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新闻热线:021-60850333

逸夫职校与静安区文物史料馆共筑“大思政课”教育新路径——静安区文史馆文创项目结课汇报仪式圆满落幕

时间:2025/6/14 14:19:18

来源:东方网教育频道 上海市逸夫职业技术学校        选稿:东方网教育频道 陈乐 陈士琪

2025年6月11日,上海市逸夫职业技术学校与静安区文物史料馆携手举办的红色文创项目结课仪式,在学校八楼多功能厅顺利召开。该项目作为"大思政课"教育实践,通过双方的深入合作,成功将红色文化与职业教育课程教学相结合,创新了思政教育的新途径,吸引了校内众多师生的积极参与。此次活动亦是深入贯彻静安区教育党工委关于"静安区红色资源与大思政课深度融合试点工作"的要求。

WDCM上传图片

WDCM上传图片

馆校联动,打造"大思政课"教育标杆项目

静安区文物史料馆与逸夫职校自2025年3月启动大思政课课程馆校合作以来,以"红色文化+职业教育"为核心,通过14门学校专创融合课程,组织20余名专业教师与200余名学生,围绕静安区七大红色场馆开展文创设计。项目以"传承红色基因,赋能思政教育"为目标,将思政课堂延伸至历史现场,通过实地调研、创意转化、成果落地等环节,构建"学思践悟"一体化育人体系。并于今年四月正式成立了上海市逸夫职业技术学校大思政课课程实践基地,这一实践基地的成立标志着馆校合作关系的深入,也为逸夫学子们提供了更广阔的红色文化学习与实践的平台。

WDCM上传图片

逸夫职校党委书记杨舟在致辞中强调:"项目不仅是职业教育与红色文化的创新融合,更是‘大思政课’教育的有益探索。通过馆校协同,学生们在实践中深化对红色精神的理解,实现了专业技能与思政素养的双提升。未来双方将深化合作机制,推动更多红色文创成果走向社会,让思政教育"活"起来。

WDCM上传图片

全流程实践,从调研到成果的"红色之旅"

项目历时三个月,分为任务发布、实地调研、中期汇报、成果落地四大阶段。3月初,校馆双方联合发布设计任务,明确以静安区七大场馆为创作载体,要求作品兼具文化深度与市场价值。学生分组深入元利当铺旧址、中共三大后中央局机关历史纪念馆等静安区文史馆下属七大场馆,通过观察建筑细节、访谈场馆专家、挖掘红色故事,各组供累计收集素材百余份。

4月25日,12个项目组完成中期成果展示,馆校专家从文化契合度、设计创新性等维度进行评审,遴选出3个重点孵化项目——《典香记》、《宝山里的甜蜜"食"光——巧克力文化之旅》、《隐墨方匣》。这三个项目大部分已完成产品打样,并在本次结课仪式上正式发布。

创意绽放,红色文创赋能思政教育

结课汇报现场,三组学生团队以"设计故事+实物展示"形式,呈现红色文化的现代表达。

《典香记》帆布包通过提取元利当铺博物馆建筑中的花砖纹样,融合巴洛克美学,通过几何简化与颜色重构设计了融合传统与现代审美的帆布包。团队成员从、设计初稿、方案选定到最终产品制作,通过几轮产品打样制作与调整,对于包版型、结构和花纹的不断修改与优化,最终制作出了既美观同同时坚固耐用的主题帆布包,实现传统建筑符号的时尚转化。

WDCM上传图片

WDCM上传图片

《宝山里的甜蜜"食"光——巧克力文化之旅》项目以"宝山里"上海总工会遗址展陈地为原型,通过精细测绘、模具制作、包装设计等环节,将宝山里的建筑特色与巧克力制作巧妙结合,打造出既具有观赏性又兼具实用性的巧克力产品。不仅还原了宝山里的建筑风貌,还通过巧克力这一载体,让红色文化更加贴近生活。其巧克力系列产品已在上海市逸夫职业技术学校第六届"逸想秀"创新创意大赛暨创意集市和5月29日的上海总工会遗址展陈地开馆仪式上正式亮相。

WDCM上传图片

WDCM上传图片

《隐墨方匣》便利贴图案以中共三大后中央局机关历史纪念馆为主题,整合八大场馆元素。以所设计的便利贴抽拉式结构来设计红色叙事链条。外包装采用"旧报纸纹理"压纹处理工艺,传递历史厚重感的同时,提升了产品实物的精致度。

WDCM上传图片

WDCM上传图片

成果丰硕,七大奖项激励创新实践

本次结课汇报活动从全校共一百多件文创项目作品中,评选出最具创意奖、文化引领奖、最佳应用奖、最具潜力奖、最具匠心奖、最佳团队协作奖、优秀设计奖等七类学生奖项和优秀指导教师奖,一共覆盖18名指导教师及三十多名学生,双方领导为获奖师生颁奖。

WDCM上传图片

WDCM上传图片

WDCM上传图片

WDCM上传图片

未来展望,让红色文化"潮"起来

静安区文物史料馆党支部书记叶睿颖对本次文创项目的成果表示高度赞赏。她指出,学生们的作品不仅展示了独特的创意视角和扎实的专业功底,更体现了红色文化的深厚内涵。静安区文史馆将继续支持与上海市逸夫职业技术学校这一红色文创项目的发展,使馆校项目"常态化"、"持续化"。希望学生们以红色文化为根,以创新表达为翼;以技能为匠,以情怀为魂。未来继续发挥创意,扎根历史,让红色文化在职业教育的土壤中生根发芽,让创意飞得更为高远。

静安区文史馆文创项目不仅是职业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的里程碑,更是逸夫年轻学子以创新之力赓续红色血脉的生动实践。通过项目实践,学生们不仅提升了专业技能,更在红色文化的熏陶下增强了文化自信和使命感。未来,双方将继续深化合作,推动更多优秀的红色文创作品落地生根、走向社会,让红色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

WDCM上传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