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2025/7/3 12:35:24
来源:东方网教育频道 上海市教委教育技术装备中心 选稿:东方网教育频道 陈乐 陈士琪
7月1日,2025年上海市环境技术类中职教师企业实践需求诊断会暨开班仪式在上海市商业学校召开。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育技术装备中心产教融合和校园安全管理科杨玉娟科长,上海市商业学校金南辉副校长,上海市人大代表、上海市室内环境净化行业协会王芳秘书长,上海市商业学校朱晓将主任,上海市环境学校高波主任,上海科技管理学校陈胜华科长,上海信息技术学校田明琦主任,基地专业导师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环保实验室钟义林主任、带教导师陈希尧老师,上海风神环境设备工程有限公司丁传权老师,以及5位参加实践的中职教师出席本次会议,共同见证这一重要时刻。
深化产教融合,明确实践要求
会上,上海市室内环境净化行业协会项目负责人张波对今年教师企业实践基本情况及重点要求进行了讲解,明确了项目工作安排及“双项目”要点。2025年,基地将接收5名中职专业教师赴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上海风神环境设备工程有限公司开展为期3个月的实践活动。
需求诊断精准对接,双项目创新实践
在需求诊断环节,校方代表、参培教师与企业导师围绕"双项目"展开深入交流。上海市环境学校、上海科技管理学校、上海信息技术学校的领导分别对参培教师提出实践要求,强调要通过企业实践将新技术、新工艺转化为教学资源。参培教师也结合自身专业,提出了个性化的实践需求。企业导师则详细介绍了实践岗位安排,确保项目内容与教学需求紧密衔接。
在岗前培训环节,基地专业导师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钟义林老师分享了自身的带教经验,带教导师要做好参培教师的辅导工作,结合教师专业及授课内容,指导教师细化实践内容,明确实践方向,纠正教学与企业实际有偏差的部分,指导参培教师形成成果转化,反哺课堂。钟老师特别建议,基地应组织企业带教导师走进课堂,实地听取参培教师的授课情况,考察他们是否真正将企业一线学到的知识带入教学,确保实践成果有效落地,提升课堂与行业实际的贴合度。这一举措将进一步加强校企协同,促进教师实践能力的精准提升。
校方代表
实践教师代表
企业代表
授牌仪式与领导寄语
开班仪式上,杨玉娟科长、陈立峰老师为今年企业实践站点授牌,上海市商业学校金南辉副校长,上海市人大代表、上海市室内环境净化行业协会王芳秘书长为带教导师颁发聘书。
杨玉娟科长结合需求诊断沟通,提出了三点建议:1、在时间安排与项目调整方面,今年企业实践项目时间缩短至三个月,要求在有限时间内完成新工艺学习和技术创新成果落地,时间紧张,要高效推进;2、在基地评审与资源分配方面,企业实践基地评审更加严格,要求院校牵头合作,按专业和人数合理分配资源;3、在实践目标与项目设计方面,教师需明确企业实践目的,聚焦教育教学改进目标,将实践收获转化为教育资源。基地要精心设计实践项目,配备高水平导师,形成标志性实践成果,推动教师专业能力提升。
上海市室内环境净化行业协会王芳秘书长表示,教师要带着明确的目标到企业实践,实践项目需有明确的方向、内容和结论;在实践内容方面,并以检测机构为例,强调教师需了解全流程,包括预处理、采样、设备要求、检验、报告规范等,鼓励教师在实践中探索人工智能在线监测等新技术,还要进一步考虑如何将这些技术应用到教学中。王芳秘书长还对带教导师提出高要求,包括标准化、规范性、流程性管理,确保教师在企业实践中的成果。鼓励教师与企业资源的整合,形成双赢的局面,如学生实习和就业机会。
上海市商业学校金南辉副校长对学员及企业提出了实践要求,同时对基地的项目实施也提出了新的管理要求,要聚焦“双项目”,追求突破及创新,形成更有特色的成果转化内容。金南辉副校长还明确了教师实践基地的战略意义,强调了教师实践项目在整体性和基础性方面的要求,并提出教学成果的转化与提升的具体方向。同时,承诺为教师提供全方位的支持,确保实践项目的顺利实施。
自2016年起,上海市室内环境净化行业协会与上海市商业学校建立中职教师企业实践基地,架起了职业院校与企业间的桥梁,为中职教师走进企业生产一线,深入企业,了解生产实践中应用的新知识、新技能、新工艺、新方法,提升实践能力提供了平台。
新的开始,新的征程,基地将一如既往做好连接学校、企业和行业之间的桥梁,发挥基地优势,寻求突破及创新,不断完善细化实施流程,对标实践“标准”,为教师企业实践提供更专业的服务,让教师们在3个月的时间里都学有所获,推进专业资源建设。