迎合父母权威与期待之上?若长期压抑自我需求,此时的“叛逆”可能正是孩子在宣告其独立与自主。因此,应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深层动因,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应对与调整。

共鸣与回响:听众感悟的积极家庭教育力量

WDCM上传图片

“多维协力 护航青春”第六届线上系列公益讲座第四场圆满落幕,现撷取部分感悟分享如下。

上海市仓桥学校陆紫嫣老师:未来属于“既会动手动脑,更会动心”的人。当家长能以“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智慧替代焦虑驱动,家庭教育才能真正成为青少年应对AI时代洪流的“心灵方舟”。

上海仓桥学校周晨汐家长:这次讲座让我深刻体会到,积极心理学为家庭教育注入了全新的生命力。我们要学会接纳孩子的暂时挫折,将其视为成长的必经之路,用支持代替指责,用信任取代焦虑。它启示我们,真正的教育不仅是传递知识,更是用爱与智慧点燃孩子内心成长的光亮。

上海健康医学院刘林艳老师:今天的讲座给我带来了很多启发:一是讲座里提到的幸福大厦的五大基石。作为家长,我的重中之重的工作,可能是为孩子提供情绪价值,培养社交能力,培养有意义的兴趣爱好,使其有源源不断的动力、智慧和热情去面对未知的生活,而不是纠结于他成绩是不是在前10%。二是运用积极正向的教养方式。

上海市奉贤中等专业学校朱笛老师:作为班主任,我常思考家校如何更好配合。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家庭这个“主阵地”打好基础,营造好的氛围、用对方法。这正是我们作为老师希望传递给家长的核心理念。讲座把“家”的重要性讲得很透,也点明了“多维协力”的方向,很实在,期待能带给家长们切实的启发和帮助。

上海市奉贤中等专业学校吉雨欣家长:聆听这次讲座后我更加坚信,只有多方携手,才能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健康、和谐的成长环境,让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不断超越自我,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材。期待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能继续共同努力,为孩子们的青春梦想插上腾飞的翅膀。

上海市城市科技学校赵静老师:作为职校心理教师,我比较关注如何以积极心理学视角赋能家庭教育。讲座最触动我的是“乐观开明的家庭文化”这部分,中职生普遍存在自信心不足的问题,如果家庭能对孩子有良好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态度,家庭成员保持融洽的关系,对孩子的心理弹性培养很重要。

上海市商业学校叶佳颖家长:刘副教授以积极心理学为切入点,剖析家庭教育的关键。过去,我常盯着孩子中职学习的不足,忽略其闪光点。如今明白,要善于发现并及时肯定。讲座里,正向沟通方法让我反思。以前孩子分享校园事,我总急着给建议,没好好倾听。现在懂得,先共情回应,再平等交流,才能走进孩子内心。

上海市商业学校叶佳颖同学:刘副教授说积极沟通和家庭支持很重要,这让我特有感触。在中职,我常因技能练习难、成绩起伏闹心,回家和爸妈说,以前他们要么着急说教,要么干着急。现在知道,爸妈也在努力学怎么懂我。以后我打算主动多聊聊,实训里的小进步和同学合作的事儿,都分享分享。也盼着和爸妈一起,营造积极的家氛围,遇到困难不慌,互相打气。

上海市商业学校李雪晖老师:作为一名中职心理老师,我常常看到学生在家庭关系中的挣扎,也看到家长在养育过程中的用力与困惑。讲座中很多观点让我重新思考,家庭教育不应只关注问题和成绩,而更应关注孩子内在的情感需求与心理成长。我们越是用接纳和鼓励的方式去回应孩子,越能激发他们内在的积极力量。

上海市城市科技学校王妍老师:身处人工智能时代,教师需引导家长着眼未来:培养孩子不可替代的优势与核心竞争力,这是中职生发展的关键。其次,我们必须帮助家长转变视角,面对中职生普遍自信不足的现状,家庭和谐的关系、正向的教育方法和态度,正是滋养孩子心理韧性的沃土。这提醒我们家庭教育应充满肯定、希望与温度。

上海市松江区新闵学校袁嘉敏老师:亲子互动小贴士实用,像把工作烦恼留在家外、真诚夸奖孩子,这些细节能拉近与孩子的距离。树立积极父母形象也重要,孩子会模仿家长,我们要言传身教传递正向价值观。建设乐观开明家庭文化,能给孩子营造健康成长环境。

上海市松江区新闵学校陈芳实老师:这场讲座让我意识到,新时代的家庭教育需要家长成为“破局者”——既要直面时代挑战,又要回归教育本质。唯有以温馨氛围滋养心灵、以乐观文化启迪智慧、以正向教养赋能成长,才能为孩子打造抵御风浪的坚固方舟,让家庭真正成为孩子奔赴未来的底气与力量之源。

上海市奉贤中等专业学校李佳臻老师:从家庭文化建设来说,讲座里提到要营造积极进取、关系融洽的家庭氛围,这让我很有触动。不管是对自己孩子,还是学生,家庭教育核心都是爱与理解。我要当好孩子成长路上的同行者,陪他慢慢走,也努力帮学生和他们的家庭,搭建更健康的沟通桥梁,让每个孩子都能在积极氛围里,长成有力量、有温度的人。

上海市曹杨职业技术学校易呈杰家长:教育孩子需要有合理的目标、适当的方法、合理的规则,平时要注重孩子的想法和建议,关注孩子内心的变化、思想的变化、行为的变化。孩子会根据自己的性格和心情,有选择性的去学习知识,形成兴趣爱好,家长要在支持孩子个人兴趣的同时,找到孩子的弱点与不足,循序渐进的进行引导教育,切不可急于求成,否则将适得其反。同时家长一定要尊重孩子的爱好,尊重孩子的思想,尊重孩子的言行,正确理解,合理引导,共同学习,共同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